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反映 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最适合放入“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篇章的画面是(   )
    A、北平和平解放 B、渡江战役 C、政治协商会议 D、开国大典
  •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公元1-1840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所占比例

    材料二: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材料三: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扩大。

    ——摘编自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材料四:1793年英国政府派出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展开谈判,讨论开放其它港口、确定税率等事宜……乾隆帝拒绝了马戛尔尼的要求。对外贸易仍局限于广州,远离北京,而且在中国其它地方几乎无迹可寻。

    ——摘编自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变化趋势。
    (2)、请举一例史实,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明清时期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 3、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节选)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唐]王建《凉州行》(节选)

    材料二:城市生活在唐诗中还是少见题材……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生活直到宋代中期以后才出现。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为宋词发展创造土壤。而宋词这一新兴文体以其特有的抒情与文体风格,恰逢其时地充当了表现这种新兴城市生活的最佳方式。

    ——摘编自杨万里《宋词与宋代城市生活》

    材料三:元杂剧多在勾栏瓦舍演出,内容贴近市井生活,满足了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的需求。剧中“善恶有报”“反抗压迫”的主题,让身处民族和阶级压迫中的民众获得心理慰藉,甚至通过艺术化的夸张(如窦娥“六月飞雪”的誓愿)宣泄对现实的不满。元杂剧毫不避讳地揭露社会现实,如《陈州粜米》揭露官僚与奸商勾结盘剥百姓的现象,成为社会矛盾的“镜像”。

    ——摘编自《元杂剧兴盛:多元因素交织下的文化奇观》

    (1)、材料一的两首诗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分析宋词与宋代城市生活之间的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元杂剧在当时发挥的作用。
  • 4、古代治国思想和政策的变化往往会对朝代的兴衰产生直接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隋书·高祖纪》记载:“(高祖)居处服玩,务存节俭。”此外,“开皇元年,隋文帝见后宫金器,命熔铸为五铢钱。示群臣曰:‘珠玉填库,饥不可食;铜钱流通,民得活命。’遂定‘薄赋轻徭’之国策,仓廪十年皆满。”

    材料二:明代以前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著名丞相

    命运

    秦国

    吕不韦

    秦国以“仲父”相称,掌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

    明代废除丞相后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及其权力范围

    时期

    职位

    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明朝内阁对奏章草拟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的权力,最终决策权仍归皇帝),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三:顺治元年(1644年),清官方就制定了“开垦荒地之例”……康熙七年(1668年),规定田地“新荒者三年起科(对农田计亩征收钱粮),积荒者五年起科,极荒者永不起科”;康熙十年(1671年)“准三年后再宽一年起科”。

    ——摘编自张研《清代经济简史》

    (1)、概括材料一中帝王的治国思想。
    (2)、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前后丞相(或相当于丞相的官职)职权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变化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清初统治者实行的农业政策,并分析该政策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封建王朝在治国中应注意的问题。
  • 5、都江堰、长城、大运河、北京城共同体现了古代中国的(    )
    A、军事防御的精密构思 B、城市建筑理念的传承发展 C、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 D、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 6、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其科技著作的序言中写道:“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这句话体现了他编写该书时(    )
    A、侧重参考官方典籍,确保权威性 B、精心收录民间传说,体现趣味性 C、广泛搜集各种资料,力求全面性 D、主要依靠个人经验,体现独创性
  • 7、嘉庆帝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御批道:“于甲辰年南巡至杭,营伍骑射皆所目睹,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当时以为笑谈。”由此说明清朝这一时期(    )
    A、皇帝昏庸无道 B、军队武备废弛 C、八旗子弟贪腐 D、将领好逸恶劳
  • 8、根据统计,乾隆年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幅达29%;同时期中国GDP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远超英、俄、日等国。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
    A、政治清明,疆域辽阔 B、对外开放,商业繁荣 C、君权强化,社会稳定 D、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 9、清政府不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当时府学、县学都有明伦堂,明伦堂里都置有一块“卧碑”,卧碑上镌有几条禁令:第一,生员不得言事;第二,不得立盟结社;第三,不得刊刻文字。与“禁令”精神一致的是清朝(    )
    A、设置军机处 B、废除科举制 C、大兴文字狱 D、闭关锁国
  • 10、某同学在进行复习时,制作了主题式学习卡片。下侧卡片的“主题”处最适宜填入(   )

    主题:____

    史实1:1690年,康熙帝率军在乌兰布通打败噶尔丹

    史实2:雍正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直接掌管蒙古各部

    史实3:乾隆时,清军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A、建设东南海防 B、巩固西北边疆 C、加强西藏管理 D、促进中外交往
  •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学习资源包。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资源

    名称

    图片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文献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遗迹

    李自成行宫遗址

    A、明朝的灭亡 B、君主专制强化 C、女真族的发展 D、明宦官专权
  • 12、据记载,郑和第三次返航时“附古里(今印度地区)等十九国贡使来朝”;第五次出航“送摩骨都束(今非洲地区)等十五国贡使返国”。由此可见郑和远航(    )
    A、目的是接送外国使臣 B、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 C、扩大了明朝统治范围 D、密切了与海外的联系
  • 13、洪武九年,朱元璋在地方行政上实行三司制度。即布政使司掌民政、财政,按察使司掌监察地方官员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卫所军务,三个部门都直接向朝廷负责。由此可知明朝(    )
    A、三司互相监督制衡 B、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C、地方监察制度加强 D、中央衰微地方割据
  • 14、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五代十国时期—稳定包容的时代 B、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C、宋元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15、《清明上河图》中出现了当时著名的“万石船”,其构造坚固,体积庞大,且设置水密隔舱,使用称为“转轴”的桅杆,增强了战胜逆风恶浪的能力。据此可知宋代(    )
    A、远洋技术的成熟 B、海外贸易的繁荣 C、绘画技术的发展 D、造船技术的高超
  • 16、唐代长安城的规划体现了天子的绝对权威,城市建筑的条理和规整是国家法律和公共秩序的具体表现。宋代东京城的规划设计,土地如何使用是朝廷首先考虑的问题,开设有商铺的街道取代了之前有墙的城坊。从唐到宋都城设计理念的变化体现了(    )
    A、国家统一的政治追求 B、商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C、重农抑商的传统国策 D、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
  • 17、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依据材料可知行省制度创设的目的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B、解决地方藩镇割据局面 C、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D、扩大元朝统治疆域范围
  • 18、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合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北宋政权存在时间不超过百年 D、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局面
  • 19、北宋时期,朝廷对统兵将帅多有猜忌,往往任用才调平庸之人。同时,统兵大员多由文官担任,缺乏实战经验的文人指挥军队,导致军事失利频发。这反映出宋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兵将分离 B、重文轻武 C、分化事权 D、文化专制
  • 20、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址出土了精细白瓷产品和各类窑具,改变了学者以往多以黑釉瓷器或剔花褐釉作为西夏瓷业典型代表的认知。该窑址文物的复杂面貌折射出两宋时期南北方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场景。这主要反映出(    )
    A、考古发现是研究古代历史的主要依据 B、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印证、补充 C、文献史料包含的信息较丰富、系统化 D、新的考古发现能补充甚至颠覆历史认知
上一页 156 157 158 159 1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