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世界某一地区的古代文明内容包括“哈拉帕早期文明遗址”“种姓制度”“佛教”,这一地区位于图中(     )

    A、A B、B C、C D、D
  • 2、工业革命的开展,促使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一-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政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1851年英国为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修建了水晶宫。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根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等整理

    材料二   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这年6月,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就连河边议会大履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

    ——引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与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工业革命有何影响?(不得摘抄原文,答出四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的开展”自行拟定一个题目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3、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船】

    材料一   如图是哥伦布航海之船,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罪恶之船】

    材料二   如图是一艘行驶在大西洋上的贩奴船的船舱和抵港的情景。英国船运业中心利物浦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

    【创新之船】

    材料三   如图是“克莱蒙特号”汽船。在此船发明之前,水面航行船只以人力和风力作为动力,“克莱蒙特号”汽船于1807年8月在哈得逊河试航,并取得成功,它是由美国人富尔顿建造的。

    (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说明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被“关押在船舱里的黑人奴隶”将被运往哪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该历史事件对欧洲的影响是?
    (3)、材料三中的“克莱蒙特号”轮船是以什么作为动力的?请列举同时期另一重大的交通发明?以上发明都是哪一革命的成果?
  • 4、世界近代史的一条主要线索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谁会相信……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人们已经看到,当国王专权的时候,骚扰、内战、无政府状态、贫困使得全国不安。在这里,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却无力为非作歹……只有当国王并不专断独裁的时候,和平、富饶、幸福才会统治着英国。

    ——摘自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材料二   从世界历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789年7月14日,巴黎城中枪声四起,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反动军警展开激战……这一天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成为法国的国庆节。

    (1)、材料一中的“最完美的政府”指的英国建立起新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什么?在伏尔泰看来,这种制度有何好处?
    (2)、材料二中“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文献为它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3)、材料三中“这一天”发生的哪一重大事件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4)、根据所学,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指出,17-18世纪欧美社会发生巨变在政治上的共同表现是什么?
  •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材料一中的“运动”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这一“运动”为什么“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3)、材料二中“新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运动的实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 6、某位学者在评价某文献时说:“它吹响了工人阶级革命的号角,成为革命运动的先导。它预示并指导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的发展。”该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共产党宣言》
  • 7、下图是《1801一1841年英格兰农业、工业、商业产值示意图》,导致各产业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英国殖民扩张的加剧 D、《权利法案》的颁布
  • 8、近代以来,有一个国家却以民族解放战争的方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一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 9、从某种角度看,这一文献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这一文献的颁布(     )
    A、确立了民主共和框架 B、标志着美国脱离英国独立 C、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D、使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 10、在早期的殖民掠夺中,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和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法国 B、荷兰、法国 C、法国、英国 D、荷兰、英国
  • 11、14-16世纪,欧洲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意大利兴起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被称为“人被发现”的思想文化运动,西班牙和葡萄牙则开始了被称为“世界被发现”的航海探索。导致欧洲社会深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推动 C、新航路的开辟 D、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12、中世纪西欧受基督教的影响,儿童需要学习宗教入门书。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教育以培养具备身心健康、行为举止得体及睿智的绅士为主要目标。这一变化反映了西欧(     )
    A、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变革 B、教育革命成为社会共识 C、教育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升
  • 13、下图是法兰克王国兴衰的知识结构图。该图反映了(     )

    A、蛮族入侵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 B、查理曼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C、克洛维改革建立封君封臣制度 D、法兰克王国的强大与基督教相关
  • 14、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其时间可以表示为(     )
    A、公元前6世纪初 B、公元前6世纪末 C、公元前5世纪初 D、公元前5世纪末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重点展现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全球扩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历程。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摘编自2022版新课标

    材料二   17 世纪,英国出现了早期的启蒙思想,启蒙思想家认为“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而不是神……”“限制君主的权力,实行君主立宪制”。英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18世纪中后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启蒙思想家提倡“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欧洲,波及到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材料三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有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这些志愿者帮助美国取得了独立和自由后,回到依然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祖国。……当凯旋的志愿者们无比兴奋地宣传美国时,也预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正如当时法国一家报纸所说:“在帮助美国13州夺取自由之时,我们也在为夺取自己的自由做准备。”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材料四   列宁说:“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在英法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过程中发挥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9世纪,亚洲、美洲许多国家成功践行了启蒙思想,其主要史实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那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

    材料二   爱迪生在童年时只受过几个月的正规教育。他极具想象力,对什么事都爱刨根问底。12岁时,他开始外出工作,当过火车服务生、电报员。爱迪生善于将最新的科学发现运用到自己的发明中。爱迪生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 多项发明专利权。

    ——以上均摘编自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铁路”需要改进的问题;据材料二,指出斯蒂芬森为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提供的方案是什么?
    (2)、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爱迪生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3)、19世纪70年代以后,火车传入中国。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火车传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反封建斗争独立性的增长的一种突出表现,是要求自由、民主的出版物和小册子的大量出现,仅1645年全国就出版了722种出版物。群众运动的另一表现是各种摆脱官方宗教的独立教派,仅伦敦一地就产生了80多个不同教派的圣会。这段时期群众运动在农村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西南部各郡发生的“棒民”运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第一次内战中的群众运动),其基本群众是农民,他们手执棍棒,揭竿而起,故称“棒民”。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自由与财产”,实行联防互保。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这时拯救法国革命的民众实际上是小资产阶级,他们传播消息、组织示威游行。7月14日,他们攻破并拆毁了巴士底狱。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巴士底狱在平民的心目中是压迫的象征,此时这一象征被摧毁了。民众革命也发生在农村,农民在其长期存在的苦难的刺激下,在攻破巴士底狱的激动人心的消息的激励下拿起了武器。面临这种革命形势,国民议会中的贵族和教士只得屈服于现实,和平民一起投票赞成废除封建制度。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革命期间城乡群众斗争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法国革命期间民众的贡献。
    (3)、综上所述,分析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摘编自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

    (1)、据材料,指出意大利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扮演的角色及出现的新思想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哪些代表人物。
    (3)、材料指出文艺复兴运动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其依据是什么?
  • 19、小明同学在他的世界近代史学习笔记中有如下的笔记内容“日本的明治维新、美国的内战、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第一次工业革命”,据此我们推断他的学习主题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扩展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 D、步入近代
  • 20、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最早到达印度的航海家是(     )
    A、郑和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上一页 931 932 933 934 9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