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步练习
-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4)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3)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四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2016-2017年江苏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成武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1、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创办的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它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设立天学、地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等十科。这在客观上推动了 ( )A、清朝政治制度的改变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D、中国的军事近代化
-
2、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胜刺激了列强的侵华野心,随后帝国主义列强就发出了“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的声明。它们不仅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而且以做中国债主,夺取路权、矿权和开办工厂等方式,在中国投资,扩大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势力。以上材料说明 ( )A、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3、带有“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成为确认甲午海战致远舰的最直观证据,也成为“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的转折点。与此舰沉没直接相关的是 ( )A、左宝贵——平壤战役 B、徐邦道——旅顺战役 C、邓世昌——黄海海战 D、丁汝昌——威海卫战役
-
4、清代杨昌浚在《恭诵左公西行甘棠》中写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是歌颂 ( )A、左宗棠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B、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 C、刘铭传率军击退攻台法军 D、陈化成在吴淞抵抗英军
-
5、“□□□(1823—1901年),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早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升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先后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又组建了北洋水师。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材料中“□□□”所指的历史人物应是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
-
6、 李鸿章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办洋务迈出的第一步是建立 (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京师同文馆 D、北洋水师提督府
-
7、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如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C、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与中国人民反抗 D、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8、如图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事件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约签订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
《北京条约》签订
(1)、写出上述材料体现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列举两位在鸦片战争期间涌现出的民族英雄。(2)、阅读以上大事年表,选择两个相关联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生产力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
(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材料二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材料一中的“本大臣”指的是谁?“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2)、根据材料二,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12、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从图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地主阶级的探索 B、维新派挽救危亡的努力 C、农民阶级的抗争 D、革命派推翻清朝的过程
-
13、“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一二•九运动
-
14、战争的结果使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与主权,西方国家利用开辟到内地的通商口岸与世界少有的低利率,大量倾销其商品;教会势力在华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15、俄国海军档案显示:“签约当日舰炮对准瑷珲城。”印证签约过程的( )A、自愿性 B、威胁性 C、仪式性 D、突发性
-
16、以下是小历同学在网络上查询的某文物的相关资料,据此可推知该文物流失海外应始(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7、如下表是某博物馆中主题为“历史印痕”的雕塑。该雕塑反映的是( )
雕塑中巨型的正方体,如天外陨石撞击大清版图,寓意1840-1842年英国以坚船利炮为后盾,发动侵华战争。
A、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B、太平天国运动兴衰 C、北方大片领土被侵占 D、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
18、“《海国图志》的划时代意义,在于给中国人以近代世界概念。”该书对中国的贡献主要是( )A、推动思想启蒙 B、废除科举制度 C、结束君主专制 D、实现工业革命
-
19、“英国殖民者利用中国人民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而将中国强行拉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自此,由资本主义国家制定规则的‘朋友圈’中,多了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尚处于日益衰微的封建制度的大国,这就是中国。”(来源:求是网,2020年02月24日)打开该材料中“大门”的事件是(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国强行割占九龙司 D、英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
-
20、有英国学者认为“1840——1842年,那场与中国的战争并非一场鸦片战争,而只是区区一些地方性的小摩擦。英国坚决反抗那腐朽透顶却高高在上而又狂妄无知的中国,坚决维护英王的尊严”。该评论( )A、强调了中英之间的平等互利 B、体现了英国推动自由贸易 C、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D、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