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如果被盗窃的牛、羊、驴或者是猪属于寺庙或者皇室,盗窃者将偿付三十倍的赔偿;如果它们属于国王的公民,盗窃者将作出十倍赔偿;如果窃贼无力赔偿。将以死抵罪。”这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 )A、王权大于神权 B、法律维护特权 C、罪罚相当的精神 D、阶级矛盾尖锐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秦半两钱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均有出土
秦朝铜权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1)、读图一,指出至少两个修筑长城的诸侯国。(2)、对比图一、图二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图一到图二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3)、史料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所示图片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朝巩固统治的哪两项措施?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室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周朝贵族等级分为①②③④。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戳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春秋战国以来之所以会诸侯混战,连年不断,根源正在于分封制。而今终于实现了统一,若回头再搞分封,那就势必架空中央政权,重蹈诸侯割据争战的覆辙。而只有实行郡县制,才能断去诸多功臣的非分之想,也才能确保中央集权,确保国家的安定和统一。
——摘编自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这一制度后形成的贵族等级名称。(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从材料中找出此事件的措施?(3)、依据材料三,分析郡县制相比于分封制具有的进步性。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生男慎勿举(养育),生女哺(喂食)用脯(干肉)。不见长城下,尸骸(意林作白骨)相支拄(撑拄)。
——摘编自秦朝民谣
材料三: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戍守渔阳,由于途中遇上大雨,道路泥泞,被迫停止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于是杀死了押队的军官。在他们的号召下,大家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斩木为武器,举起反抗的旗帜。
(1)、历史人物影响历史的发展和走向。简述材料一中人物的共同点,并谈谈对你的启示。(2)、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生男不如生女”的原因?(3)、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是滥用民力,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功及后代。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的观点是什么?(4)、材料三描写的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结合所学指出这次起义的历史地位。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收藏在博物馆中的文物】
材料一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国语·齐语》”中提到:“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剧(zhǔ),试诸壤土。”“美金”是指青铜,用来制作兵器;“恶金”是指铁金属,用来制作锄头等农具。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春秋时期青铜牺尊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材料二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材料三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我国农业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现象?(2)、材料二图片指的是哪一水利工程?它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作为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试举两例)(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收藏在博物馆中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有什么意义?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口店北京人洞穴有13层文化堆积面,其4层发现用火遗迹,分布面积甚大,最厚的灰烬层达6米。大多是成堆分布,其底部是黑色的草木炭素,灰烬中伴有较多的石头、兽骨,还有被火烧过的朴树籽等植物。
——黄金贵《中国古代文化会要》
材料二: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一带出产的一种小米(古称“粟”),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
水稻作为全球主要的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1)、人类对于史前时代的认识主要依据考古发现的史料,材料一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2)、材料二中粟、水稻这两种农作物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3)、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我国的什么时期? -
7、秦朝灭亡后,项羽拥有重兵,自封为西楚霸王,关于项羽有很多历史故事,其中最具正能量的是( )A、四面楚歌 B、破釜沉舟 C、楚河汉界 D、约法三章
-
8、秦王嬴政即位后,积极筹划统一大计。他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相传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据此可知,秦王嬴政( )A、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B、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C、为灭亡六国做重要准备 D、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
9、商朝是我国青铜器灿烂时期,生产规模大,工艺精美。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古代最重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毛公鼎 D、何尊
-
10、文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古代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
11、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通常会看你的脸色、听听声音、问你的病情、按你的脉搏。由此我们会联想到(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
12、2024年是“五四宪法”颁布70周年,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宪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主张“以法治国”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老子 C、韩非 D、孔子
-
13、“尊王攘夷”的意思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以及南方楚蛮的大举入侵。诸侯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的真实意图是( )A、恢复周天子的权威 B、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C、争夺霸主地位 D、抵御南方楚蛮的扩张
-
14、西周初期,诸侯可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占有的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委派官员直接管理。这种变化说明( )A、分封制在春秋逐步走向瓦解 B、卿大夫的社会地位提高 C、西周贵族特权遭到破坏 D、周天子加强了地方控制
-
15、在禹死后,禹的儿子启拒不接受传统的举贤禅让做法,取代禹生前推举的继承人伯益,直接继承了禹的王位。以上内容说明( )A、奴隶社会的开始 B、奴隶社会的分化 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第一王朝的产生
-
16、考古学家发现良渚古城内城约有300万平方米,外城630万平方米,城内河道长度长达32公里,并拥有9个城门,建造这些设施显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据此推测良渚社会( )A、文化影响范围广阔 B、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C、农业生产水平高超 D、社会人口规模庞大
-
17、出土文物可以了解古人生活状况。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聚落遗址,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这说明该处古代居民( )A、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 B、掌握了简单的纺织制衣技术 C、开始了原始商贸活动 D、具备了较高音乐修养
-
18、2022年,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出土了一具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证实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这说明“郧县人”化石的出土是( )A、开始父系氏族的标志 B、探究原始农耕的钥匙 C、证实神话传说的史料 D、认识史前社会的依据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榆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鸡片达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的国内外背景。(2)、请选择时间轴上的任意两个及以上历史事件,提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得照搬第一问答案。)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学校准备以历史地图为资料,进行“殖民扩张和反殖民斗争”的专题复习,请你完成下列复习任务。
组图一:残民扩张
组图二:反强民斗争
(1)、任务一:写出组图二中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2)、任务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殖民扩张和反殖民斗争”自拟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