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竞达33次之多。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 B、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 C、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 D、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
-
2、某同学利用下面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 )
A、西周分封 B、春秋五霸 C、兼并战争 D、水利工程 -
3、牛自古以来是勤劳的象征,《吕氏春秋》记载:“使五尺竖子引卷(牛鼻环)竖,而牛恣所以之,顺也。”下图是春秋晚期带有鼻环的牛形青铜酒器。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 )
A、春秋时牛的主要用途是祭祀 B、春秋时牛是最尊贵的动物 C、春秋时牛形青铜器都是酒器 D、春秋时牛已经被驯服 -
4、史书记载,春秋初年的诸侯国数以百计,到春秋末期就只剩下十几个了。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诸侯国的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加深重 C、历史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D、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起来
-
5、“戎狄多居山间,车战难以施展,步兵作战灵活敏捷,故戎狄擅长步战。”晋国吸收戎狄军事文化优势,逐步变车战为步战。上述史料表明春秋时期的战争客观上促进了( )A、政治变革 B、国家统一 C、民族交融 D、思想解放
-
6、周顷王是东周第七代君主,他继位时,竟然没有财力办理周襄王的丧事,只得派人去向鲁国求助。这件事充分说明了 ( )A、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 D、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
7、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展开激烈的争斗,“齐、楚、秦、晋始大”。这一局面形成的背景是( )A、商鞅变法成功 B、世袭制的出现 C、夷、狄、蛮的进攻 D、周王室的衰微
-
8、文物是活着的历史,我们可以透过文物与历史对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睡虎地秦简被分类整理为《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为吏之道》等十部分内容。“律”即是法、法律⋯⋯秦简中提到秦国基本国策为耕战政策,用“兵农合一”的方式来提高国家的经济与军事力量⋯⋯该简的字体是“秦隶”,此时的文字开始化繁为简,属于一种从篆书往隶书转变的字形。
——摘编自《国家宝藏》
材料二
鎏金铜马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首先出现于西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开疆拓土,求取大宛马(当时称为“天马”)。为纪念得到大宛马,武帝特意命人制成鎏金铜马。
(1)、睡虎地秦简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根据材料一,指出睡虎地秦简有何研究价值。(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武帝时期鎏金铜马这一艺术形式出现的背景。(3)、选择一件除上述材料之外的且你熟悉的秦汉时期的文物,说明其历史文化价值。 -
9、商周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主要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青铜溶液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铸造而成。这体现了当时青铜铸造业 ( )A、工艺水平高超 B、生产规模宏大 C、历史源远流长 D、铸造种类繁多
-
10、从下图的历史文物中能够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
A、青铜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B、青铜器类型和数量有等级要求 C、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完全成熟 D、当时青铜器的主要功能是食器 -
11、1976年,利簋出土于陕西临潼,其上刻着的铭文“珷(武王)征商,唯甲子朝”证实了《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等文献的记载。利篮最重要的历史价值是 ( )A、制作者是利 B、出土于陕西临潼 C、是一件祭祀用的青铜器 D、铭文内容证实了武王征商的历史
-
12、请你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公元纪年法规定:每100年是一个“世纪”,每10年是一个“年代”。示例:西晋的建立可以表述为:西晋建立于公元3世纪60年代。

东汉建立是在公元世纪年代,北魏统一北方是在公元世纪年代。
-
13、汉初,各地诸侯国以各自诸侯王在位的时间纪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创制“元封”年号,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皇帝的年号纪年。这一规定( )A、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B、废除了汉初分封的诸侯国 C、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王朝 D、将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
14、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使用了中国古代的两种纪年方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 B、公元纪年法、干支纪年法 C、年号纪年法、民国纪年法 D、公元纪年法、民国纪年法
-
15、下面表格中皇帝姓氏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 )
朝代
皇帝尊号及名
在位期间年号
公元纪年(年)
北魏
献文帝拓跋弘
天安
466
皇兴
467—470
孝文帝元宏
延兴
471—475
承明
476
太和
477—499
A、军事政变,朝代更替 B、改用汉姓,民族交融 C、北方战乱,政权并立 D、江南开发,经济发展 -
16、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是将甲、乙、丙、丁等10个天干,与子、丑、寅、卯等12个地支依序组合,形成甲子、乙丑至癸亥等60个干支,这样60年为一个周期,称为一个“甲子”。已知公元前281年是庚辰年,由此推断,秦朝建立的年份应为( )A、甲辰年 B、庚辰年 C、辛辰年 D、癸辰年
-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晋时期人口流动情况。(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具体表现。(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
18、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从下图中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①西周定都镐京 ②西周确立了分封制 ③周王分封的诸侯国有鲁、齐、宋、燕、晋等 ④诸侯国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9、观察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观察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的战争发生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期 D、三国时期(2)、研读图片所示战役,你的结论是 ( )A、以少胜多,是项羽灭秦的关键性战役 B、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C、以少胜多,战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D、以少胜多,苻坚统一中国的努力失败 -
20、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惠互利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构想在世界上从容铺展———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开辟后汉朝与西域的交往
从汉朝输入西域的物品和技术
从西域传入汉朝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绸、漆器等物品
①西城的葡萄、核桃、石榴、宝石、玻璃等
②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
②多种乐器和歌舞等
材料二 古代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今天的丝绸之路建设也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1)、写出一位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2)、材料一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