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顽强抗击侵略者;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左宝贵血战平壤;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聂士成血洒八里台。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A、西方侵略史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D、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奕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曾国藩强调:“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李鸿章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
——摘自岳麓版八年级历史课本
(1)19世纪60年代,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他们发起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他们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请各举一例。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这场运动的积极影响。
-
3、侵略与抗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分别写出条约签订的年份和条约名称。(2)、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③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④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仓皇逃离北京 ⑤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只填序号。
-
4、在近代史上,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5、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这份纲领性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北京条约》 D、《变法通议》
-
6、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C、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对西方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
7、2004年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宣布:中俄全长4300公里边界全部确定。回顾中国近代史,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多少万平方公里?( )A、60多 B、150多 C、44多 D、40多
-
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
9、“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A、率军收复边疆,维护国家统一 B、坚持推行禁烟,打击英国烟贩 C、在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引进西方国家技术,创建海军
-
10、下列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11、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A、成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成立兴中会 D、《中外纪闻》的发行
-
12、中国第一所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创建于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新文化运动期间
-
13、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领导这场战争的是(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
1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变法通议》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天朝田亩制度》
-
15、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及其目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皇帝设置的“若干行政区”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同材料一中的制度相比,分析其主要特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项说明其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
16、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春秋晚期牺(xī)尊

图2 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
材料二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起彼伏的各种学术思想,除了外来的佛学,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之学的深远影响。
——颜世安《从“楼下学宫”看战国百家争鸣》

墨子

孟子

韩非

庄子
材料三 夫商君为孝公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2)、根据材料二,指出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位写出其思想主张。(3)、根据材料三,归纳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 -
17、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各地丰富的考古发现揭示了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数百万年前人类出现开始,人们就使用石头作为工具。最初的石器是对石块进行简单的敲砸而成。距今20000多年前,为了提高石器的使用效率,出现了对石器通体磨光的磨制石器。此后,一直到金属制生产工具出现之前都使用它。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北京猿人遗址发现了大量的人类化石、10万余件石制品,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以中、小型石器居多,主要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砍砸器、球形器等。北京人遗址中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的遗迹。其中第四层灰烬最厚,有的厚达6米。灰烬成堆分布,含烧过的朴树籽、木炭、烧石、烧过的鹿角和各种动物骨骼。
——《中国原始社会史》
材料三
石磨盘、石磨棒(粮食加工工具)
北辛文化(距今约7500年—6100年)
1985年邹平苑城西南庄出土
红陶钵(盛器)
北辛文化(距今约7500年—6100年)
1985年邹平苑城西南庄出土
(1)、根据材料一指出“石头作为工具”发生的变化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京人掌握的生活技能。(3)、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根据材料三,指出材料三的史料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时期的生产生活状况。 -
18、商代浇铸一大型青铜器,需要67口坩埚,每口坩埚熔铜12.5千克,千人协作才能完成。该青铜器可能是( )



A、商朝铜爵 B、护头铜胄 C、司母戊鼎 D、三星堆青铜面具 -
19、《三字经》有云:“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段话反映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夏商周王朝的更替 C、华夏认同观念的扩展 D、早期文明的起源
-
20、根据统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材第六单元的目录,完成相关任务。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 17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 18课 美国独立战争
第 19课 法国大革命
阅读以上目录,选择相互关联的两课或多课,结合所学自拟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完整,字数在1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