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出土各类器物1000余件,其主体遗存隶属大汶口文化,又带有中原仰韶文化、南方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特征,这表明(     )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河南地区文明程度最高 C、地区文化差异明显 D、当时贫富分化现象严重
  • 2、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 习近平主席曾在多个场合指出:正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次又一次挑战中,人类实现了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始终相伴。我们要善于创造机遇,利用机遇。我们也要敢于面对危机,在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以中外历史中两个或以上的论据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3、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古籍中的家风(节选)】

    序号

    作品

    主要内容

    时期

    A

    《孟子》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春秋

    B

    《国家兴亡与家庭门风》

    周朝统治800年,历史最长,倡导从胎教开始传王位,太后听美乐、忌酸辣、和五味,命三官师教太子,成就了周成王。

    东汉

    c

    《颜氏家训》

    “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修身齐家,为世治学。

    北齐

    D

    《朱熹家训》

    “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

    宋朝

    E

    《训俭示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朝

    F

    《曾国藩家书》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清朝

    ……

    ……

    (1)不同作品中家风主旨有所不同。请根据上表内容将下列家风分类补充完整(只填写对应的英文字母代号)。从表格中任选两个家风材料并分别指出其思想来源。   (可用英文字母代号代表对应家风)   

    ①早教利功倍—— ________;②立志以成事——— ________;   ③立德以修身——________。

    (2)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上表所表述的意思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上表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自春秋以来的家风只强调个人的修为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B.数千年来,家风备受重视,也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C.家风建设有利于国家建设和人才培养,因此国家、社会和家庭都视之为头等大事。

    【比较视野下的东西方家风】

    西方

    东方

    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侧重于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和道德评价的标准。

    不太重视孩子个性发展;强调家庭中心,注重集体利益,强调个人对他人、社会、民族、国家的情义。

    ——整理自邵爽《中西方家风文化的比较与启示》

    (3)请结合世界史所学分析西方“注重个性发展,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   任选一位近代以来历史人物说明东方家风对其产生的影响。

    (4)根据歌曲《中华好家风》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简要说说中华优秀家风在你身边的具体表现。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抗战爆发后,以感官娱乐为主的“软性电影”创作理念已被更多进步电影人唾弃。1936年1月27日,由导演蔡楚生、剧作家欧阳予倩牵头,联合上海电影界多位进步人士,成立了“上海电影界救国会”。在1936年“联华”和“新华”电影公司出品的主要电影中,出现多部反映抗战主题的影片。从1936年底开始,相当一部分电影工作者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抗战电影”的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中,并且他们还以电影工作者的身份,利用自身影响力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

    ——摘编自张哲玮《全民族抗战与中国电影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创作理念的变化,并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人投身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票房的分成一直在60%以上……除了市场,好莱坞电影的制作班底都不乏韩、中、日甚至印度面孔。好莱坞电影在全球攻城略地,少不了高科技的功劳。早在1998年,《国家公敌》中就已经出现了视频监控,2018年3月在美国上映的科幻巨制《头号玩家》,更是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巨细靡遗地极致呈现。好莱坞电影向人们宣告,不论贫穷富有,出身贵贱,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杰出的人,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摘编自陈旭光《美国电影经典》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的特点。

    材料三

    电影名

    栗房

    主题

    《战狼2》 (2015年)

    56亿

    当非洲某国发生战乱时,我国海军立即前往协助撤侨,保护我海外同胞们的安全。当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遭到恐怖分子的侵害时,我海军给予其无情的打击。“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红海行动》

    (2018年)

    35亿

    在索马里海域,中国商船遭遇劫持,部分船员被海盗杀害,其他人沦为俘虏。中国蛟龙突击队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成功解救全部人质。

    《长津湖》 (2021年)

    58亿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

    《哪吒之魔

    童闹海》 (2025年)

    预计超100亿

    讲述了哪吒、敖丙在天劫之后保住灵魂,但肉身很快会魂飞魄散,太乙真人在用七色宝莲给二人重塑肉身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该片的部分布景有对现实世界的隐喻作用,作品对虚伪人性进行了批判,哪吒等坚决维护正义的品格值得学习。

    ——据《中国电影报道》等整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电影主题的角度分析新世纪以来上述电影取得不错票房的原因。
    (4)综上,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 5、揭示历史本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任务。下列选项反映历史本质的是(     )
    A、唐朝开明民族政策推动了社会发展 B、庄园是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单位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D、罗斯福调整工人收入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 6、漫画采用夸张、怪诞、象征、比喻等手法表现人物或事件的属性。下图漫画——《威廉二世正在啃食地球仪》揭示了(     )

    德皇威廉二世(1888-1918年在位)正在啃食地球仪

    A、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B、对凡尔赛体系的不满 C、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D、农业发展陷入了困境
  • 7、下图从左至右分别为“在英国煤矿中工作的童工”及法国“新和谐公社蓝图”。它们可以用来研究(     )

         

    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 C、不同国家生活水平异同 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 8、曾有观点认为古埃及金字塔是奴隶修建的,但又有考古发现了金字塔背阴面有修建时留下的相关请假记录,于是有人认为建造金字塔的是工匠。这说明(     )
    A、传统观点缺乏权威性 B、历史真相需进一步研究来证明 C、金字塔研究陷入困境 D、无法确认金字塔的真实修建者
  • 9、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设立了经济特区,开放了沿海、沿江城市及内陆省会城市;21世纪初,先后设立上海自贸区、重庆两江新区、雄安新区等;近年来,我国多次举办进博会、链博会等。这表明(     )
    A、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 B、部分地区需拉动经济促发展 C、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 D、对外开放反映人民群众心声
  • 10、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奠基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用一生践行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誓言。他带领团队在没有任何技术援助的情况下,用算盘演算出了核潜艇的核心数据,用磅秤称出了潜艇的平衡参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以上最能体现出的中国科学家的杰出品格是(     )
    A、甘于寂寞 B、艰苦奋斗 C、独立自主 D、无私奉献
  • 11、下图为民国时期的一则广告语,这反映了当时(     )

    A、社会各界践行爱国主义 B、国货风靡全国各地 C、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 D、国货群众基础较好
  • 12、科举制自创立以来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是重要人才选拔方式,却在1905年被废除。阅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部分读书人的人生选择

    李伯元

    1897年6月,放弃科举,来到上海,开办了第一份上海小报《指南报》,痛斥时弊。之后接受了商务印书馆的聘请。

    鲁 迅

    1898年12月,放弃科举,前往南京就读水师学堂,后转矿业学堂,最后东渡日本学习。

    陆士谔

    科举废除后来到上海,一面行医,一面写小说。直到1944年病逝。一生中创作了百余部作品。

    张 骞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曾在清廷为官,后辞官回家经商,创办大生纱厂等。

    (1)、从“受宠”到“失宠”,是因为科举制(     )
    A、考试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B、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C、不再是出人头地的途径 D、不再是考试首选方式
    (2)、从表中鲁迅、张 謇等人的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出(     )
    A、国家民族前途重于个人利益 B、社会就业方式多样化 C、经济利益诱惑大于政治出路 D、人才培养方式多元化
  • 13、中英《南京条约》第10条有如下内容: “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 “关税及其他费用的则例”本应“秉公议定”,却被英方以“需同英方商议”作为条约的最终解读文本执行。这表明(     )
    A、中英双方对文字的理解不同 B、英国片面追求商业利益 C、英方对清政府推行霸权外交 D、中英关系遭到极大破坏
  • 14、比较归纳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小红同学在阅读《中国古代史》一书后,对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交往情况进行了如下总结,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时间

    明朝

    清朝

    概况

    郑和多次下西洋,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联系;利玛窦来华传教,传播了西方文化;西班牙、葡萄牙入侵我国东南沿海,中国人民坚决反击;戚继光抗倭,保卫东南地区安全。

    郑成功收复台湾,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传教士将西方天文、地理、数学等传到中国,也向本国广泛介绍中国的社会状况;沙俄、英国、法国等入侵中国,中国人民坚决反抗。

    A、战争与和平相交织 B、逐渐收缩对外交往 C、对外交往发展停滞 D、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 15、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对古代中外科技发展探究过程中,学习了《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一图,对此图表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古代东西方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有差异 B、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一直领先于西方 C、宋元时期中国出现了科技发展的高峰 D、古代东西方并非孤立,科技交往频繁
  • 16、示意图简明扼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的概貌。下图反映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A、各政权更迭频繁 B、陷入完全的分裂 C、各民族矛盾尖锐 D、统一是历史主流
  • 17、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的维系。”由此可见甲骨文(     )
    A、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 B、对中华民族作用重大 C、结构和体系十分完备 D、是当时全国通用字体
  • 18、重庆巫山县大溪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了石斧、纺轮、骨针、陶器等。其中陶器有红陶、黑陶和灰陶。下列与该遗址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遗址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深刻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是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二   从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的航线开辟后,意大利非常繁华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家贸易中的地位下降。然而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尔、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家贸易的中心,有的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材料三   1992年在纪念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时,许多印第安人后裔表示 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言下之意,哥伦布把欧洲海盗带到美洲,破坏了他们的文化,掠夺了他们的土地和财富,哥伦布是美洲的罪人。

    (1)、新航路的开辟,有一个原因是对东方国家丝绸、瓷器、香料、宝石等物质的渴求,根据材料一的提示,说出西方哪一个人的著作描绘过中国和印度的繁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最早完成穿越三大洋,又回到欧洲是谁率领的船队完成的?他的航行证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但新航路开辟毕竟是彪炳千秋的壮举,给世界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请说说它的积极影响?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一个遭到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为中心。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示意图

    材料三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材料一中“遭到决定性失败”的是哪个国家?如何理解“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为中心”?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二战后初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状态?据材料二分析二战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人类“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什么?综上,请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出两点建议。
上一页 663 664 665 666 66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