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们在欣赏达·芬奇的画作时发现:他画的植物表现了他的确有植物学方面的才能,他画的风景则表现了他地理学上的敏锐感觉。这说明达·芬奇的艺术创作(  )
    A、受进化论影响 B、宣扬享乐主义 C、践行启蒙思想 D、融入科学探索
  • 2、据统计,1985年中国城市居民年人均粮食直接消费量为134千克左右,而到1993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约97千克,肉、禽、蛋、水产等食品的消费量则显著提高。这得益于(  )
    A、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B、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 3、如图是创作于1956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

    《越走越快》

    A、讴歌农业现代化的成功实现 B、发动广大农民参加土地改革 C、宣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 D、激发农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 4、美国记者白瑞德回忆,他和几个国民党士兵在日占区活动被发现,逃到一个村子寻求帮助,但士兵对村民说他们是“八路军”。他感到很惊讶,士兵解释说:“假如知道我们是国民党,他们就不会给我们弄了。”这可以说明(   )
    A、国民党挑起争端破坏抗战 B、正面战场的抗战成效显著 C、八路军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继续执行不抵抗政策
  • 5、1924年8月,孙中山发表演说:中国受条约的束缚,丧失政治主权,不但不能保护本国工业,反要保护外国工业。据此可知,孙中山强调民族工业发展需要(  )
    A、维护共和制度 B、推翻清朝统治 C、反对列强侵略 D、加强中外交流
  • 6、19世纪末,清政府遴选驻外使臣的标准,由科举正途和洋务能力并重向注重西学素养和出洋阅历转变。这表明清政府(  )
    A、改变用人观念应对困局 B、废除科举制度回应社会诉求 C、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D、推进洋务运动到“求富”阶段
  • 7、康乾年间,随着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北部地区出现了一批城市,如齐齐哈尔(黑龙江将军驻地)、伊犁(伊犁将军驻地)等,这些城市人烟稠密,货物客商络绎不绝。这说明(  )
    A、商帮经营活动遍布全国 B、榷场设置促进边境贸易往来 C、边疆内地管理方式一致 D、政治安定保障边疆经济发展
  • 8、史载,宋代成都“万井云错,百货川委”,成都平原及其四周地区所产粮食、纺织品、陶瓷、纸张等商品都集散于此,它不但同夔峡诸地贸易,而且有力地支援了汴京及西北市场。这反映了(  )
    A、海外贸易加速西南地区发展 B、交子使用带动商业繁荣 C、中央财政主要仰赖成都地区 D、商品流通密切区域联系
  • 9、阅读表格可知(   )

    唐诗(节选)

    作者

    篇名

    诗句

    王建

    《凉州行》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李绅

    《悯农二首》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戴叔伦

    《屯田词》

    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

    许浑

    《村舍》

    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

    A、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B、劳动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源泉 C、唐代咏农诗以歌颂现实为主 D、文学艺术与市民文化相结合
  • 10、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大都经历了汉号立国、礼法治国、郡县理国、经史记国的进程。这反映出当时 (   )
    A、文化认同逐渐加深 B、阶级矛盾趋向缓和 C、北方陷入长期战乱 D、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 11、汉武帝认为部分郡辖域过大,故将一郡分成数郡,如从陇西郡分出天水郡,将酒泉郡一分为三。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有效管辖西域 B、加强中央集权 C、抑制地方豪强 D、废除封国制度
  • 12、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主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该学派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 13、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一代代的江西人正是这样用行动谱写时代的华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文章节义】

    材料一 自魏晋以来,江西人都奉行“耕读治家”的准则。两宋时期,江西多世家大族,将儒家思想和民族大义作为子弟教育与家训族规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江西自古崇尚气节的传统,形成了文节并重的文化品质和独特气质,遂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

    ——摘编自方志远、汪红亮《江西历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江西形成文节并重的文化品质的原因。

    (2)、【革命正义】

    材料二 五四以后,江西出现了一批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革命青年,刘和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926年,刘和珍组织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参加抗议日本军舰驶入大沽口挑衅行动的集会游行,身遭弹击,英勇牺牲。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赞扬她是“百折不回”的“真的猛士”。

    ——摘编自廖艳彬《江西历史文化十二讲》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后江西青年涌现出的精神品质与两宋时期江西形成的文化品质的相同之处。

    (3)、【英雄大义】

    材料三

    甘祖昌是我们共和国的开国将军,江西籍的老红军。1957年,他伤愈后不恋高位,不图享受,带领全家老少回到家乡当农民。他与群众同甘共苦,一直坚持参加劳动 (如图9),把绝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为家乡兴修水利。

    ——摘编自刘上洋《新中国七十年江西文化要览》

    根据材料三,概括甘祖昌将军表现出的时代精神。

    (4)、【思想真义】

    材料四 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摘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如何赓续民族精神,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西新篇章。

  • 14、亚非拉国家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 1858年8月,英国政府通过《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东印度公司,任命印度总督为副王,代表女王实施管理。11月,女王颁布诏书表示:“尊重当地王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殖民政策的调整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材料二 在卡德纳斯执政期间,政府拨出大量款项用于开办学校。中学由1935年的49所增加到1941年的116所,各类业余技校由1934年的41所增加到1940年的95所。此外,政府还大力开展扫除文盲工作。1938年,墨西哥的文盲人数比1930年下降了14%。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卡德纳斯教育改革的意义。

    (3)、材料三 推进一体化是非洲国家和人民自主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中国一直予以坚定支持并愿做非洲现代化道路的同行者。中国和非洲正在通过共同探索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回答历史之问,携手推进合作共赢、和合共生、文明共兴的历史伟业。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9月2日)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以来亚非拉国家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 15、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是解释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文学艺术作品也具有一定的证史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组诗《黄河大合唱》、电影《上甘岭》、歌曲《国际歌》、歌曲《马赛曲》、小说《暴风骤雨》、诗歌《七律·长征》、抗美援朝、巴黎公社运动、解放战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法国大革命

    (1)、请从以上文学艺术作品及历史事件中选择相对应的两组填入下表,并提炼一个主题。

    主题:    ▲    

    文学艺术作品

    相关历史事件

    (2)、针对提炼的主题,结合所选文学艺术作品及相关历史事件加以阐述或说明。

    (要求:语言简洁,条理清晰,思想健康)

  • 16、时空观念既是认识历史的观念,也是认识历史的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请从材料中任选一幅图,给它补充一个合适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2)、综合以上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 17、1985年,针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密特朗号召西欧国家在新兴科技领域进行合作,建立一个“欧洲工艺技术共同体”。这有利于(    )
    A、促进联合国的成立 B、增强“华沙条约组织”实力 C、推动欧共体的成立 D、加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 18、图中漫画反映了(    )

    《1940年的法兰西》(创作于1940年7月17日)

    A、德国负隅顽抗 B、法国战败受辱 C、二战全面爆发 D、欧洲战事结束
  • 19、绘制知识结构图有助于整体理解历史。下图中①处应填(    )

    A、新经济政策 B、明治维新 C、1861年农奴制改革 D、罗斯福新政
  • 20、“数以百万计的人口从乡村迁移到工业中心……在休闲时间,他们聚集到一起进行体育活动,英式足球和美国棒球都因此成为了大众运动。”材料旨在说明工业革命的(    )
    A、背景 B、含义 C、特点 D、影响
上一页 245 246 247 248 2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