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制度文明建设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制度文明中,政治文明居于重要 的位置,它是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进步具有迭代的更替性。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钱穆先生说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域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 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 弊,社会读书人少....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为了“中央方面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建立了怎样的 政治制度。并指出秦始皇是怎样“使地方紧密隶属于中央”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是什么?汉朝又是如何解决该措施所 带来的严重后果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为了解决“社会读书人少”宋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宋太祖是怎样“把相权拿归自己”的?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归纳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 2、作为新国王威廉和玛丽登基的条件,“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而且作为人民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这里的“重大意义”指(     )
    A、强化了“君权神授”思想 B、终结了君主制时代 C、开启了君主立宪制 D、巩固了共和国制度的传统
  • 3、“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 …… 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 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工业革命引起英国社会结构变化 C、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衰落 D、英国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 4、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选项中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陈胜吴广起义

    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B

    汉武帝推行盐铁专卖

    改善了财政状况,出现了“文景之治”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

    官渡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A B、B C、C D、D
  • 5、“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柔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念惰而效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以上内容主要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     )
    A、确立郡县制,论功行赏 B、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C、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 6、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生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生产方式的变革 B、私有土地的出现 C、祖先崇拜的消失 D、争霸兼并战争的影响
  • 7、历史遗迹、遗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下列历史遗迹、遗物反映的时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
  • 8、中华民族的自信从历史传承中来,从革命奋斗中来,从开拓建设中来。下面是同学们以“树立自信,开拓未来”为主题开展的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任务一历史图片释读革命建设】

    【任务二英雄不朽推进革命建设】

    小李同学在“看电影、学历史”活动中,准备了以下材料

    电影名:《杂交水稻之父》经典台词:“如果没有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支持,我的梦想就不会实现。”

    电影名:《两弹元勋》经典台词:“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然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电影名:《铁人》经典台词:“为了国家永远不贫血,我们自己的血已经备下来了,已经烧热了。”

    【任务三中国现代史大事记(节选)】

    序号

    时间

    事件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2年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7年

    中共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任务一】的图片是我们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珍贵史料。请你对它们所属的历史时期进行正确的归类。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时期:图四和图五。

    (2)、根据【任务二】的三部电影的经典台词,概括三位英雄人物共有的精神品质。任选其中一部电影中的主人公,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主要事迹。
    (3)、阅读【任务三】,选择两个或以上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结合两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9、实现民族独立并进行国家建设是中国人民重要的历史任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召开了一次肩负着建国使命的时代盛会。毛泽东在大会上致词:“这一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会议宣布自己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二   建国初期,党根据实际情况,颁布法律,发扬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国家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并集中力量治理了淮河和修建了荆江分洪、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等骨干项目,初步改变了旧中国江河堤岸年久失修、水患频繁的状况。各地还大力整修水渠塘堰,扩大农田灌溉面积。进行了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后……195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4万吨增加到16393.1万吨,增长44.8%。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为尽快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保卫国家的安全,在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后,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正式开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还建立了独立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体系。

    材料四   工业化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所述是哪一会议?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会议有何特点?结合材料说说“我们的工作”将推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2)、根据材料二,说说建国初期,党和国家是如何“发扬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的?材料二中,国家还进行了哪些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材料分析,这些工程建设起到什么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迅速展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的开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四,指出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结合材料三、四,分析“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10、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的精神 B、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C、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精神 D、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精神
  • 11、“1953年暑假,中国高校按照集中使用、重点配备原则,把学校里的理工科大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分配工作,据统计大约43%大学生被分配到重工业、国防工业等各部门。”这段材料可以佐证(     )
    A、土地改革成果需要巩固 B、“一五”计划建设迫切需要 C、“文化大革命”急需人才 D、改革开放企业人才招聘火热
  • 12、“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材料中的“它”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13、“近代中国开放是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中国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下列属于我国现代第一批对外主动开放城市的是(     )
    A、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B、深圳、珠海、广州、厦门 C、深圳、上海、汕头、厦门 D、深圳、珠海、汕头、宁波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 漫画)                       图2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

    材料二   如果把“一战”比作影响深远的大灾难,“二战”就是灾难的顶点。“二战”造成了欧洲文明的完全崩溃,……欧洲在“二战”中险些毁掉自己。它最终活了下来,但变得迥异于前。被战火摧毁的幻灭的欧洲,匍匐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

    ——摘编自【英】伊恩˙克肖《地狱之行1914—1949》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图1、图2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见证,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战”后欧洲“迥异于前”的具体表现,并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巨大影响。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共同纲领》(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二   1953年起,中央人民政府开始执行“一五计划”,贯彻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1956年1月15日,首都数十万人庆祝北京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随即,全国各大中城市也相继举行同样的集会,宣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这意味着,在中国大陆,大规模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序幕即将拉开。……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都超额完成,中国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

    ——摘编自罗平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1)、材料一中的两个法律文件分别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根据材料一,概括两个文件内容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五计划”期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伟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性质的历史性转变。
  • 16、阅读下表,解答下列问题。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马关条约》谈判场景

    康有为

    孙中山

    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

    《时局图》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绘画)

    请阅读表格,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史事(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君臣故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割据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乾隆时期,清朝的疆域已经最后形成……这就基本奠定了中国今天疆域的规模。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割据势力斗争”的相关史实。
  • 18、《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面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能集中在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 19、1947年,国民党占领某地以后,蒋介石得意地说:“当年毛泽东在         , 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现在在         , 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            中的地点分别是(     )
    A、武昌   南京 B、北京   上海 C、瑞金   延安 D、广州   西安
  • 20、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该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