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 建于晚清的宜宾滇南馆是川滇物资集散地,云南商帮贩运而来的山货、药材,都在此地及周边的街道、码头进行交易。宜宾滇南馆见证了( )A、西南商贸发展 B、高产作物传入 C、经济重心南移 D、城市功能完备
-
2、 两宋时期,政府在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蕃坊”;同时,还设立“蕃学”,专供外商子弟接受教育。这些做法( )A、改变了以农为本的理念 B、体现了开放的对外政策 C、推动了民间私学的发展 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
3、 某博物馆为筹办“中国古代科举制”的主题展,选取了“书中自有千钟粟”“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等诗句。它们共同反映了科举制( )A、加强了官员的监察管理 B、推动了社会重学风气 C、规范了人才选拔的程序 D、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
-
4、 考古发现,秦始皇陵兵马俑不同坑位的陶俑在服饰、发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专家认为,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之一,是秦军来自多个不同的地区。由此推知,秦朝( )A、统一国家的组织能力 B、军纪严明装备精良 C、统治阶级的奢靡享乐 D、兵役徭役十分繁重
-
5、 如图中的文物可以直接佐证的是(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碳化粟和黍
A、渔猎采集的进步 B、原始农业的产生 C、早期国家的出现 D、贫富差距的扩大 -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14~15 世纪的英国,由于生产力相对低下,疾病和瘟疫严重困扰着英国人口发展,致使英国人口呈长周期衰落。18世纪初,英国的人口出生率为32%, 1851~1855年平均每年仍达33.9%.与此同时, 新生婴儿的死亡率下降十分明显。……上述状况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18世纪中期以后,作为英国重要产业棉纺和煤炭钢铁工业迅速在英国西北崛起,人口的重心也随之由东南向西北转移。据统计,1696 年,英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数的3/4,而到1831年,包括地主、农场主、自耕农和雇工,还不到全国总户数的30%。随着人口的集中,一大批大城市迅速崛起。
——摘编自黄光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图①
19世纪早期的英国煤矿
图②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伦敦的总部大楼
图③
在电话机房工作的女话务员
图④
机器时代的“享受”
图⑤
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T型汽车
图⑥
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图片提取历史信息,并选取其中2幅图片加以说明。 -
7、1884-1974年全球货船航运费率变化示意图中,两次航运费率急剧上升是因为( )A、航运技术的提高 B、自由贸易的发展 C、世界大战的影响 D、经济危机的冲击
-
8、下表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收售农副产品价格统计表。该表说明当时的苏联( )
产品
付给农民的收购价
面向居民的零售价
小麦(每公担)
10卢布10戈比
216.卢布
牛肉(每公斤)
21—55戈比
7卢布60戈比
牛奶(每公斤)
9—14戈比
1—1.5卢布
注( )1卢布=100戈比
A、工业生产总产值大幅提高 B、农产品的收售价格很合理 C、农业总产值远超其他国家 D、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打击 -
9、与下文描绘的情景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1792年,在战争期间,一首叫《莱茵军团军歌》的歌曲诞生在了阿尔萨斯首府斯特拉斯堡。在这首战歌的歌词里,参加保卫战的人民都是“祖国的孩子”,他们要共同抵抗“欧洲的暴君和佣兵”。这首诞生于阿尔萨斯的军歌,后来就成为国歌《马赛曲》。
A、法国大革命 B、拿破仑远征俄国 C、英国“光荣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
10、在英格兰,自13世纪末起,法律就不允许再建立新的庄园,庄园土地逐渐转归自由持有农和公簿持有农持有。就这样,许多庄园到近代初期逐渐被解体。材料反映的是( )A、庄园经济结构的变革 B、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C、土地所有权出现变化 D、庄园主权力日益衰落
-
11、13、14世纪,欧洲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材料意在说明当时欧洲的( )A、政治制度变革 B、精神文化变化 C、经济体制变革 D、社会结构变化
-
12、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典型的围柱式建筑,它立在一个长70米、宽30米的台阶上面,宽有8根柱子,长有17根柱子,其建筑比例接近0.618。依据材料可以了解古希腊的( )A、宗教信仰 B、建筑艺术 C、社会生活 D、文学成就
-
13、下面的时间轴是某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该文明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印加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埃及文明
-
14、下列外交活动,中国代表团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妥善处理了会议上出现的分歧,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的是(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参加万隆会议 D、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
-
15、小华同学在进行探究学习时,收集到以下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16、毽球运动,俗称“踢踺子”,是我国民间传统体育运动,为古代蹴鞠运动演变而成。1984年毽球被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并先后在北京、广州举行了毽球邀请赛和锦标赛,这有利于( )A、丰富市民文体活动 B、培养竞技为国增光 C、为北京申奥做准备 D、发展全民体育运动
-
17、下表是1956年同1952年相比,我国在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中的变化,这表明( )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国营工业
国家资本主义工业
资本主义工业
合作化商业
私营商业
1952
19.1%
1.5%
0.7%
71.8%
6.9%
56%
26.9%
17.1%
0.2%
57.2%
1956
32.2%
53.4%
7.3%
7.1%
接近于零
67.5%
32.5%
接近于零
27.5%
4.2%
A、所有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B、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初步建立 C、农业合作化提高生产总值 D、第一个五年计划重视重工业 -
18、下表是晚清外国地理翻译著作分类统计表,由此可知( )
年份
地理学通论与教科书
地球与地文学
气象与气候学
文化与政治地理学
区域地志
商业地理学
交通与旅游地理学
军事地理学
地图册与地图解说
合计
1819—1897
15
10
4
2
7
5
5
3
51
1898—1911
34
21
6
12
40
12
13
3
16
157
总计
49
31
10
14
47
12
18
8
19
208
A、晚清翻译大量外国著作 B、晚清政府重视地理教育 C、晚清重视学习西方技术 D、晚清政府外交理念转变 -
19、在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革命的最终胜利起到重要的作用。创作于1935年9月创作的歌曲《到陕北去》,对革命起到的作用是( )A、表达红军胜利会师的喜悦 B、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为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D、起到传播革命种子的作用
-
20、甲午战争前,中国产业工人有10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发展到100万人左右,五四运动前有260万人。据此可知,这些变化( )A、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 C、为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D、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