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咖啡的全球传播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与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咖啡全球传播与关键历史事件
咖啡全球传播路线示意图
关键历史事件
15世纪,咖啡在阿拉伯半岛流行
1615年,威尼斯商人首次将咖啡引入欧洲
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建立咖啡种植园
——改编自马克·彭德格拉斯特《咖啡:改变世界的饮料》
材料二 17—18世纪的欧洲,咖啡馆成为新兴的公共社交空间。英国作家塞缪尔·佩皮斯在日记中写道:“在咖啡馆,商人谈论贸易,学者争论科学,政治家密谋改革。”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等人常在巴黎的普罗可布咖啡馆讨论哲学;法国大革命的领袖人物丹东也时常在这里和他的同党们密商。甚至后来的证券交易所这个概念也是华尔街的一群股票中介人在咖啡馆中想出的。
——摘编自布莱恩·考恩《咖啡馆的社会生活》等
材料三 19—21世纪部分国家咖啡消费量变化(单位:千吨)
国家/地区
1900年
1950年
2000年
2020年
美国
120
500
1500
2500
巴西
30
200
800
1200
日本
2
10
300
600
德国
80
250
900
1400
——数据来源:国际咖啡组织(ICO)
(1)、根据材料一,任选咖啡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咖啡馆在欧洲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3)、观察材料三,任选一个国家,分析其咖啡消费量变化的原因,透过咖啡的传播史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
2、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中国动漫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阶段
发展概况
1922—1949年
中国早期动画探索期
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从走马灯、皮影戏和美国动画得到启发,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万氏兄弟与新华联和影业公司联合推出了亚洲第一部大型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它是名列美国《白雪公主》等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标志着中国动画接近世界领先水平
1950—1965年
新中国美术电影成长期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中国动画佳片不断。我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镂刻艺术动画《金色的海螺》、折纸动画片《聪明的鸭子》问世,开辟了中国美术片新物种。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问世,这是我国的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也是国内动画的巅峰之作,标志着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成熟,人物、动作、画面、声效都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1966—1976年
中国美术电影浩劫期
我国的美术电影被全盘否定,动画从领先到落后于世界
1977—1989年
中国动画再度繁荣期
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问世,成为《大闹天宫》之后中国的另一巅峰之作。动画系列片《三毛流浪记》《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深受欢迎
2000年至今
中国动漫产业新兴期
国家针对国产动画的一系列扶持政策陆续出台。《秦时明月》《中华小子》《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等问世。《大圣归来》震撼中国影坛。《大鱼海棠》问世,刷新审美。《哪吒之魔童降世》在2019年上映,创造了动画电影大陆影史票房纪录,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漫之光”
——整理自蒯乐昊《中国动画百年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中国动漫产业其中一个发展阶段进行解读。(说明:选取一阶段即可,解读时要体现与当时历史背景的联系。史论结合,结论明确,思路清晰,逻辑严密)(2)、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动画产业的一项发展特点,并分析该特点产生的原因。 -
3、某学校历史社团以“元朝国家治理中的交通与制度创新”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驿站系统数据表
地区
驿站数量
功能
中原地区
1200多
传递公文、官员接待
漠北草原
400多
军事联络、物资运输
吐蕃地区
50多
宗教文化交流
——整理自《元史·兵志》
材料二 “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递相(跨族)婚姻者,以男家为主。”
“商旅往来,持玺书(官方凭证)者,驿站需供饮食车马。”
——摘编自《元典章·户部》
材料三
元朝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
——改编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1)、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元朝治理多民族国家的主要特点。(2)、有人认为“元朝疆域辽阔,通过制度创新弥合了地理障碍”,请分别从交通、法律角度,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加以分析。(3)、请你设计一条“元朝国家治理智慧”研学路线,结合材料和地理、历史知识,说明这条路线的规划理由。参考示例
路线名称:宗教与边疆——大都至吐蕃
规划理由:
①地理价值:跨越华北平原、青藏高原,体验高海拔地貌对治理的挑战(如驿站设置需适应缺氧环境);②历史价值:探访拉萨的布达拉宫,理解元朝宣政院对西藏的管辖。
-
4、2024年10月9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名利用人工智能开发出蛋白质结构计算与预测模型的科学家。这项成果已有19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使用。这表明( )A、新国际秩序正式建立 B、娱乐方式更加丰富多彩 C、政治多极化趋势明显 D、科技创新影响人类发展
-
5、1960年以来,美苏双方在核武器上你追我赶,双方制造、储存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多次。这表明当时( )A、经济联系紧密 B、军事冲突加剧 C、文化渗透广泛 D、军备竞赛失控
-
6、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放弃了对苏联的“道义”制裁,转而与苏联达成“特惠援苏政策”,连同英国每月向苏联交付大量各式武器。这一转变是基于美国( )A、受到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B、认识到战争形势的严峻 C、逐渐抛弃意识形态差异 D、没法加入反法西斯同盟
-
7、“计划经济”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并得到应用,因为交战中的各个国家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务、资源全部应用到战争中。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破坏了国民经济 B、改变了国际关系 C、强化了政府职能 D、削弱了殖民力量
-
8、玻利瓦尔提出“美洲联盟”思想,主张拉美国家联合。其目的是( )A、推动工业革命 B、对抗欧洲殖民势力 C、传播本土文化 D、发动资产阶级革命
-
9、1896年,马可尼发明了一台无需导线即可发射和接收信息的设备。然而,他的这项发明是在英国物理学家提出电磁波理论,以及德国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之后才得以实现的。这说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A、英、德国的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新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C、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的变革 D、科学理论推动了技术发明
-
10、如图是法国御用画家大卫创作的油画《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局部)。画中央的拿破仑从教皇手中夺过皇冠为自己戴上后,正准备为皇后加冕。大卫创作此画旨在( )A、抨击欧洲封建制度复辟 B、否定法国大革命成果 C、强调拿破仑的光辉形象 D、挑战天主教会的权威
-
11、木瓜原产于墨西哥,于1578年至1587年间传入巴西。16世纪晚期,葡萄牙人将巴西所产的木瓜引入印度,再从印度传入东南亚地区。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奴隶贸易 B、新航路的开辟 C、垦殖运动 D、亚历山大东征
-
12、如图为中世纪欧洲城堡绘画。画中城堡的城墙高耸,防御工事完备。由图推知,当时的西欧( )A、教会势力逐渐衰落 B、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C、封建割据与战争频繁 D、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快
-
13、考古学家在今天阿富汗北部的阿伊·哈努姆遗址,发现了一座公元前4世纪末的希腊城市遗址,其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而且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这说明亚历山大的东征( )A、使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B、加强了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 C、推动希腊文化的传播 D、保留了西亚原有的文化传统
-
14、下表是我国近二十多年的国防科技投入经费情况表。表格数据变化表明( )
年份
国防科技投入(亿元)
增长率(%)
2000年
500
10.5
2010年
2000
15.8
2020年
8000
12.3
A、国防科技的战略地位提升 B、国际局势保持和平 C、工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
15、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缓和的主要背景是( )A、冷战格局的变化 B、美国放弃对台湾的支持 C、中国加入联合国 D、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
16、新中国成立后立刻启动新年画运动,通过鼓励在年画创作中广泛运用各种与社会主义革命相关的新元素,赋予了新中国第一个农历新年新的意义。此举旨在( )A、普及美术知识 B、提高身体素质 C、配合国家建设 D、支援解放战争
-
17、号外是报刊在固定出版期编号外因临时有突发重大事件增发的出版物。1949年4月21日,人民日报刊印了号外《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如图)。当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全面内战的爆发 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的开始 D、辽沈战役的胜利结束
-
18、1938年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作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日本的经济实力强大 B、国际社会全面支持中国 C、国民党军队战斗力强 D、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
19、在当时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歌谣反映了( )A、根据地的经济繁荣 B、军民同甘共苦的乐观精神 C、土地改革成效显著 D、红军灵活多样的高超战术
-
20、1919年5月5日的《益世报》刊登的《山东问题之日益扩大》提到:“各学生至东城赵家楼,曹汝霖住宅已将大门紧闭,并有警察把守。各生均大骂卖国贼,声震数里。”学生的行为( )A、由外交失败而引发 B、目标是推翻北洋政府的统治 C、掀起工人运动高潮 D、反对外国侵略但又盲目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