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1968年,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全队只收了2万斤粮食,1979年该队粮食产量达13.2万斤,油料达到3.5万斤。此变化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农村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
2、目前为止,我国已有125枚普通纪念币发行,以下纪念币反映的是( )A、抗日战争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3、1956年2月,全国总工会通过了《关于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的决议》,先进生产者运动迅速在全国铺开。各行业掀起学先进当先进的热潮。据此可知此“决议”的实施( )A、保障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C、提升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D、推动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
4、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宋哲元率领的第二十九军组织了大刀敢死队抢占喜峰口,并胜利夺回。上海《时报》赞道:“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喜峰口一战( )A、是中国军民抗战的起点 B、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鼓舞全民坚定抗战信心 D、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
-
5、1911年,清政府宣布将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抵押列强贷款,引发四川、湖北等地民众抗争。原本以绅商为主的“文明争路”迅速演变为全民参与的武装起义。这一事件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B、掀起了变法图强的爱国运动 C、促成民主共和观念的广泛传播 D、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探索
-
6、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在与李鸿章塞防与海防之争中,说服清廷支持其主张,并亲自率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大部分地区,1884年清政府设置新疆行省。材料说明了( )A、清政府不重视东南沿海海防 B、清政府在反击列强入侵中获胜 C、清政府的国防意识有所提高 D、全面强化清政府对新疆的控制
-
7、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外来的压力加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沉。下列表述对图示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华民族危机与日俱增 D、清朝统治的日益腐朽
-
8、1872年,容闳说服李鸿章启动幼童留美计划,这是罕见的教育尝试,慈禧太后虽批准,却对西化心存疑虑,1881年因顽固派压力中止计划。这透露出( )A、决策层囿于传统派系争斗 B、决策层坚决反对教育改革 C、决策层对资源分配的担忧 D、决策层对思想启蒙的恐惧
-
9、乾隆帝曾说:“天朝法制森严,尔国船只到彼,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未免尔国夷商徒劳往返”!这表明,当时( )A、闭关政策有所松动 B、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识 C、天朝物产丰富充盈 D、严刑峻法激化了矛盾
-
10、明初,太祖下令:各处荒田,农民垦种后归自己所有,并免徭役三年。原业主若还乡,地方官于旁近荒田内如数拨与耕种。这表明,当时( )A、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 B、均田免赋得到落实 C、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 D、基层行政效率提高
-
11、元朝幅员辽阔,在治理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和新征服地区时,都特别注意保留和沿用该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和行政法制。这说明,元朝( )A、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国家 B、奠定中国版图基础 C、各民族间经济交往增强 D、因俗制宜治理国家
-
12、王安石曾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告诫宋仁宗要“鉴汉、唐、五代之所以乱亡”的历史教训,如果不变法,那么朝廷很可能会遭到农民起义的打击。据此可知( )A、仁宗皇帝刚愎自用 B、朝廷面临统治危机 C、重文轻武弊端显著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13、陶寺遗址坐落于山西省襄汾县,距今4300-4000年。在此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陶鼓、龙盘等礼器。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证实了(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中国开始步入农耕时代 C、统治阶级生活腐化 D、黄河中游出现早期国家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整理自刘松柏何成刚梁晓东《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诏设科取士……规定以入股文取士,以“四书”、“五经”为题,行文必须根据古人的思想来阐释,不许有自己的见解。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材料四 自春秋战国至汉唐以来,古代科技已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宋代科技的繁荣正是在汲取前代丰厚的科技遗产的基础上而逐渐形成的。政治上的统一和经济上的繁荣是宋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基础……国际的交流增多,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宋代科技的进步。
——摘编自王冰雁《大宋的科技为何在当时能够叫响世界》
(1)、根据材料一,判断这是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创立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元璋统治时期选官制度的弊端。(3)、以上四幅图片蕴含的历史信息,分别体现了“盛唐气象”的什么内容?(4)、根据材料四,概括宋代科技繁荣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能够叫响世界”的两项科技成就。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范围空前扩大,流通商品的数量和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许多新的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国内外贸易,英、法、荷商人陆续建立了一批享有商业垄断权的贸易公司,它们的活动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图A麦哲伦船队(想象图)
(1)写出图A船队航行的壮举。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世界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美洲特产传播到欧亚大陆。美洲的白银大量涌进欧洲,白银首先流进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巨大的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年代
世界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
1870年
24
45.5
1880年
36
68.8
1890年
49
94.2
1900年
68
118.2
表A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材料三 组织的建立,使世界市场一体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服务贸易方面,设立了一整套公平贸易规则,正是这些规则所形成的知识与财富的良性循环推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到,它不仅使世界贸易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上自由化,而且在更严格意义上纪律化、法制化。
——摘编自张幼文《20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
图B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材料二表A信息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形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形势与哪一次工业革命有关?依据材料二,简述“世界市场扩大”的影响。
②图B是哪一组织的标志?该组织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组织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综上所述,你认为新形势下各国应如何推动全球贸易发展。
-
16、示意图可以直观反映事件的发展及演变过程。下面示意图中空白处应填入( )A、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B、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C、设立三司 D、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
17、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不只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作者意在强调( )A、文明在阵痛交融中推进 B、游牧民族认同中原文化 C、游牧民族内迁带来灾难 D、胡汉矛盾阻碍社会转型
-
18、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和雅尔塔会议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共同作用是( )A、扭转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不利局势 B、使德国法西斯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C、为战后解决重大问题提供了初步方案 D、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
19、下面图文资料反映的是( )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化
A、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B、中华文明的世界价值 C、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D、当代世界的基本特点 -
20、下列图表中的经济发展趋势充分证明了( )
1997—2019年香港生产总值
1999—2019年澳门生产总值
A、“一国两制”制度的正确性 B、“九二共识”利于两岸交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可行性 D、“求同存异”方针得到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