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下列史实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是( )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1853年英国公使曾把《南京条约》抄送给太平天国政府,但太平天国的领袖不仅没有承认,还明确宣布不许再卖鸦片。
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毙伤多人,迫使联军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老龙头火车站激战。
A、建立农民政权 B、反对清朝统治 C、信仰民间宗教 D、反抗外来侵略 -
2、随着《天演论》的传播与推广,严复所推崇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进步观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成为革命派鼓吹革命的思想武器。不革命就无法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成为近代中国的普遍共识。材料旨在( )A、阐述技术革新的迫切性 B、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C、鼓吹民主共和的必要性 D、强调民主科学的进步性
-
3、1898年5月,梁启超联合百余人上书,请求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根据亲身经历过百日维新的人们回忆说:“(当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材料说明维新变法运动( )A、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B、改革措施均无法实现 C、促进了人民思想解放 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
4、《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极为愤慨地写下了:“此次和约,其割地驻兵之事,如猛虎在门,动思吞噬;赔款之害,如人受重伤,气血在损;通商之害,如鸩酒止渴,毒在脏腑。”由此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 )A、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全面瓦解 D、进一步破坏中国的关税主权
-
5、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多方面的灾难,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改变,近代中华民族的观念开始形成。材料说明甲午战争的失败( )A、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加重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C、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增强了清政府的军事实力
-
6、中国近代教育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表中三类学校的兴办目的是( )
类别
时间
数量
地点
外语学校
1862-1864
3
北京、上海、 广州
军事学校
1874-1894
9
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旅顺、威海、刘公岛
技术学校
1867-1896
16
福州、上海、天津、广州、武昌、南京、台湾
A、传播变法维新思想 B、抗击义和团巩固封建统治 C、推动反帝爱国运动 D、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
7、轮船招商局创办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其经营的国内外运输业务不但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培养了一批近代企业管理科技人才
-
8、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联合起来,就变成了比较强大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
9、1861年,法国巴特勒上尉给雨果的书信中自豪的表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我们两国共享之荣耀。雨果则在回信中痛斥:“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这个地方……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雨果眼中的“强盗行为”指的是( )A、旅顺大屠杀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香港岛 D、攻占紫禁城
-
10、据《粤海关志》载,19世纪以前,广东省内的蔗糖大部分汇聚于广州出口或者转往内地。之后,粤东的糖不再经广州出口而是汇聚于汕头出口或转运内地,汕头成为与广州并存的两大糖业销售中心,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广州外贸中心地位被汕头取代 B、东南沿海蔗糖生产被列强控制 C、西方糖商对广州经济失去信心 D、列强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市场
-
11、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工业革命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变革。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图1早期的火车
图2早期的汽车
材料二 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国际大事件(节选)
时间
事件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75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
法国大革命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9世纪50年代
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
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1861年
美国内战
1868年
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
19世纪70年代
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1870年以后
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20世纪初
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图1、图2,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两个或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相关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用具体史实加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
1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4分。
材料一:“美国,这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是一个从殖民地中诞生的国家,史册中记载着辉煌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战争,……战争结束后,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正因为有这些忧虑,这部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衡。”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拿破仑在动乱之中,戏剧性地让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启蒙运动中所述的传遍了欧洲……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关注拿破仑时代最受争议的话题--拿破仑是否真正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并在历史中扮演了革命性的力量;还是说,他的独裁政府实际上“背叛了革命”?
——(美)弗兰克·萨克雷等主编《世界大历史》
材料三:1871年日本教育部其中第一批预算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这些留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后来都成为了日本新一代的领袖。政府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每个大学区下设32个中学区,各有1所中学,每个中学区下设210个小学区,每个小学区设8所小学。全国总计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
(1)、材料一中“这部宪法”是指什么?为解决代表们的“忧虑”,美国政治进行了怎样的制度设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和“背叛了革命”的理由分别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此次教育改革的背景,并概括此背景带来的作用。(4)、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从上述国家发展历程中获得的启示。 -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4分。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让人们有更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1821年,英国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英国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对外贸易占世界的2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材料三: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具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权离开土地,有权拥有财产,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立约等活动……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授予农奴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奴只有永久使用权。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对英国工业革命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当时发生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最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回答,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哪些条件?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的积极作用? -
14、“尽管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它对适者生存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适应。”材料评价的著作是( )A、但丁的《神曲》 B、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 C、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 D、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
15、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进步和必然趋势,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众不同的是(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
16、某同学在学习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时梳理某国君主更替示意图(下图),由此可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A、日本大化改新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
-
17、当今资本主义法律三大基本原则均发端于罗马法。罗马人确立的诉讼程序、律师制度、陪审制度等也为后世所承袭。19世纪拿破仑制定《拿破仑法典》主要参照了罗马法,以后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材料反映了罗马法A、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B、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C、体系完备,程序严谨 D、对西方法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
18、世界某一地区的古代文明内容包括“哈拉帕早期文明遗址”“种姓制度”“佛教”,这一地区位于图中( )A、A B、B C、C D、D
-
19、工业革命的开展,促使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一-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政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1851年英国为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修建了水晶宫。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根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等整理
材料二 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这年6月,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就连河边议会大履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
——引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与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工业革命有何影响?(不得摘抄原文,答出四点)(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的开展”自行拟定一个题目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20、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船】
材料一 如图是哥伦布航海之船,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罪恶之船】
材料二 如图是一艘行驶在大西洋上的贩奴船的船舱和抵港的情景。英国船运业中心利物浦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
【创新之船】
材料三 如图是“克莱蒙特号”汽船。在此船发明之前,水面航行船只以人力和风力作为动力,“克莱蒙特号”汽船于1807年8月在哈得逊河试航,并取得成功,它是由美国人富尔顿建造的。
(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说明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2)、材料二中被“关押在船舱里的黑人奴隶”将被运往哪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该历史事件对欧洲的影响是?(3)、材料三中的“克莱蒙特号”轮船是以什么作为动力的?请列举同时期另一重大的交通发明?以上发明都是哪一革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