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举措(     )
    A、有利于经济往来 B、激发农业生产积极性 C、提升军队战斗力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 2、下图是位于长江下游的良渚古城遗址平面图。观察此图,你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场所 B、小农经济得到发展 C、中华文明的唯一起源地 D、阶级分化比较明显
  • 3、目前国际社会正经历深刻的变化,我们主张国际规则要由世界各国共同书写、共同维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目前国际关系正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深刻的变化,被誉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杨泽伟《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论》

    材料二   2025年4月,全球最热的经济话题是美国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挑起的“对等关税”政策,具体为美国要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其中,对美贸易顺差较大的中国,成了特朗普“重点关注对象”。面对美国单边霸凌行径,中方坚决反制,公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加拿大、欧盟等也反制美国“对等关税”。截至4月10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的关税飙升到离谱的145%……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将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冲击全球供应链,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目前,事件还在进一步发展中……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材料一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政治上呈现出什么发展趋势?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当今人类面临哪些威胁世界安全的“挑战”?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3)、材料三说“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加入哪一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简析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所做的努力。
  • 4、在国家和社会面临重大转型的历史关头,是否进行改革以及如何选择改革路线,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这些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

    材料二   维新元老的目标便是把落后的、弱小的日本建设成为一个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力量的资本主义强国。为了进行建设,有远见卓识的元老们一开始就认识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新式军队称为“皇军”,向军人灌输忠于天皇的封建思想。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20世纪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调整是在资本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危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的世界形势下开始的……罗斯福新政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摘编自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解读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三次调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为了缓解当时俄国社会面临的困境,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对俄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维新元老”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
    (3)、材料三中“20世纪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调整”是为了应对什么局面?综上,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 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臣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即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1901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对中国的影响。
    (2)、《马关条约》签订反映了当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了什么阶段?这一阶段的列强侵华具有什么特征?请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加以说明。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哪一条款使清政府彻底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
  • 6、五一期间,人们可以通过“预约码”进入景区,也可以通过刷“码”或者身份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地“云旅行”。这种便捷方式的出现得益于(     )
    A、航天技术的应用 B、新能源技术的开发 C、信息技术的发展 D、生物技术的进步
  • 7、1943—1944年,美国发行了几部电影,赞扬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态度与行动。到40年代末,这些电影又成为批判对象,剧本撰写人及主演被纳入黑名单或遭到审查。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B、美苏由战时合作转向战后对抗 C、凡尔赛体系已崩溃 D、美国对苏遏制集中于文化领域
  • 8、广元某同学做了一个历史时间轴,这个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     )

    A、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 D、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展
  • 9、17世纪,法国巴黎街道上安装了几千盏需要人工点燃的街灯,“点灯人”成为新的职业。“点灯人”曾提灯点灯,照亮了巴黎300余年。“点灯人”后来消失于历史长河,主要因为(     )
    A、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B、蒸汽时代到来 C、电气时代到来 D、信息时代到来
  • 10、恩格斯曾经评价:“拿破仑军队的刺刀之所以这样有力,是因为刀尖上有思想。”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 11、如图为16—17世纪从美洲运往西班牙的金银流量变化趋势图。导致图中金银流量大幅下滑的原因在于西班牙(     )

    A、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 B、面临殖民地广泛反抗 C、遭受印第安人的打击 D、丧失殖民扩张的优势
  • 12、尼古拉斯是古代雅典的公民,家中有妻子索菲亚,夫妇俩还有一个5岁的儿子,另有一个买来的成年奴隶。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     )
    A、0人 B、1人 C、2人 D、3人
  • 13、1992年初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不仅为中国的发展答疑解惑,还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实现了观念和体制的突破。据此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     )
    A、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B、否定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思想 C、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D、确定了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重点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许多历史学家都承认,在两宋和明中晚时期,中国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技术进步,到达了通向爆发全面科学和工业革命的大门,却未能早于西方完成这一转型。

    美国学者贡德·弗兰克在其名著《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指出1500—1800年全球经济中心在中国。他认为: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无论从经济分量看,还是从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看,或者从人均消费看,欧洲在结构上和在功能上都谈不上称霸,中国在所有这些方面比欧洲发达得多。

    英国学者李约瑟也曾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并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6世纪间远远领先于西方,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一提问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摘编自马涛《内卷还是发展:中世纪中西方的分途》

    根据材料,联系中国史和世界史相关知识,自拟论题或从以下论题中任选其一,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论题示例:

    1.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3.社会需求推动科技发展   4.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

    5.经济结构与技术发展的相互作用   6.文化观念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与阻碍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后,电影传入中国,当时国人管电影称为“西洋影戏”“电光影戏”“美国影戏”。这时的中国电影主要是以纪录片和短片为主。1905年所拍摄戏曲片段《定军山》是中国最早的电影。1918年富商韩子瞻在皖江会馆放映使电影传入兰州。1932年王佐卿创办了兰州第一家电影院新民电影院。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政治局势强烈影响着中国电影。兰州市相继引进一批爱国影片,如新安旅行团来兰放映《民族痛史》《全国总动员》《儿童的抗战》《保卫大西北》。政府电影放映队播放《抗战特辑》《八百壮士》《保卫我们的国土》等。郑君里执导的大型抗战纪录片《民族万岁》生动记录了甘肃民众的抗日救亡场景。抗战胜利后,崔仲仙在兰州创办金城电影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进入市场化时期,呈现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首先,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特效、动画、音效等不断创新,使中国电影迅猛发展。其次,网络平台催生新型商业模式,如网络影片、付费观影等,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再次,中国电影市场不断开放,丰富了观众的选择。另外,中国电影在文化自信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贡献了更多的力量。如《哪吒之魔童闹海》于2025年2月18日,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3月15日,总票房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名。它向世界证明,中国电影有能力、有底气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摘编自李少白《中国电影史》,尚季芳《兰州通史》(民国卷)等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概括以上三个时期中国电影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别分析导致以上三个时期各自特点的原因。
  • 16、2024年11月,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会上联合国强烈呼吁包括二十国集团在内的各大经济体,携手采取集体减排举措,减少极端天气事件。这说明气候问题的解决(     )
    A、主要是联合国的责任 B、消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C、完全依赖于发达国家 D、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
  • 17、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告诉记者:“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欧洲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这说明当时(     )
    A、法国摆脱了美国控制 B、美日欧三足鼎立形成 C、美国已失去霸主地位 D、法国支持欧洲的联合
  • 18、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与政治衰退》中指出,美国政治体制是一种“否决政治”,总统和国会之间经常出现相互否决的现象,甚至使联邦政府走向政治瘫痪。材料反映出,美国的政治体制(     )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影响了行政效率 C、剥夺了总统权力 D、破坏了分权制衡
  • 19、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设计了人类第一台蒸汽机车“洛科莫比尔号”,机车的便捷与高效使其在英、法、德、美等国迅速得到应用和推广。这一发明(     )
    A、开启了人类蒸汽时代 B、建立了全球初步联系 C、促进了交通技术进步 D、推动了社会思想解放
  • 20、非洲西海岸国家贝宁的“奴隶海滩”,有一座著名的建筑“不归门”,在拱门的上方,雕刻着两排黑人被反绑双手,强行装上运输船,从此踏上前途未卜的不归之路。这一建筑描述的是(     )
    A、开辟新航路 B、三角贸易 C、废除农奴制 D、工业革命
上一页 607 608 609 610 6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