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极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具备。欧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了海上探险。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路线图
材料三 它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提高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把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国际贸易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亚洲和非洲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友好关系……
材料四 观察图片
(1)、请根据材料归纳出开辟新航路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2)、仔细观察新航路开辟路线图,写出路线A和路线C的探寻者。(3)、材料评价的是在新航路开辟的半个多世纪前中国的一次伟大的航海壮举,请写出它的名称并指出它最远到达的地方。(4)、上图是西方国家在早期殖民掠夺中所犯下的一项滔天罪行,请写出它的名称并指出它与新航路开辟之间的联系。 -
2、
博物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场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博物馆发展情况简表
时间
情况
洋务运动时期
走出国门的国人对博物馆观念有了独到的理解。
维新运动时期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认识到博物馆的功能是“开民智而悦民心”。
1905年
张謇以“留存往迹,启发未来”为目的,创办南通博物苑,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民国时期
1912年,第一家以国家名义创办的博物馆——国立历史博物馆在北京筹办。之后,各城市相继创办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如天津博物院、江西教育博物馆等。到1936年,中国人创办的博物馆已经达到62家。
——摘编自陈卓《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以下是典藏于中国印刷博物馆的报刊藏品及历史人物的题词、回忆。
1937年12月11日,邓拓等人成立了《抗敌报》,也就是《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成为中共晋察冀边区党委机关报。
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1938年为《晋察冀日报》题词:“民族的号筒”
陈春森回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都是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的。老百姓说这个报纸,我们离不开,只要看到《晋察冀日报》,就想起八路军存在着,这些信息鼓励了广大的军民群众坚持抗战的信心。”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晋察冀日报》创办的时期。据材料二,概括该报刊在此时期发挥的作用。
材料三 2019年某博物馆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策划主题展览,以下是部分展品:
序号
展品
年代
1
一张四川省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的社员证
1955年
2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一份关于“包产到户”的文件
1978年
3
深圳市蛇口工业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牌匾
1980年
4
四川广汉县向阳政府一块被换下的“人民公社”牌子
1980年
5
一张全国通用粮票
1982年
6
采用第一条引进生产线生产的一台“金星”牌彩电
1982年
7
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只飞乐音响股票
1990年
8
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一支木槌
2001年
9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的一件宇航服
2003年
——据新中国大事年表
(3)选择材料三中相互关联的两件展品,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展品选取恰当,阐释准确,逻辑合理。)
-
3、20世纪50年代,美国音乐家科普兰的音乐风格广受欢迎,但这一风格恰好符合苏联提倡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音乐标准,为此他受到美国政府调查,作品在美国被停止演奏。这种情况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实施冷战政策 B、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显著加快 C、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D、日本崛起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4、下图反映了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是( )A、忽视了重工业 B、经济均衡发展 C、实现高速发展 D、依赖外国投资
-
5、“那时(明治维新)期间,相当多的日本青年拒绝使用筷子,而改用西式刀叉切割进食;他们改吃牛肉,骑欧洲洋马;他们炫耀家中的西洋钟和达·芬奇的油画。”这反映了日本推行(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闭关锁国
-
6、法国大革命并非只是一场制度的变革,革命时期还制定了法语的使用规范,如发音标准、拼写和语法,废止了方言的使用。这说明法国大革命( )A、摧毁法国君主统治 B、传播自由民主思想 C、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D、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
7、如图是中世纪西欧政治生活中常见的仪式,图中人物的关系是( )A、封君与封臣 B、国王与大臣 C、领主与农奴 D、主人与奴隶
-
8、对于下图所示内容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七月一日,我们祝福您》
举起十二亿强健的臂膀,手捧紫荆花,让我们欢呼那激动人心的日子。
迈开十二亿人铿锵的步伐,奔向那个庄严的时刻——一九九七,七月一日!
A、庆祝党的诞生,歌颂祖国富强 B、发展经济特区,促进对外开放 C、颂扬“一国两制”,捍卫国家统一 D、恢复合法席位,构建世界和平 -
9、读报刊获信息。下图新闻报刊给我们提供的重要信息是(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B、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口号 C、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决定实施“四个全面”战略的布局
-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对外开放,中国人民书写了现代化建设的壮丽诗篇。其中,在农村能够体现从试点到推广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1、岁月沧桑,百年屈辱,下面这张八国联军合影拍摄于120多年前的北京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内容是( )A、巨额的战争赔款 B、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D、拆毁大沽炮台
-
12、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了什么主张,开办民用工业( )A、变法 B、“求富” C、革命 D、“自强”
-
13、清代,广州成为海内外商业贸易的大本营,各地商人纷纷涌向广东贩销货物,俗称“走广”。“走广”热潮出现的时代背景是清政府( )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鼓励对外贸易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大兴“文字狱”
-
14、明清时期,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产品大量进入市场,茶叶、花卉和水果等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反映了明清时期(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出现了成熟的手工工场 C、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D、区域生产专业化较明显
-
15、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台湾府 C、琉球巡检司 D、台湾巡检司
-
16、比较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两者都( )A、追求富国强兵 B、触犯地主利益 C、奠定统一基础 D、改变社会性质
-
17、《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关于这幅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的作者是画坛巨匠张择端 B、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C、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D、它描绘了北宋都城临安的经济繁荣景象
-
18、下列大规模工程中在后世又增修或扩建的是( )A、灵渠 B、长城 C、都江堰 D、赵州桥
-
19、他选贤任能,改革齐政,使齐国国富兵强,并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材料中的“他”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宋襄公
-
20、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距今300-4000年,该遗址己陆续发据出城墙、宫殿区、王陵区、政府举控的大型仓储区等。该遗址的发掘可以用来研究( )A、长江流域原始农业的出现 B、黄河流域早期国家的出现 C、长江流域早期国家的出现 D、部落联盟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