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
材料二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宣布并昭告:……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材料三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1)、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出自的文献。材料一是《》 材料二是《》 材料三是《》
(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该政治体制的特点。(3)、概括材料二的体现的诉求。(4)、谈谈材料三的历史进步性。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1992年版
(1)材料一反映了人文主义者怎样的生活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提倡“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材料二 法语“启蒙”的意思是“光明”,思想家们借用它代指智慧和理性。启蒙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知识分子,……涌现出许多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孟德斯鸠是最博学的启蒙学者,他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卢梭则主张最大限度的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启蒙运动的中心国家和伏尔泰推崇的“英国的政治制度”。美国哪一文献体现了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的理念?材料三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以知识更新、思想解放为先导和动力。思想解放让人们从旧有观念、陈旧思想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在更广的空间、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创新创造,推动文明发展、社会进步。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8月16日)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思想解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
3、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开展,三国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三国革命的共同结果是( )A、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摆脱了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C、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 D、推翻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
-
4、《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议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据史料记载,查理一世在位期间,扩大了专卖权的范围,连纽扣、别针都纳入专卖的范围,这就使没有专卖权的企业纷纷倒闭,工人失业,价格上涨,工商业受到严重的摧残。据此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是(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
5、杰出人物可以推动历史的进步。以下人物的共同贡献是( )
A、维护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B、为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作出了贡献 C、造就了罗马帝国的辉煌 D、推动了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
6、下图反映的是( )
A、分封制 B、世卿世禄制 C、元首制 D、封君封臣制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行政权) (统而不治)
内阁 形式任命
君主多数负责任命党组阁
(权力中心立法权)
下院 议会 上院
英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经由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英国在君主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成功开启了近代民主化运动的征程。美国先后经历了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尔后,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但它仍有历史局限,如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
——摘编自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等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政权结构的特点。(2)、仿照英国政权结构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制美国政权结构示意图。(3)、据材料二,概括英、美两国资本主义政体确立的共同点。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摘编自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摘自星球地图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地图册
(1)、据材料一,指出16-17世纪国际贸易的变化。(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主题:“__的世界”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选择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加以阐释或说明。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阶段
城市(部分)
城市印记(示例)
①15世纪末以前
巴比伦城、雅典、君士坦丁堡、佛罗伦萨
②16世纪初-19世纪末
伦敦、费城、巴黎
伦敦,英国首都,在近代政治文化影响力巨大,一度成为世界工业中心之一,然而也有一段时间人口拥挤、污染严重。
(1)、从阶段①中任选两个城市,参照阶段②示例,分别仿写城市印记。(2)、据阶段②中的示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这样城市印记的原因。(3)、综上所述,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
10、某探究小组搜集了“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等史事,据此判断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是(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D、杰出人物推动历史的发展
-
11、下图所示为英国每年新增铁路长度。据此可知( )
A、政府主导了交通建设事业 B、交通工具变革推动铁路建设 C、铁路运输成为经济发展先导 D、铁路建设在英国进程缓慢 -
12、法国资产阶级十分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巩固大革命的成果,使得他们不得不寻找“一把剑”,而拿破仑就充当了这把“剑”的角色。这表明拿破仑的上台( )A、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 B、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C、维护了欧洲封建势力 D、解决了内忧外患局面
-
13、欧洲中世纪的神学家宣扬:只有抑制情欲,忍受人世的苦难以赎罪,死后灵魂才能进入“天堂”。这遭到了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为此,他们掀起了( )A、文艺复兴运动 B、宪章运动 C、启蒙运动 D、新航路开辟
-
14、阿拉伯人不是零的发明人,但他们把零和阿拉伯数字一道传入欧洲,且教会西方人如何使用这一发明,便于把算术应用于日常生活。这佐证了阿拉伯人( )A、创造了从0到9的计数法 B、担当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C、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 D、拥有领先于世界的数学成就
-
15、在罗马帝国早期,基督教面临着强烈的迫害和压制。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由此可知,基督教的传播得益于( )A、社会动荡刺激 B、宗教自身创新 C、国家政策推动 D、外来文化冲击
-
16、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佛教、中国的青铜器、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制成就,无不充满着智慧与神奇。这表明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A、统一性 B、共容性 C、继承性 D、多元性
-
17、有学者指出:1848年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真正转变为一种改造世界之学说的转折点和分水岭。这一观点是基于( )A、第一国际的成立 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18、“工业革命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同样也提高生产力,并且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这里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指的是( )A、行会组织的出现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工厂制度的建立 D、种植园的开发
-
19、“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兵戎相见”的转折点是(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萨拉托加大捷 C、约克镇战役 D、攻占巴士底狱
-
20、“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材料描述的是( )A、庄园经济的流行 B、垦殖运动的开展 C、租地农场的建立 D、手工作坊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