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学们在参观某展览时看到了如下一组图片。该展览主题最有可能是我国的(   )

    A、国防建设 B、农业进步 C、医学突破 D、科技成就
  • 2、下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粮食产量(亿斤)

    棉花产量(万担)

    1978

    1397

    6095

    4334

    1983

    3121

    7745

    9274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3、20世纪50年代初,鞍山钢铁厂的工人们提出:“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枪炮,我们在后方多流汗多生产,志愿军就能少流血,多杀敌。”这反映出
    A、抗美援朝激发了民众爱国热情 B、“一五”计划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中国军队发扬了国际主义精神 D、“三大改造”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
  • 4、召开于1935年的某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该会议的召开地是(   )
    A、上海 B、古田 C、遵义 D、延安
  • 5、1860年,曾国藩提出:“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由此可知,曾国藩主张(   )
    A、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宣扬民主革命思想 D、开办近代民用工业
  • 6、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看法或认识。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隋朝开创科举制 B、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 C、郑和七次下西洋 D、京剧是清朝最有影响的戏剧之一
  • 7、为彻底解决藩镇权力过大的问题,宋太宗进一步废除节度使所统辖支郡,并扩大转运使的职权,施行路、州、县三级建制。这有利于(   )
    A、削弱皇帝权力 B、杜绝官员贪腐 C、强化中央集权 D、增强地方实力
  • 8、据史书记载,撰写《齐民要术》的贾思驾亲自养过200只羊,因饲养不当,死去大半,后向羊倌请教,才学会养羊的方法。这反映了贾思勰重视(   )
    A、环境保护 B、理论创新 C、文化传承 D、劳动实践
  • 9、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颁布了一系列政令:让士兵还乡务农;奖励从事农业生产;鼓励生育,对增添丁口者给以免服徭役二年的优待。以上政令内容体现出刘邦采取的政策是(   )
    A、以法治国 B、休养生息 C、垦边屯田 D、闭关锁国
  • 10、小郑同学在学习某一历史事件时,设计了一张资料卡(见下图)。据此推测,他(   )学习的是(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戊戌变法 D、王安石变法
  • 11、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该词句描述的历史阶段属于(   )
    A、石器时代 B、青铜时代 C、铁器时代 D、蒸汽时代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该画描绘了公元640年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摘编自《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意选择一个角度,对《步辇图》进行解读。

    (要求:角度明确,表述清晰)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提出联合国家的目标不仅是打败共同的敌人,而且要建立一个拥有“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的世界秩序。1943年10月,在美苏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上,苏联同意了美国提出的《普遍安全宣言》草案,美英苏中四大国代表随即正式签字。“宣言”明确宣布“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1944年8月—10月,美英苏三国代表举行会议,具体讨论战后国际组织的章程,签署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建议把未来的国际组织定名为“联合国”,提出了联合国的各种安排。随后,美英中三国代表举行会议,接受了上述建议。这样,联合国宪章已具雏型。1945年2月雅尔塔首脑会议确定“五大国一致同意”的原则,五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1945年4月——6月,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在旧金山举行。

    ——摘编自徐天新、梁志明、许平主编《世界通史·当代卷 (修订版)》

    (1)、根据材料,概括联合国创建过程所体现出的特点,并指出中国在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指出联合国的首要宗旨,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联合国是如何实现这一宗旨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合国对当今世界发展的意义。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中国近代史》整理

    材料二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誓词》(1912年1月1日)

    (1)、请选择材料一中孙中山的一项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民主革命进程的推动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政治理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史实说明孙中山为继续实现政治理想所做的努力。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为孙中山“画像”。
  • 15、1913年到1928年, 从俄国到苏联的国民收入仅增长19%。而从1928年到1940年, 苏联国民收入增长了四倍,达到413%。同期,工业总产值几乎增长到了七倍,达到671%。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新经济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 C、斯大林模式 D、美苏关系缓和
  • 16、1869年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开通,1895年沟通北海与波罗的海的基尔运河开通,1914年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开通。这些运河的开通(   )
    A、形成了和平的国际环境 B、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 C、改变了落后的生产方式 D、确立了新的国际秩序
  • 17、进入19世纪以后,英国城市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密集,居住拥挤,环境恶劣,犯罪增多,疾病流行,生活贫困。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英国(   )
    A、垄断组织的普遍建立 B、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工业革命的快速推进 D、政府治理效能的下降
  • 18、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执政官以及其他几乎所有官职对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是开放的,他们都可通过抽签法当选。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每隔十天召开一次,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据此可知,当时雅典实行(   )
    A、元首政治 B、权力制衡 C、等级选举 D、民主政治
  • 19、1960年,“头上青天一顶,脚下荒原一片”,几万人一下子集中到人烟稀少的荒原上开发大油田,吃穿住都成难题。北风“嗖嗖”,大雪飘飘,零下40多摄氏度的冬天,没有房住就挤进地窝子,口粮严重不足就拣冻白菜和菜叶子充饥。这反映出当时(   )
    A、清正廉洁的精神 B、艰苦创业的精神 C、严谨治学的精神 D、改革创新的精神
  • 20、早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革命,长时间里没有弄清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没有正面提出过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上一页 230 231 232 233 2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