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记
时间
事件
①
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1935年
“②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7年
七七事变,标志着③
1945年
抗日战争结束
(1)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①②③所对应的内容。材料二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全国各界人民纷纷投入火热的抗日斗争中。华北部分地区沦陷后,广大产业工人或参加八路军或建立自己的游击队,除此之外,工人积极生产,保证抗战物资需要。八路军、新四军主要兵员来自农民……同时农民还是农副产品的生产者,为维持战时经济,坚持持久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支援抗战,华侨积极捐款献金,除了捐献财物以外,海外华侨还掀起了回国服务、参军参战的热潮。
——摘编自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有哪些力量为抗战作贡献。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5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摘编自《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并根据材料概括此次战役的特点。材料四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了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获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材料三:1927年8月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100多次武装起义,探索夺取中国革命胜利道路。但大多都失败了,只有少数走井冈山道路的,才树立起红旗。党中央派出不少优秀干部“学习江西井冈山的办法”,去各地创建革命根据地。
(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2)“南昌打响第一枪”指什么事件?谈谈对此话的理解。
(3)“朱毛合”“建四军”分别指什么?
(4)材料二这首歌谣表现了红军的一种什么精神?
(5)材料三中“井冈山道路”是怎样的道路?有何重要意义?
-
3、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 ( )A、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B、政治革命,建立民国 C、民族革命,推翻清朝 D、土地革命,废除剥削
-
4、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A、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 B、引进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C、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变法图强 D、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
-
5、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奕强调:“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能体现洋务运动“制器为先”的是( )A、
B、
C、
D、
-
6、福建学界曾致电北京政府:“青岛问题关系重大,凡我国民决不承认日主张,均应誓死力争,以为外交后盾,曹陆章卖国证据确凿,请协电政予重诛。”这份电文反映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解放战争 C、国民革命 D、五四运动
-
7、下列表格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南昌起义
中共创建了工农红军
B
井山冈会师
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全面内战开始
A、A B、B C、C D、D -
8、1919年6月12日,《晨报》一篇报道写道;查栖息于津埠之劳动者数十万众,现已发生不稳之象,倘迁延不决,演成实事,其危厄之局,痛苦有过于罢市者,恐市面欲收拾而不能矣。这表明了五四运动时期( )A、学生是领导斗争的力量 B、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 C、传播新思想是主要任务 D、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
9、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动摇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 B、打击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C、推翻了君主专制主义 D、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
10、“袁世凯之扶摇直上,蹶而再起,终于取得最高权力,私有武力是他的最大凭藉。”袁世凯的私有武力是( )A、八旗兵 B、绿营兵 C、新军 D、北洋军
-
11、这次会议改变了党的军事路线和领导核心,确立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思想路线,改变了党的发展局面。这次会议(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
12、从中共一大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直接搞社会主义革命,到中共二大提出首先进行民主革命,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战略方针的一次重大转变。这一转变是基于( )A、对中国国情的客观分析 B、中国的社会矛盾开始变化 C、共产国际的指示 D、农民阶级显示出强大力量
-
13、党的会议在党的建设历史上起了重大作用,与下图中④处对应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14、1894年12月20日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这样一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这评价的是A、日本出兵朝鲜 B、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C、黄海海战 D、旅顺大屠杀
-
15、欧战前后我国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所呈现的历史现象
时间
注册的工业公司数量
资本总额(元)
1914年8月前
146
41148205
1914年8月﹣1920年
272
117434500
A、推动民族工业实现独立 B、有利于工业全面发展 C、保证共和政治顺利实施 D、为社会变革积蓄力量 -
16、古董鉴赏家马未都曾在微博中说:“我在《国宝100》里讲过圆明园十二兽首,今天马首铜像回归圆明园,值得庆贺。”圆明园十二兽首最早的劫掠者是( )A、英法 B、俄美 C、英美 D、法俄
-
17、有学者指出,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能反映义和团反侵略勇气的是( )A、自强求富 B、物竞天择 C、扶清灭洋 D、民主共和
-
1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19、1906年的《盛京时报》上有这样一段话:“国家之盛由于兵强,强兵之道由于国民尚武,而尚武之风,实始于学堂(京师大学堂)运动会。”由此可见,让中国人看到了民族希望的是A、强大的军事实力 B、尚武风气的流行 C、新式教育的魅力 D、西方思想的魅力
-
20、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创造了长征以来从没有过的战略主动。这关键在于遵义会议( )A、科学制定了党最低纲领 B、确定了统一战线的总方针 C、提出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D、纠正了军事与组织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