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和救亡图存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历次 反抗斗争呈现的共同特点。(2)、根据材料二,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片,并分析它们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为全民族抗战的 -
2、某班历史复习课展示了三张图片。图一封君和封臣。图二庄园地图。图三大学分布图。这节复习课的主题应该是( )A、古代亚非文明 B、欧洲封建时代 C、近代文明曙光 D、早期殖民掠夺
-
3、如图反映的是1984年山东胶县某乡妇女正在围观上海发廊的画报。据统计,此前几年,该乡进入发廊烫发的女性不过3人,但仅1984年一年,就有万人烫发。这体现了( )A、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B、人们个性解放的要求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果 D、全面对外开放的影响
-
4、万隆会议前夕,中国代表团就认为,应该在会上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不突出我国的特殊问题。为此,周恩来在大会发言时提出( )A、“求同存异”方针 B、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5、唐朝政府中,中央和地方都有外国人担任各类官职。据统计,总数不下3000人,有一些还身居高位。这说明唐朝( )A、开放包容 B、经济繁荣 C、文化吕盛 D、政治腐败
-
6、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在炙肉时,将整只动物放在火上烧烤,再分块分食。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 南齐高帝曾赐给江淹鹅炙和美酒,奖励他草拟诏书有功。说明这一时期( )A、北人大量迁往南方 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C、南北饮食基本一致 D、民族之间相互交融
-
7、如图是甲骨文“男”字的构形及释文。据此推测,古代"男"字的出现可能源于( )A、劳动生产 B、分封制度 C、兼并战争 D、祭祀礼仪
-
8、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 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中央集权加强 B、周王室衰微 C、社会和平稳定 D、儒学居主导
-
9、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广东团审议时强调指出,广东得改革开放之先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最根本的还要靠改革开放。
材料一:1979 年 4 月,广东省负责人向中央汇报工作时,希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必要的自主权……邓小平当即果断指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 2015 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13 之巨手:托起城市中国新版图》。蓝皮书指出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的排名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专家解释说,深圳是全国城市中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除经济发展外,深圳亦能兼顾环保。香港经济竞争力整体强健,但“守成有余,创新不足”。
——央广网北京 2015 年 5 月 15 日报道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最先拥有“自主权”的 城市有哪几个?中国最终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开放格局?(2)、根据材料二,分析深圳成为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的原因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78 年—1984 年间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材料一和材料三有何联系? -
10、下列图片,是某博物馆以组图的形式呈现的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
组图①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员证
1956 年 1 月 15 日,在北京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上,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献报喜信组图②
王进喜日记
雷锋
邓稼先
请从①②组图中任选其中一组,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 80~120 的小短文。
(要求:1.明确所选组图;2.自拟标题;3.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史论结合。)
-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二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1)、依据材料一,概括 1952 年到 1956 年公私经济比例发生什么变化?这一所有制成分在变化过程中,我国有何独特创新的做法?(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导致 1957 年、1984 年和 1993 年三个GDP 增长率峰值出现的关键原因。(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
12、首钢滑雪大跳台从远处看宛如一只“水晶鞋”,因设计灵感源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又名“雪飞天”,与“冰丝带”“雪如意”(河北张家口崇礼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等冬奥场馆一样,突出中国元素,彰显了(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
13、西方曾有人断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兼容,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和理论总结,有力而响亮地打破了这个谶言。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
14、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等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段始于( )A、开放五口通商 B、创办经济特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5、1979 年 10 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 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C、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经济特区的建立
-
16、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在一篇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去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 系列问题。”这段讲话强调的是( )A、冲破“左”的思想束缚 B、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
17、 下列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文革时期的是( )A、
B、
C、
D、
-
18、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A、三大改造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文化大革命”开始
-
19、1961 年 1 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发表讲话,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使 1961 年成为“实事求是年”。毛泽东发出这一号召主要是因为,当时( )A、北约华约对峙局面出现 B、西方国家孤立封锁中国 C、国防工业与尖端科技落后 D、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
20、下列选项中,与下图现象有关的是( )A、中共八大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