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截止2024年1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3个国家建交。中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这说明我国( )A、统一大业向前迈进 B、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C、主导全球经济秩序 D、积极推进全方位外交
-
2、1950年,新中国积极同苏联及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和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对西方禁运的战略物资,大部分改由苏联等国家进口,在出口方面,重要物资首先向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出口。这一做法意在( )A、加强与亚非国家合作 B、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C、调整国民经济的结构 D、宣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3、2025年5月,俄罗斯红场胜利日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高擎五星红旗正步通过红场,整齐的步伐声与激昂的军乐声合二为一,引来现场观众热烈欢呼。这一场景体现了( )A、中国军队的良好素养和精神风貌 B、中俄军事同盟关系的深化发展 C、中国已是全球军事力量的主导者 D、中国军人专业能力的迅速提升
-
4、2025年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强调“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中方这一决定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这表明( )A、两岸文化交流是实现统一的关键 B、“台独”及其分裂活动已不存在 C、武力统一是台湾回归的最佳方式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
-
5、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指出:“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这体现出中国外交( )A、基于冷战思维的对抗策略 B、坚守核心利益的坚定立场 C、以妥协求合作的外交智慧 D、侧重区域合作的战略布局
-
6、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目前,中国最美的四趟进藏列车,最长用时53小时53分,这些列车不仅展现沿途雪域高原的壮丽风景,还配备弥散式供氧系统保障旅客舒适出行。根据此推断,国家( )A、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工作中心转向发展旅游 C、实现了区域发展完全平 D、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7、 国际能源署长法提赫·比罗尔称,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能源故事都是"中国故事"。中国持续开展绿色国际合作,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赋能世界现代化。这体现( )A、中国人确立了能源领域的绝对话语权 B、解决了能源问题 C、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巩固了国防建设
-
8、 图3为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推出的中国内地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该卡开启了国内消费新时代,使得消费支付更加便捷。这一举措( )A、体现了金融创新服务于经济改革 B、直接推动了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 C、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彻底瓦解 D、表明中国已经建立现代金融体系
-
9、 不同类型的史料价值各不相同。下列探究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B、电视剧《走进新时代》 C、书籍《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学生整理的学习笔记
-
10、 下表为"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数据的变化体现了( )
年份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1978年
77.6
22.4
0
1980年
76
23.5
0.5
1985年
64.9
32.1
3
1990年
54.6
35.6
9.8
A、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得到巩固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C、国有企业的活力受到严重束缚 D、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的推进 -
11、1981年,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在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其创作背景与当时中国农村的变革紧密相关。对该时期农村变革描述正确的是( )A、农村生产合作社普遍建立 B、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强化了人民公社体制
-
12、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这一社论体现了中国( )A、平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 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路转变 C、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初步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13、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株洲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摆脱水资源匮乏状况,靠人力苦干十载,削平山头,架设渡槽,凿通隧洞,在大行山崖间开凿了一条全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的修建( )A、标志着我国水利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 B、彻底解决了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C、体现了"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成就 D、反映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改造自然的决心
-
14、1963年3月,《人民日报》刊登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学雷锋运动在全国展开。以下属于雷锋同志先进事迹的是( )A、带领群众治理兰考风沙 B、默默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 C、成功培育新型杂交水稻 D、率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
-
15、 为了更好地服务工农业生产,促进商品流通,同时满足群众日常需求,从196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图2),该套人民币的发行体现了( )A、人民公社化的成果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善 C、经济调整卓有成效 D、小康社会已经全面建成
-
16、 在研究"三大改造"时,学生搜集到以下相关史料,这体现出三大改造能够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许多农民积极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有的农民还说"不让入社,挤也要挤进去!"
手工业者纷纷要求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4年,荣毅仁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众多私营工商业者响应号召参与公私合营。
A、国家优惠政策的引导 B、社会主义工业化推动 C、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D、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 -
17、图1图1图1图18. 图1照片所示为1954年9月15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代表进入中南海怀仁堂的情景。这张照片见证了(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奠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全面推广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
18、1957年全国工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7.5万人,比1952年增长两倍。工业和基本建设部门的职工达到1019万人,比1952年增长66%。这表明当时( )A、深入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国家工业化建设加速发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已兴起
-
19、 下表为1953—1957年我国年均工农业生产增长速度表,与此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时间
工业增长速度
重工业增长速度
轻工业增长速度
农业增长速度
1953—1957年
18%
25.4%
12.8%
4.5%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八字方针 D、抗美援朝 -
20、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这两大历史事件都(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巩固了新生人民政府权 C、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