• 1、“……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与材料内容相关的条约是(     )
    A、《虎门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 2、如图信息可以反映(     )

    A、洋务运动时期近代工业的发展 B、洋务运动消除西方列强的威胁 C、清朝政府全面学习西方的决心 D、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设厂的热情
  • 3、阅读世界史大事年表,完成相关问题。

    世界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公元前6世纪

    佛教创立

    公元前5世纪中期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公元前450年

    罗马颁布成文法

    1世纪

    基督教诞生       

    4世纪末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7世纪初

    伊斯兰教创立

    12世纪

    大学兴起

    1215年

    英格兰颁布《大宪章》

    14—16世纪

    文艺复兴

    1689年

    《权利法案》颁布

    1776年

    《独立宣言》发表

    1787年

    美国宪法制定

    1789年

    《人权宣言》发表

    1804年

    《拿破仑法典》颁布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请回答:

    (1)、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任选出本大事年表中影响较为深远的一个事件,并说明理由。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4、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晚期,庄因经济逐渐解体,货币经济、远程贸易、城市发展,使得城堡的社会价值衰弱,不再作为以往的经济政治中心。战争的形式也逐渐从以城堡为中心的围攻战转为了阵地战,雇佣军的大量使用,使以骑士为核心的封建军队制度走向解体,大量新型火药武器的使用也加速了城堡的衰落。

    ——摘编自《西欧中世纪城堡与中国封建坞堡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佘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在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工作。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

    材料三   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自18世纪以来以西方霸权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法国、英国、美国,让世界伟大三百年,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我们习惯了这种伟大,它让我们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掌控着绝对的支配权。

    ——摘编自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讲话

    材料四   虽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资本主义率先打破了封建势力的束缚,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实现了革命性的飞跃。但是,资本主义形态给世界带来更多暴力和不安,给人类社会及其生存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矛盾和灾难。

    ——摘编自人民资讯《资本主义形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贡献及弊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欧中世纪城堡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在生产经营上的共同之处。并结合所学,分析它们的出现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18世纪的“文化”“工业”“战争”分别指什么。
    (4)、根据材料四,概括“资本主义”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 5、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其言论

    代表人物

    言论

    但丁(1265—1321)

    人生来不是像野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美德

    彼特拉竞(1304—1374)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

    达·芬奇(1452—1519)

    和其它科学一样,绘画是一门科学

    莎士比亚(1564—1616)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整理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知识和创造力的热情带来了许多的新思想,也鼓励了科学探索。地球被证实是圆的,罗盘地图和航海地图被广泛运用。在1492年,哥伦布从帕洛斯港出发,在信风的帮助下穿过了大西洋,最终在古巴和海地登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欧洲探险之旅。这些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打开了欧洲对世界的眼界,带来了对外贸易和经济的扩张,推动欧洲从中世纪走向近代。

    ——摘编自朱孝远《欧洲文明史五十讲》

    材料三   16—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西方海外殖民扩张,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在大西洋沿岸各地区之间,西欧主要从事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和东欧提供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各地商品通过大西洋商路有规律地流动着,世界经济进入“大西洋时代”。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四   英国商人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酒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产品蔗糖、烟草返回英国。

    ——摘编自人教版教科书《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体现的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更多的欧洲探险之旅”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世界经济进入“大西洋时代”的背景。并概括“大西洋时代”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此项贸易的名称。并分析其给非洲带来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的发展趋势。
  • 6、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璀璨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该法典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继承法既实行遗嘱自由,又规定财产在氏族内继承:惩罚方法既采用罚金,又保存同态复仇。这表明当时社会中还存在氏族制度的残余。改法典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摘编自北京法院网

    材料四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历史上的诸多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现,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

    ——摘编自马克圭《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图1、图2各自反映的古代文明。并指出两者之间政治体制的区别。
    (2)、史料一般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你对上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史料进行分类(写史料类型名称和图片代码即可)。任选其中一件史料,阐述其历史价值。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该法典”的名称。并解释说明“该法典”为何是平民的胜利。(不得摘抄原文)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请举一个交流“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的事例,并简要说明理由。
  • 7、下面时间轴呈现了17-18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部分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反映的时代潮流是(     )

    A、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反抗外国殖民侵略 C、推翻本国封建统治 D、进行资产阶级改革
  • 8、1825—1875年间,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的织机数从3万台增加到12万台,天然丝的消费量从10万公斤增加到300万公斤。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开始加入殖民争霸行列 B、蒸汽机车开启了铁路时代 C、采取机器和大工厂生产 D、已经垄断了全球消费市场
  • 9、如图是织工哈格里夫斯的发明。这一发明使纺织效率大大提高,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这一发明是(     )

    A、飞梭 B、珍妮机 C、蒸汽机 D、织布机
  • 10、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中提到“……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材料中的“新社会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
    A、封建专制制度 B、资本主义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共产主义制度
  • 11、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的转折点是(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的枪声 C、萨拉托加大捷 D、约克镇战役
  • 12、“新世界的环境不仅(让他们)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塑造出新的思想方式和新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信念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与旧世界不同的新人。”材料反映了北美地区的人民(     )
    A、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B、受到人文主义影响 C、受到严重殖民压迫 D、形成了分权的思想
  • 13、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材料中“精神的新生”是指(     )
    A、对古典文化进行再创作 B、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C、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D、与宗教文化相结合
  • 14、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也是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是(     )
    A、《神曲》 B、《哈姆雷特》 C、《最后的晚餐》 D、《蒙娜丽莎》
  • 15、12-14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在城堡外增加了新市场,之后逐渐拆除旧城墙,建造新城墙,把郊区变为城区。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A、近代科技的兴起 B、庄园经济繁荣 C、城市工商业发展 D、农业经济发展
  • 16、13-14世纪,西欧很多地方的农奴通过“折算”的方式,向领主交纳一笔金钱,便可赎买个人或全家乃至整个村庄居民的人身自由。这种做法(     )
    A、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B、加速了城市兴起 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实现了欧洲转型
  • 17、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两幅地图,可以得知这两个帝国(     )

    A、都为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 B、都因为封闭保守走向了衰亡 C、都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 18、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并指出:中阿互相欣赏,互学互鉴,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下列属于阿拉伯文明的是(     )
    A、 B、 C、 D、
  • 19、从9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材料中的“私人武装”是(     )
    A、部民 B、武士 C、将军 D、幕府
  • 20、大化改新时规定:凡六岁以上公民,由政府班给口分田,男子二段,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官户奴婢与公民相同,家人、私奴婢则给公民的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
    A、推动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B、动摇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C、导致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D、抑制了贵族地主对土地的兼并
上一页 678 679 680 681 6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