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诵读经典有助于我们提取历史信息。《三字经》中有“权阁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的语句,它讲述的是( )A、明朝的建立 B、清朝的边疆治理 C、明朝的灭亡 D、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
2、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社会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A、扩大了明朝国际影响力 B、加强了中国对海外的直接统治 C、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 D、增进了中国对亚非国家的了解
-
3、某同学从图书馆借了<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以下最适合他的论文题目是( )A、《浅谈清朝的边疆治理》 B、《明清科举制度的演变》 C、《试论明朝的君主专制》 D、《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
-
4、大单元主题学习有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题20图中①和②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隋唐 水陆交通发展 B、辽宋夏金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明清 文学艺术硕果累累 D、辽宋夏金元郑和下西洋
-
5、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图中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平民文化的兴起 B、人口数量的增长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海外贸易的兴盛
-
6、民众的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上街买到小说《红楼梦》 B、到晋商票号办理存款 C、到指定市场购买玉米粥 D、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
7、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朝顾宪成的“视天下为己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 )A、家国一体的情怀 B、廉洁自律的品质 C、锐意革新的精神 D、隐逸山林的理想
-
8、考古工作者在甘南、陕西、内蒙古、辽宁等地陆续发掘出多枚元朝前期的驿站官印。据记载,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立了1500多处驿站,以保障中央政令的通行。这说明元朝政府( )A、注重对边疆的开发 B、重视边疆军事防御 C、加强对地方的管辖 D、积极推动中外交流
-
9、岳飞去世后,其孙岳珂修书写道:“先臣之得罪,天下皆知其冤”;而宋高宗委派的秦桧之子主编的“官史”中对岳飞事迹多有篡改。材料所示现象说明( )A、对岳飞的评价随时代而变化 B、历史人物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C、作者身份对历史书写的影响 D、“官史”更接近于历史真相
-
10、如图所示,这口卤簿钟曾与宋徽宗、宋钦宗二帝一同被金军掳走,在北上途中被金军丢弃,它见证了( )A、靖康之变 B、澶渊之盟 C、宋夏和议 D、陈桥兵变
-
11、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亲自控制军队,分割宰相的权力,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由此可知,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A、崇文抑武,中央集权 B、宦官专权,外重内轻 C、藩镇割据,政权分立 D、三国鼎立,局部统一
-
12、唐高宗时,苏敬等人受命修《唐新本草》53卷,图文并茂,收录药物800多种,补充了百余种新药物。这体现出( )A、中国医学技术领先世界 B、国家力量助推医学发展 C、技术更新利于巩固统治 D、唐朝政府内部人才济济
-
13、隋唐时期,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该材料意在强调( )A、民族间的交流交融 B、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C、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
14、某班在准备隋唐对外交往图片展的过程中,搜集和整理了以下素材,可以入选这一专题展的图片是( )A、
B、
C、
D、
-
15、五代十国时,北方饮茶之盛超过前朝。北方不产茶,来自南方九国的茶叶成为茶马贸易的重要物资。材料反映出当时( )A、中原文化影响少数民族 B、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C、茶叶成为南方经济支柱 D、南北存在经济联系
-
16、唐朝政府为了保障边疆安全,在边境设节度使,置重兵,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这可用于说明( )A、安史之乱的原因 B、黄巢起义的背景 C、黄巢起义的影响 D、五代十国的更选
-
17、唐朝时期,拔河在官廷和民间都大受道捧,一些妇女也喜好拔河,参与人数规模空前,竞争气氛极其浓烈。这体现出唐朝( )A、多彩的文学艺术 B、文化兼容并包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奢廉之风盛行
-
18、唐诗展现了唐朝生活的真实面貌和时代特征。题4表中的诗句可用于考证唐朝( )
诗句
出处
九秋风霜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秘色越器》唐·陆龟蒙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盌》唐·杜甫
A、商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发达 C、农业的繁荣 D、文化的昌盛 -
19、某地举办了一次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局面是( )
大唐始立
昌民初显
丝路华章
治世遗韵
A、“康乾盛世”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20、如题2图所示,隋唐时期,洛阳、江都、余杭等成为著名的经济城市,这主要是由于( )A、城市人口的增长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便利的海上丝路各 D、繁盛的内河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