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新约既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联络二百余年所收为藩篱者,竟拱手而让之他人; 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业。”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到的“新约”( )A、促使中国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B、使中国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2、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
3、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后被简称为“一带一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丝路辉煌】
材料一 如下图,敦煌壁画
(1)如上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什么场景?(2)此次活动的主观目的和客观作用分别是什么?【丝路发展】
材料二 汉、唐、两宋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比较表
朝代内
容项目
汉朝
唐朝
两宋
路线
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
管理
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
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
先后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
(3)从汉至两宋,我国古代政府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管理越来越规范,作用也越来越大,就当时经济发展趋势而言,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衔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纽带是什么?【丝路畅想】
材料四 可以说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中国日报网
(5)15、16世纪,欧洲人开启了人类历史历史上第一次地理大发现,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6)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习的知识,你认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哪些有利条件? -
4、
人类通过探索,不断扩大活动空间。
材料一:欧洲人探索世界的重要目的是追逐利益,一些人希望能直接找到黄金,另一些更精明的人则希望找到获得东方商品的新渠道。文艺复兴把好奇心视为美德,鼓励人们尽可能知道更多的事情,包括欧洲以外的世界。指南针和观象仪能帮助船员绘制更为精准的地图和海图。15世纪,葡萄牙人学习阿拉伯造船技术,造出了航速更快、操作更简便的超级大帆船。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等《世界大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背景。举出开辟新航路过程中一位航海家的事迹。材料二: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依据真实社会状况创作。一位同学阅读后,绘制了主人公的旅行路线示意图,并摘录书中对沿途社会状况的描述。
社会状况1:英国已割占香港岛,进行殖民统治,并大量向中国输出鸦片。
社会状况2:美国内战结束不久,林肯总统因为维护了国家统一,深受人们怀念。
(2)依据材料二判断,这一旅行应该发生在 。(写序号)分别从交通工具和社会状况角度说明判断理由。①14、15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时期
②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材料三: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资料卡
2005年,原211厂总装车间第一小组组长丛学成回忆:外交部长陈毅视察东方红一号地球卫星组装工作时说,你们的火箭能把卫星送上天去,我们的腰杆子就硬了。
天宫课堂课程表
授课时间
授课人
授课项目(部分)
2021年12月9日15:40
翟志刚
王亚平
叶光富
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
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
浮力消失实验
水膜张力实验
授课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现场直播
(3)依据材料三,谈谈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作用。 -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蹚出一条新路,从苦难走向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摘自八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 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的大旗,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四 领袖风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李大钊、陈独秀在建党方面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分别开始于哪件重大历史事件?
(3)据材料三结合并所学知识回答,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4)材料四中三位领导人为代表的思想理论体系分别是在哪一年的什么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
6、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信,来源于它的文化、制度,以及它所走过的正确道路和取得的辉煌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根植于文化的自信】
材料一: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提倡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成为中华民族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指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来源于制度的自信】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图一 “一五”计划期间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观点: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建立过程中就显示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图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2)以上两幅图哪一幅图能说明料二中的观点?并说出它的意义。写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道路开辟中增强自信】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示意图
(3)请分别写出材料三中①处道路具体名称和②处的历史事件,并写出③处的时间。
(4)根据材料三,归纳两条道路的共同特点。
-
7、1966年末,北京举办了一场“亚非人民反帝漫画展”,透过这些漫画作品,可以一窥当时的国际形势,与漫画展中这张漫画的主题相吻合的是( )
《帝国主义从非洲滚出去》(坦桑尼亚)
A、亚非国家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B、非洲大陆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拉美人民维护主权摆脱美国控制 -
8、有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
9、神十五的发射成功,实现了我们有6位航天员同时在太空,他们,标记中国高度,写下航天精神。有种拼搏叫中国航天!20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六号 D、东方红一号
-
10、近代中国有一不平等条约规定:“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列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三、澎湖列岛…”上述引文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1、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A、“自强”与“求富” B、“民主”与“科学” C、“自由”与“民主” D、“扶清灭洋”
-
12、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下列著作中他们应查阅的是( )A、
B、
C、
D、
-
13、小明同学用图示法对我古代某项技艺的流程进行了梳理。下面空白处的步骤应是( )A、浸渍沤制 B、胶泥刻字 C、校对刻度 D、捞取晾晒
-
14、下列不属于忽必烈业绩的是( )A、建立蒙古政权 B、正式定国号为元,迁都大都 C、建立行省制度 D、推行重农政策
-
15、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推动了不同地区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流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的农作物也传到美洲,包括小麦、燕麦和甘蔗……美测向非洲和欧亚大陆传输出本地农作物,如玉米、马铃署、烟草、西红柿、甘著以及南瓜,全世界的农业社会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由此常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这场革命是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材料三 世界部分大洲占世界总人口的比平变化(%)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世界总人口(人)
1650年
18.3
18.3
2.4
5.45亿
1750年
19.2
13.1
1.6
7.28亿
1850年
22.7
8.1
5.1
11.71亿
1900年
24.9
7.4
9.0
16.08亿
1763年以前,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在南北美洲。1763年以后,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南北美洲,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因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致的4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任选一条航线,仿照示例对其进行介绍。(示例除外);示例:航线②: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船队南下,最终到达非洲好望角。
(2)、依据材料二、归纳农作物交流的影响;结合所学,试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总结非洲人口和美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综上,谈谈你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
16、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材料一 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际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吴于廑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人文主义思想是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思想解放运动对欧洲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依据材料一的观点,这一思想解放运动还推动了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材料二 拿破仑在动乱之中,戏剧性地让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中所述的主权在民、法律平等、共和形式和行政改组——传遍了欧洲……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关注拿破仑时代最受争议的话题——拿破仑是否真正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并在历史中扮演了革命性的力量;还是说,他的独裁政府实际上“背叛了革命”?
——[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大革命体现出的启蒙运动的思想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和“背叛了革命”的理由分别是什么?(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有什么作用或影响? -
17、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这三场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统治 B、都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的政体 C、都实现了民族独立 D、都有利于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
18、2019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正式以“滥用职权”“妨碍国会调查”两项罪名弹劾特朗普。美国的这种政治现象充分体现了( )A、议会至上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自由放任原则
-
19、美国费城是签署《独立宣言》的地方,城中的“自由钟”是独立的象征。它的钟声曾在1776年7月4日和1783年4月16日两次响起,1783年钟声代表的深刻含义是( )A、英国的诞生 B、大陆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胜利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
-
20、17世纪欧洲的殖民掠夺和殖民争霸也影响到中国,一度强占中国台湾的是(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