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大会上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次大会是( )A、中共十八大 B、中共十九大 C、中共二十大 D、中共十二大
-
2、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3、对比我国1978-2002年各类性质企业占比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口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
A、公有制经济已失去优越性 B、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D、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
4、20世纪90年代初,《纽约时报》这样报道:“中国已经开始了一个大规模的项目,建立一个亚洲金融之都,向世界证明其对外开放仍在继续。”材料中的“项目”是指当时中国( )A、开放广州等沿海城市 B、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C、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
5、1957年,我国发行《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邮票(如图),这是新中国第一套以桥梁为主题的邮票。该邮票的发行意在( )A、颂扬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B、展示“一五计划”成果 C、强调政企分开的重要性 D、宣传社会主义改造
-
6、如表所示为某同学的学习笔记,其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
“两个凡是”的方针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拨乱反正
A、思想解放渐入人心 B、改革开放全面推进 C、民主法制不断完善 D、冤假错案得到平反 -
7、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B、要发展国防尖端技术 C、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史实中,最能合理解释下图这一物理现象的是( )A、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B、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C、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
9、“从1974年到1976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二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科技文教事业被摧残 C、国民经济遭受损失 D、党和国家干部被排挤
-
10、2025年中国农历乙已蛇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组高科技机器人登台表演,展示了我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先进技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革期间,我国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以下科技成就在文革期间取得的是( )
①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②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③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④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1、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幅宣传画。该图反映出( )A、人民群众急于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 B、新中国的经济水平超越了英国 C、“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高昂的建设热情 D、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完全建立
-
12、“您勇挑重担奔赴穷县兰考。黄河故道,风沙弥漫·····(您)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找到了全县治理的良策。您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材料中的“您”是( )A、王进喜 B、雷锋 C、焦裕禄 D、刘少奇
-
13、1956年9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中写到:因为一切爱国的人民都可以从这次大会的结果看到我们祖国光明灿烂的未来,看到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远景。这篇社论报道的是(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14、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人口流动高峰出现在1952-1957年,城市职工的人数从1603万增加到3101万,当时东三省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目的地。上述人口流动( )A、支援了工业化建设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加快了农业集体化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15、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下列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叙述有误的选项是(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相应地引进先进技术和外国资本 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D、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
16、“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A、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B、践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C、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D、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
-
17、习近平说: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成为当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民国约法》
-
18、如下图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冰雕连”一位战士写下的绝命诗。据此可知,“冰雕连”肩负的神圣使命是( )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A、解放全中国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跨过鸭绿江 D、崇敬和缅怀革命先烈 -
19、历史学著作《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第三次“革命”的成功( )A、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B、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C、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20、 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体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阅读下列材料,了解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说农村变革】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先后四次变革、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下四幅图片再现了这四次变革与调整的情节。
材料二 【漫画说国企改革】
材料三 【梳理开放进程】
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我国于2001年11月10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此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我国对外开放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进入新阶段》(《南方经济》2003.5)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材料四 【数据说中国成就】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下列数据展示改革开放的部分成果。1978年我国的经济总量仅居于世界第10位,2010年以来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问题一:按照政策调整的先后顺序给图片排序(只写序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调整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问题二:认真阅读以上三幅漫画,请从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分配制度任选一个角度说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问题三:读“我国改革开放时空示意图”,20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根据材料三,我国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以什么事件为标志?十九大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建设重点是什么?(4)、问题四:根据材料四的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改革开放·飞速发展”为主题,自拟一个观点,加以阐释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