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英国史》一书提到:“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这里的“收效最好”主要体现在( )A、让国王放弃所有权力 B、形成贵族大权独揽局面 C、和平确立君主立宪制 D、权力和平移交给了国王
-
2、中世纪的基督教会反对奢侈之风。因此,当时欧洲人普遍穿着朴素、宽松的长袍。但15世纪末以来,西欧上层社会开始流行展示个性的服饰。这一变化反映了( )A、享乐主义的盛行 B、人文意识的觉醒 C、封建势力的强化 D、贵族生活的腐化
-
3、“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新的城市不断产生。”从中可以看出欧洲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B、西欧大学的兴起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庄园的逐渐瓦解
-
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债务人无力偿还借债,债权人可以没收他的田地房产;如果债权人违反借贷利率,则会丧失其所贷出的一切。上述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君主权威 B、严惩商业犯罪 C、维护政治秩序 D、规范经济秩序
-
5、近年来,我国在多个领域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厂中,智能机器人承担复杂精密组装任务;物流行业里,人工智能算法优化配送路线。这些实践( )A、致使相关岗位减少 B、完全取代人工劳动 C、提升行业生产效率 D、引发数据安全问题
-
6、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B、工业生产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C、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D、经济发展未受左倾错误影响
-
7、以下展示的是《新华日报》登载的部分照片的名称,这反映的是( )
《我送亲人过大江》 《打到江南区,解放全中国》 《过江去》 《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A、重庆谈判 B、抗美援朝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
8、“嘿哟嘿哟,齐心挖呀!地道长又长,藏兵又藏粮,鬼子来了没处狂。”这首流传于20世纪40年代华北地区的民谣,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A、平型关大捷 B、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 C、九一八事变 D、淞沪会战的紧张局势
-
9、下图是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四川绵阳县红军留下来的石刻标语,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
-
10、某历史研究小组为研究某种理论开展专题学习,收集了如下资料。表格中“______”处应填的是( )
收集的资料
探究主题
1.湘赣边界,远离城市,反动力量薄弱;
2.山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3.周边物产丰富,为根据地提供物质基础;
4.受革命影响较大,群众基础较好;
5.当地党组织的积极领导。
“______”形成的条件
A、工农武装割据 B、思想建党原则 C、革命统一战线 D、城市中心理论 -
11、国共第一次合作初期,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积极在各地组织工农运动,为国民党在群众中赢得了广泛支持。然而,部分国民党右派却对此表示不满,时常制造摩擦,限制共产党员开展工作。这反映了( )A、合作过程中存在内部矛盾 B、国共合作已经宣告失败 C、国民党获得广大群众支持 D、工农运动阻碍国共合作
-
12、1919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迅速通过电报、报刊等传至各地,上海等地商人罢市、工人罢工积极响应,使得“爱国精神,广为传扬”。据此可知,当时( )A、上海成为运动中心 B、斗争方式发生改变 C、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D、通讯推动运动发展
-
13、下表是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大事记,这些革命活动( )
年份
地点
事件
1894年
檀香山
创立兴中会
1905年
东京
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7年
惠州
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
1911年
广州
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
A、推翻了封建王朝 B、推动民主革命的发展 C、提出了三民主义 D、宣扬民主共和的思想 -
14、有观点认为:“洋务运动唤醒的近代化的内涵,完全不同于明治维新,至少不能只凭甲午战争的结果,单纯地将两者优胜劣汰。”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B、应全面客观看待洋务运动 C、洋务运动以失败收场 D、明治维新的经验无法借鉴
-
15、美国由于国内北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国内政局不稳,因此对英国的提议,表示愿意在中国“一致行动”。该“一致行动”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
16、雍正时期,清廷在蒙古地区推行盟旗制度,规定各旗不得越界游牧,违者治罪,并定期会盟稽查。这一措施旨在( )A、促进蒙古经济发展 B、抵御沙俄的领土扩张 C、传播中原农耕技术 D、强化中央对蒙古控制
-
17、元朝《至正直记》记载,大都的街市杂剧艺人以俚语编词,演尽市井悲欢,贩夫走卒皆能道其情节。据此可知,当时( )A、传统诗词主导文坛 B、科举考试内容革新 C、文化艺术贴近生活 D、民族语言融合加速
-
18、北宋商人陈氏经商致富后,“延请宿儒教导子弟,又出私财补州学藏书之缺”。时人评曰:“市井而有士风,可谓世道之幸”。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商人地位显著提高 B、民间重视文教事业 C、科举制度公平公正 D、地方教育体系完善
-
19、唐朝诗人白居易诗云:“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瓜洲为运河与长江交汇处,商旅云集。该诗句佐证了大运河( )A、推动南北文化统一 B、全国市场已经形成 C、强化边疆军事防御 D、促进沿线商贸兴盛
-
20、北魏时期,胡汉商旅的频繁往来促使原产于北方游牧地区的麦类作物传入中原,与传统作物粟共同成为主要粮食来源。这一现象主要反映( )A、游牧经济主导农耕文化 B、外来作物普及全国 C、民族交融丰富农业结构 D、政府垄断粮食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