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一八九四年,日人预备充足,蓄意批衅,卒至以兵戎相见。
——摘编自吕思魁《中国通史》
材料三:上午十时十五分,当乔冠华团长、黄华副团长和中国代表团其他成员来到这里、步入会议厅的时候,从联合国走廊到整个大厅,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新华社记者《在联合国的第一周》《人民日报》1971年11月25日
材料四:在亲诚急容周边外交理念引领下,中国同周边国家开辟友好合作新境界,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注入正能量。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同地区国家携手构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共同谱写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摘自新华社2025年4月11日《安宁和睦繁荣发展 交融相亲——写在习近平主席出访东南亚三国之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唐朝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唐朝的对外交往促进了东亚等地区的文明进步,古代东亚的日本通过哪一改革使其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兵戎相见”后,中日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一战后召开的哪次国际会议,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3)、结合所学,材料三推述的场景与我国哪一外交成就相关?我国一贯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4)、依据材料四回答,在什么周边外交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同周边国家开辟友好合作新境界?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我国取得一系列重大外交成就。请写出一例。(5)、综上所述,写出影响外交兴衰的因素。 -
2、材料一:
A:伦乃适意,用树肤、麻头及敞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纸”。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八《宣者列传》
B:李时珍,字东璧,薪州人。好读医书……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藁(同稿)三易而成书,……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遽卒(突然去世)……
——摘编自[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九十九《方技传》
材料二:
材料三: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万人参观了英、法等西方大国展示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将博览会的展馆照得通明透亮。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网上通信、快递物流、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新事物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这也造成社会心理结构乃至价值观念的变化,形成开放、乐观、宽容、积极进取、适应变革的现代人格特征。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结合所学,材料一A中人物的重大贡献是什么? B中“藁三易而成书”中的“书”指的是哪部药物学著作?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李时珍的优秀品质。(2)、材料二中图一人物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重要贡献,他被称为什么?图二中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的航天员是谁?
(3)、结合所学,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工业革命?它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4)、材料四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什么技术在全球迅速普及的结果?依据材料四,指出这种变化造成的影响。(5)、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
3、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三: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使文化的各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四: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把握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并形成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1)、结合所学,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学派的政治主张?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陈独秀认为如何使“国人脱蒙味时代”?(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写出一位“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桎梏”的代表人物。(4)、根据材料四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关系。结合所学,毛泽东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中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什么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5)、思想引领行动。青少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先进思想,促进自身成长? -
4、18世纪末到20世纪90年代,亚非拉地区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下列选项中用于研究这段历史最可信的史料是 ( )A、关于章西女王的电影 B、拉丁美洲人民传诵玻利瓦尔的英雄故事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照片 D、某班同学编排介绍甘地的历史短剧
-
5、1942年1月,26个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1944年6月,美、英等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协调了盟军行动。上述材料共同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合作 B、战争的正义性 C、盟军军事实力逐渐强大 D、正确战略战术
-
6、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为此,林肯发表了 ( )A、《独立宣言》 B、1787年美国宪法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宅地法》
-
7、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建立的一种新的政治体制是 ( )A、封建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联邦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
-
8、下侧内容是某同学历史学习笔记的一部分,据此分析其学习主题是 ( )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西欧庄团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共》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 -
9、“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句顺口溜反映的政策最先实行的省份是 ( )A、安徽省 B、山东省 C、辽宁省 D、广东省
-
10、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大庆石油工人所表现出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这种精神的代表人物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
11、提取关键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关键信息相吻合的历史史实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
1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与该诗句相关的军事行动是 ( )A、四渡赤水 B、渡过金沙江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占领南京
-
13、歌词往往蕴含着时代的历史信息。下列歌词与抗日战争相关的是 (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C、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14、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维护团结抗战大局。这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
15、《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文中叙述的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瑞金 B、遵义 C、吴起镇 D、会宁
-
16、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学生们振臂高呼口号,这揭开了一个新时期的序幕。这个新时期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17、学者金冲及曾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 ( )A、背景 B、经过 C、性质 D、影响
-
1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是皇帝夏季离宫,先被联军掠夺,后被下令焚毁。与该书中提到的罪行相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B、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C、乾隆帝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D、伊犁将军的设置加强了清朝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
20、某班级举办以“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的班会,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历史人物是 ( )A、玄奘 B、鉴真 C、郑和 D、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