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步练习
-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4)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3)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四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2016-2017年江苏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成武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1、对1688年政变,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这场政变未经流血,就推翻了专制,非常伟大;另有学者认为政变保留了国王,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了一种浓厚的不彻底的色彩。对于这种分歧,更恰当的认识是( )A、“伟大说”站在了旧势力的立场上,其观点不值一驳 B、“不彻底说”充分体现了革命的立场,是唯一应当提倡的观点 C、彼此矛盾的观点充分体现出1688年政变复杂的性质 D、历史可以随意解释,我们说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
2、有位历史学家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句话中的“她”是指( )A、埃及 B、巴比伦 C、雅典 D、斯巴达
-
3、实行对外开放,是党根据工作重点转移需要而制定的重大战略,并进而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内地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开放城市 ④沿海经济开放区
A、②③④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4、下面的表格是中国与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比较,为解决表格中的问题,我国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人均)
中国(1952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公斤
538.3公斤
4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A、抗美援朝战争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改造 D、土地改革 -
5、卢沟桥事变后,马本斋联合同村青年,在家乡河北献县组织回民义勇军。他们拿起武器,抗击日军入侵,令日、伪军闻风丧胆。请问想要了解他们英雄事迹的第一手资料。最佳方式应该通过( )A、档案记载 B、影视戏剧 C、考古发掘 D、学者推断
-
6、以下所述史实不能佐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的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林则徐在虎门禁毁鸦片 C、《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D、英军攻陷吴淞炮台
-
7、史书记载“……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尅日可到。”该记载反映了A、白银大量使用 B、榷场贸易繁盛 C、工商业的繁荣 D、纸币广泛使用
-
8、《百家讲坛》在介绍隋朝最重要的贡献时,曾评价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隋文帝也罢,隋朝也罢,一半的功业就在于此。”该贡献是指( )A、确立了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B、结束了长期分裂使中国重归统一 C、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D、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
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汉代宰相权力下降 C、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D、唐代相权不断加强
-
10、
人类追求现代化的历史,是一部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唐时期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更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开放和包容,使得中国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创造出了新的文化形式和艺术风格,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开辟丝绸之路的重要人物及丝绸之路的起点,归纳汉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及产生的影响。材料二 新旧大陆之间的接触与联系使得新的生物物种相互流传,特别是起源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不仅改变了各洲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加。与此同时,旧大陆食草的马、牛、羊等动物来到气候适宜、水草丰足的新大陆,其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能提供的牧养量,地表植被因而被逐渐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摘自白小红《从生态环境视角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新旧大陆之间接触与联系”贡献最大的航海家,并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材料三 文明的对话从来不是简单的单向传播,而是在互动中产生新的文化形态。当两种文明相遇时,往往经历接触、冲突、调适和融合的过程,最终创造出既保留各自特色又具有新特质的文化成果。
——摘编自汤因比《历史研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部分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至少举两例,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1、
制度创新与完善推动社会进步,不同国家的发展呈现不同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唐朝)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地方“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的制度及意义,指出与“唐朝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相关的制度。材料二 17世纪英国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1689年的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冲突”的开始标志,指出“1689年颁布的法案”名称及意义。材料三 在明治改革年代,他们……积极认真地学习欧美的长处,实行一系列重大有效决策——坚决摧毁了幕藩封建体制,大力殖产兴业和扶植私人资本,重视开发民智和发展近代教育……但明治年代的富强之中有隐忧、有阴影。
——摘自齐世荣主编《日本:速兴骤亡的帝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重大有效决策”的具体内容,简析“有隐忧、有阴影”的原因。 -
12、
中国式现代化历久弥坚,无数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整理自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①②分别代表的历史事件,分析①对②起到的作用。材料二 在国民经济恢复完成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正式开始。……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还建立了独立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体系。
——摘编自赵朝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生成逻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的第一个总体规划并列举一项工业方面的成就,概括该总体规划对“工业化建设”的意义。材料三 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这是80年代所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改革使经济体制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构成了加快改革步伐的体制基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大踏步走上世界舞台。
——摘编自余习广、李良栋等主编《大潮新起:邓小平南巡前前后后》
(3)根据材料三,指出“80年代所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的具体内容,分析推动该变化出现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时代“经济大踏步走上世界舞台”的表现。 -
13、瑞典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在1944年6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反攻总算来了!盟军在飞机的支援下在法国的西北部登陆。成千只运兵船和成千架飞机今天清晨穿过英吉利海峡。”该事件( )A、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 C、表明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
14、吴于廑认为:“1918年11月结束的这场战争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据此可知,这场战争( )A、彻底结束列强瓜分世界的历史 B、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C、从根本上动摇欧洲的优势地位 D、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觉醒
-
15、体育课上,老师利用下图进行动作讲解,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蹲踞式跳远的运动轨迹
A、牛顿 B、瓦特 C、达尔文 D、爱迪生 -
16、《大国崛起》中提到,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这次改革( )A、强化了农奴制度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消除了社会危机 D、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
17、《共产党宣言》指出:“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 B、指引着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C、推动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D、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
-
18、“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不仅比原来的蒸汽机少用大量的煤,而且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这也使得人类进入( )A、电气时代 B、蒸汽时代 C、信息时代 D、智能时代
-
19、“杰斐逊起草的这一文件正式宣告解除了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政治控制,并升华为一部革命性的宪章——它旨在将美国人团结在自由之旗和共同意愿之下。”这份文件( )A、调动了黑人奴隶积极性 B、逐步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C、设计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D、宣告北美殖民地的独立
-
20、“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神权至上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