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表格为某航海家远洋航行概况。由此可知该航海家是(    )

    时间

    出发地

    主要经历

    1497-1498年

    葡萄牙

    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到达卡里库特、果阿等地

    1502-1503年

    葡萄牙

    到达卡里库特等地

    1524年

    葡萄牙

    出任葡属印度总督,到达果阿,最后病逝于柯钦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 2、如图为11-15世纪欧洲大学数量变化图,可知当时欧洲(    )

    A、大学兴起与发展状况 B、高等教育已全面普及 C、庄园遍布于世界各地 D、城市摆脱了神权影响
  • 3、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底部呈四边形,四面向上倾斜,上端为一尖顶。中国人称该建筑为(    )
    A、金字塔 B、雅典卫城 C、凡尔赛宫 D、狮身人面像
  • 4、如图为1954年发行的纪念邮票《普选》。下列表述中与之关联最密切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 5、1947年,党中央在一份文件中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该文件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6、表格为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侵华日军兵力及中国军队抗击情况比较,可用于佐证中国共产党(    )

    年份

    日军兵力

    (单位:万人)

    中国共产党军队抗击的日军兵力(单位:万人)

    国民党军队抗击的日军兵力(单位:万人)

    抗击日军兵力百分比

    中国共产党军队

    国民党军队

    1939年

    86

    54

    32

    62%

    38%

    1941年

    61

    46

    15

    75%

    25%

    1944年

    73

    46.8

    26.2

    64%

    36%

    1945年

    108.85

    75.87

    32.98

    69%

    31%

    A、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 7、1924年2月,毛泽东由广州来到上海,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职责是“协助部长,办理本部事务”。这主要是因为(    )
    A、新文化运动正式兴起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 D、“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出现
  • 8、革命党人秋瑾曾写下“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诗句,体现了革命志士(    )
    A、支持虎门销烟的决心 B、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C、创办洋务企业的热情 D、坚定捍卫五四运动进步思想的意志
  • 9、20世纪初,武汉街头出现了“乘汽车马车者,男女杂坐,不以为嫌”的场景。该场景反映当时(    )
    A、新式教育发达 B、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的变化 C、娱乐方式多样 D、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 10、“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由清朝近支王公主管。”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C、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11、如图为清朝康熙时期人丁数变化图。由此推知该时期(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对外贸易繁荣鼎盛 C、晋商徽商群体出现 D、人口数量总体增长
  • 12、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社会中仍然保持着隋唐以来各族深度融合的基调。这表明(    )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重文轻武政策确立 C、统一始终是必然趋势 D、中外交流开创新局面
  • 13、五六千年前,炎帝和黄帝结成部落联盟,随后不同部落人群不断融入,逐渐演化为后来的(    )
    A、华夏族 B、匈奴族 C、鲜卑族 D、蒙古族
  • 14、某班师生开展主题为“人类与河流”的项目学习。以下是学习内容的一部分,请你参与,完成任务。

    “人类与河流”大事记(部分)

    中国

    世界

    ①远古时期的长江、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活动。

    ②禹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水患。

    ③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  A   , 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④隋朝开凿了一条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⑤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①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B   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

    ②古代的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③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④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但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⑤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投资建设田纳西水利工程。

    ——据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整理

    (1)、【任务一】梳理史事,完善素材

    写出表格中A、B处内容。

    (2)、【任务二】制作展板 宣传成果

    自大事记中任选一项,从历史的角度作简要介绍。

    (3)、【任务三】探究问题 提升认识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类与河流”,自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在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以及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各国都积极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虽然1899年和1907年曾召开过两次海牙和平会议,却未做出任何实质性决议。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并分析两次和平会议“未做出任何实质性决议”的原因。

    (2)、材料二  1944年,中、美、英、苏四国在敦巴顿橡树园召开会议,确认战后普遍性国际组织取名“联合国”,规定安全理事会由美、苏、英、中、法五大国担任常任理事并拥有否决权。但会议未能就大国否决权的应用范围等问题达成一致。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各方作了妥协,在大国否决权问题上形成共识,限制大国行使否决权的范围。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各国围绕否决权问题斗争的实质,说说你对当时各方“妥协”的理解。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体育对青年启蒙和教育的作用。1923年创刊的《中国青年》杂志就重视体育方面的宣传。1933年发布的《小学课程与教则草案》,规定了各学年体育课教学的内容与方法。1946年《陕甘宁边区战时教育方案》指出体育课应增加简单的军事训练。此外,《少队体操》《体育游戏教材》等相继出版。这一时期,中国女子大学体育培训班、延安大学体育系等机构的设立,为党的事业培养了大量体育专业人才。

    ——摘编自陈作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百年实践与基本规律》

    根据材料一,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体育工作的举措。

    (2)、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5年都对体育发展作出重要规划。20世纪50年代初,陈镜开打破挺举世界纪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他本人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和鼓励。改革开放以来,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成就显著。以女排取得五连冠,许海峰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等为标志,中国体育人走的是一条体育兴国之路。

    ——摘编自李龙《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的历程与逻辑理路》

    根据材料二,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读我国体育发展给你的启示。
  • 17、文物承载文明,传承文化。辨别下列文物解说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利簋及铭文

    ①如图文物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文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    ▲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③如图文物刻有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希腊社会。

    【】    ▲    

    汉代讲经图

    ②如图文物反映了汉代儒者讲经上课的情形,有助于了解汉代儒学教育的状况。

    【】    ▲    

     
  • 18、20世纪70年代,智利总统阿连德推行维护国家主权的改革。对此,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我们必须拯救智利……要用1亿美元,如果必要的话,或者用更多些钱来搞垮智利的经济。”这表明美国意图对智利(  )
    A、经济威胁干涉内政 B、扩大援助挽救危机 C、武装侵略摧毁经济 D、寻求合作支持独立
  • 19、1917年这场自发的群众运动,事先没有一个政党策划领导,它的胜利是由于沙皇制度极端腐朽和衰败造成了一种摧毁这个制度的极大力量。这场运动(  )
    A、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D、联合了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
  • 20、18世纪60年代以前,英国每年授予的专利数量有10个左右,到1766年陡然攀升至31个,1792年跃升到85个,1802年则达到107个。这种变化(  )
    A、推动了民族解放斗争 B、催生了垄断组织 C、适应了工业发展需要 D、扩大了贫富差距
上一页 244 245 246 247 2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