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阅读下面三大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三大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粮食
880多万人
36万多副
141万辆
260万多头
4.25亿公斤
A、粮食的供给是战争胜利的基础 B、人民的支持是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C、淮海战役是一场后勤补给战争 D、精良的武器装备是赢得胜利的关键 -
2、下表是陈毅1945年所作《七大开幕致词诗》。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百年积弱叹华夏,
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做主?
万众瞩目清凉山。
注:清凉山在延安城东。作者用以指延安。
A、提出了“政权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决定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
3、下面是某学生撰写的历史考察报告的一部分,其中“考察内容”一项应填( )
时间:2024年7月
对象:北京大学红楼
内容:____________
地址:北京五四大街29号
A、总理衙门的设立 B、近代洋务运动兴起发展 C、科举制度的废除 D、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
4、下表是某历史公众号推送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包。据此推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
资料类型
名称
图片
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1924年1月)
文献
《革命军将以铁甲车猛攻武昌城》(《民国日报》1926年9月)
实物
“铁军”盾牌(民国十六年一月)
A、全民族抗战 B、开辟井冈山道路 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
5、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此结论主要是基于辛亥革命( )A、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 B、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封建帝制 C、废除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 D、全面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
6、清末,《申报》以“武昌失守”为题,报道了“鄂省城内新军全行叛变……总督署亦被焚毁”的事件。这一事件之后,湖北军政府成立,全国大部分省份宣布独立。报道中的这一事件发生在农历的( )A、甲午年 B、戊戌年 C、辛丑年 D、辛亥年
-
7、1903年,青年革命家邹容的著作刚一问世,便迅速传播开来,销售量居当时革命书刊的第一位,成为引导仁人志士走上革命道路的明灯。这一著作指( )A、《海国图志》 B、《猛回头》 C、《国闻报》 D、《革命军》
-
8、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主题。对下列线索反映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开启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推动中国人民反帝抗争 D、列强掀起了划分中国势力范围的狂潮
-
9、1901年,留日学生发表的《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认为,义和团运动代表了“中国民气”,其反抗列强侵略的英勇行为“振刷”了中国的国民精神。据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振奋了中国人民反帝精神 B、开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推动了中国启蒙思想的传播
-
10、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各阶级开展了一系列救亡探索运动。以下运动中发生背景与甲午中日战争密切相关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
11、甲午中日战争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额不过2亿~3亿美元,到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到15亿美元。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后( )A、日本开始独霸中国 B、民族资本发展停滞 C、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D、列强资本输出加剧
-
12、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该人物是( )
时间
1894年
1895年
1902年
1905年
1916年
事件
考中状元
创办大生纱厂
创办通州师范学校
创建南通博物苑
建立第一所民办气象台
A、蔡元培 B、张謇 C、詹天佑 D、荣氏兄弟 -
13、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收集了下面材料。该材料旨在论证洋务运动( )
名称
时间
地位
发展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
第一个大型近代军事工业
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
轮船招商局中国招商银行
汉阳铁厂
1890年
中国第一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武汉钢铁公司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推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D、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
14、某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对太平天国领导人治理方针进行了深入研习,了解到太平天国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主张。他可能依据的主要历史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青年杂志》
-
15、有学者指出: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场战争使中国国门洞开,领土开始被割裂,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开始改变。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
16、文物见证历史。下图文物见证了( )
名称:虎门炮台旧址
时间:1841年
A、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开始 B、邓世昌抗击日本侵略者 C、陈化成拼死抵抗英军侵略者 D、太平军奋起抵抗洋枪队 -
17、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
材料一:《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加强对中国的掠夺和控制,帝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建筑铁路,开掘矿藏,兴办工厂,设立租界,经营航运业,牢牢地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清政府大量出卖国家的权益,以换取外国列强的支持,压制民众的爱国行动,维护它的统治。民众对清政府的失望、不满和愤怒越来越强烈。民族工商业兴起,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近代知识分子群的形成,新的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相应地产生出来。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材料三:……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请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辛亥革命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叶圣陶此则日记记于哪年?其中“万恶之政府”指什么?(3)、根据材料三,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就。(4)、你能从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结果中得出什么启示? -
1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各个阶层为此不懈探索,努力寻找一条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代尺
材料二
历史事件
对应积极影响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直杀得侵略军连滚带爬,四方逃命
太平天国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义和团运动
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
……
——改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
(1)、材料一中A处是什么事件?B处战后签署的条约反映了列强侵华的新趋势是什么?C处抗击日军的民族英雄是谁?(2)、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就所拟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需包含两个历史事件,适当展开,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完整简洁) -
19、“袁世凯时代,各省的督军还多多少少对中央保持着一点服从,还能给中央上缴一点钱粮税款,但是袁世凯死后,这种事情就没有了,中央政府从此政令难出都门。所以就国家重建而言,袁世凯的失败意味着中国也输了。”由此可见,北洋军阀割据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军阀混战不休 B、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地方 C、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D、中央政府陷入财政困难
-
20、下图是1912年四川军政府铸造的银币,银币背面上方铸“中华民国元年”,中间铸刻的篆书“汉”字取代了惯例使用的代表封建帝制皇权的蟠龙图案。这一变化可以佐证辛亥革命( )A、追求民主共和 B、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C、废除科举制度 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