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考古学的不断进步,使我们得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研人员利用从考古遗迹和古生物化石标本中获取古生物遗传物质并进行生物学分析的方法,发现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是汉藏人群遗传学上的主要祖先人群。

    ——摘编自王传超《2022年中国古人DNA研究代表性成果及其进展评述》

    (1)材料一中科研人员对远古先民的研究利用的是什么技术?该研究有何重要发现?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

    材料二   遥感技术能够从空中视角观察考古遗址。

    该古城是世界上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市系统之一,内外的结构层次分明、布局有序,核心区由内而外分别是宫城、王城、外郭城,城外还有多条水坝构成的大型水利系统。建造这样一座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的古城,需要高度集权、精细规划、统筹组织、长期营建才能完成。

    ——摘编自宋姝、刘斌《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实证之城》

    古城遗址及外围水利系统图

    (2)根据材料二,判断该遗址属于哪一古城?思考当时修建如此大规模的城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什么阶段?

    材料三   二里头遗址通过考古挖掘,先后发现许多带有龙形纹样的陶器和用绿松石片粘嵌的龙形器。在文献上,夏王族对龙的崇拜十分突出,在没有本朝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将二里头考古挖掘成果与后世文献记载相联系之后,完全可以作为二里头是夏代王都的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摘编自王震中《论二里头乃夏朝后期王都及“夏”与“中国”》

    (3)请根据材料三提取一个历史信息。材料三中所使用的确认历史事实的方法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夏朝的历史地位?

    材料四   中国彩陶的出现在时间上不晚于公元前6000年,在空间分布上中原仰韶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大溪文化、燕辽红山文化、甘青马家窑文化乃至广东咸头岭文化等都有发达的彩陶。研究人员对出土彩陶进行了物理化学测试,注意到甘肃马家窑黄褐色彩陶具有较高的氧化钙含量,明显不同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出土的仰韶红色彩陶陶片。

    ——摘编自郁永彬《科技考古实证中华陶器源远流长》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史前彩陶文化的特点。这些特点能够折射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什么特征?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科学技术与考古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 2、在某展厅,小明读到了“从分封到县郡”“从青铜器到铁器”“从贵族到士人”的导览内容。据此判断本展厅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奴隶制王朝更替 D、向封建社会过渡
  • 3、学习历史应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 B、陶寺古城存在于距今约4300-4000年 C、诸侯争霸客观上促进了局部统一 D、长平之战是在秦赵两国之间展开的
  • 4、中医理论是博大精深的,至今一直被中医所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发明者是(     )
    A、炎帝 B、黄帝 C、孟子 D、扁鹊
  • 5、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举一反三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
  • 6、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的创意惊艳世界。二十四节气既是中国古人对时间的理解,又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中国智慧。下列观点与这一思想相似的是(     )
    A、道法自然 B、民贵君轻 C、仁者爱人 D、以法治国
  • 7、春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产品的增加,各诸侯国统治者对经济活动提供一定鼓励和保护,金属货币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民族交融 B、经济发展 C、社会安定 D、国家统一
  • 8、“克盉”记载:(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克进驻匽(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这反映了诸侯(     )
    A、管理封地 B、协同作战 C、缴纳贡赋 D、朝觐述职
  • 9、周武王继位后,于公元前1046年统率各路联军,在牧野与商军展开决战,大获全胜。按照公元纪年法,武王伐纣所处的时间是公元前(     )
    A、11世纪40年代 B、10世纪40年代 C、9世纪40年代 D、11世纪50年代
  • 10、商朝的陵墓中,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殉葬者少则数十,多则一二百人,被称为“人牲”,残忍至极。这表明(     )
    A、商朝已经出现成熟的文字 B、商朝在政治上施行严刑峻法 C、商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D、商朝奴隶制下奴隶的处境极其悲惨
  • 11、制作流程图有利于理解历史的发展。请给下面流程图补充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A、华夏民族的形成 B、禅让制的实行 C、世袭制的确立 D、炎黄部落的联盟
  • 12、山西陶寺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有的大型墓随葬品丰富精致,有彩绘龙盘等重要礼器;而占墓葬总数90%的小墓陪葬品一无所有。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
    A、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B、社会已经出现明显阶级分化 C、农业生产非常发达 D、陶寺村先民崇尚祭祀文化
  • 13、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向文明社会过渡的重要里程碑。下列属于我国南方地区原始农业时期所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B、 C、 D、玉米
  • 14、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下列工具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是(     )
    A、 B、 C、 D、
  • 15、百色盆地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出土了不少的石器,其中以打制石手斧为代表,出土的百色手斧经测定距今约80.3万年,这证实了(     )
    A、广西拥有悠久的人类史 B、人类起源于百色盆地 C、广西有我国已知最早的古人类 D、广西在约80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
  • 16、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华民族追求进步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北洋政府祭天活动

    图二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

    材料二

    陈独秀: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蔡元培: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胡适:著有《文学改良刍议》,主张文学革命,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

    鲁迅:著有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号召人民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材料三

    图三   《五四运动》(绘画)

    图四   上海商人罢市游行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观察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并结合所学,分别简述当时中国面临的困境。
    (2)、材料二中知识分子的言行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简述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展现了中国人怎样的民族气节?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12年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4年

    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5年

    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护国战争爆发;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军阀混战、割据纷争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战期间

    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上表中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哪件历史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某校学生在学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段历史时,形成了两种观点。观点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黑暗的时期。观点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走向光明的时期。请就其中的一个观点,选择上表中相关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200字左右。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下。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清政府部分官员开始效法西方,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编练新式陆海军,兴办新式教育,一场历时30多年的运动由此兴起,这场运动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新产业。新知识、新观念,初步带动了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开展。

    ——摘编自张海鸥等《中国近代史》(第二版)

    材料二

    由早期维新思想家发展而来的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共同认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甲午战后,他们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898年的戊戌变法,就是他们的第一次政治演出。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4919)》(第四版)

    材料三

    1912年3月(即辛亥革命爆发半年左右),有人在《时报》上发表了以《新陈代谢》为题的文章,其中写道: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断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及该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救国主张,列举他们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的认识。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一 英国输华商品总值表

    年份

    输华商品总值(英镑)

    1837年

    90多万

    1843年

    145.6万

    1845年

    239.4万

    表二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材料二   “这个条约使清政府感激涕零,愿意从此更忠顺不贰地做列强的孝子贤孙;而列强由此就更直接地成为清政府的监护人。各国使团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太上政府,凌驾于‘紫禁城’中的朝廷之上。”

    ——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材料三   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于是,义和团纷纷涌进天津、北京,他们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1)、根据材料一,简述表一所示英国输入中国商品总值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表二所示中英两国进口商品税率下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述“这个条约”签定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个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的孝子贤孙”的条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确定一个研究性学习主题。
  • 20、五四运动爆发后,《新申报》报道:“国民外交协会昨开会决议国耻日在公园开大会,分电各省同时实行声明不认二十一条及列强与日本关于处分山东之密约……北京学生界发表宣言书,联合各校一致行动,为露天演说唤醒国民自决。”这些做法的目的是(     )

    A、促进民主与科学思想传播 B、批判封建道德礼教 C、捍卫主权,促进民族觉醒 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