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申纪兰,被誉为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化石”,“人大制度见证人”,任第一届至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下她参加的第一届全国人大所见证的历史活动是会议(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歌、国旗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2、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时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资料,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外部环境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C、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挤压 D、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
3、30年代,南洋华侨中传唱着《告别南洋》这首歌曲:“再会吧,南洋!你不见尸横着长白山,血流着黑龙江。……别了吧,我们第二故乡,我们要去争取这一线光明的希望。”与这首歌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皖南事变 D、一二九运动
-
4、历史地图是浓缩的历史。观察地图,图中A处发生的事件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意义在于(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
5、1919年,上海交通银行6月电函有如下内容:“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5日)南市一律罢闭……(10日)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务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该运动( )A、彻底解决“青岛问题” B、导致社会秩序大乱 C、采取罢课、罢市和罢工形式 D、得到政府大力支持
-
6、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7年6月,国民政府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首次表彰杰出英雄。特申明:“以我国历史久远,代有特起人物,故列表而出之,藉作人群模楷,增强民族自信力”,包括:A隋文帝、B唐太宗、C赵匡胤、D岳飞、E元世祖、F明成祖等40人。
(1)把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与下列历史功绩相对应。(填写大写字母)①结束分裂,统一全国,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________
②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鼓励发展生产:________
③精忠报国,治军严明,廉洁正直,率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________
材料二 民族英雄与他们的主要事迹
人物
朝代
主要事迹
戚继光
明朝
A
郑成功
明末清初
使被荷兰占据38年的B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C帝
清朝
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补全材料二中大写字母代表的内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材料二中的主要事迹,概括这三位英雄体现的共同精神品质。
材料三 新时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部分)
人物
荣誉
事迹
钟南山
“共和国勋章”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钟南山一直站在抗疫第一线,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成为稳定民心的科学家代表
张桂梅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张桂梅创立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校至今已有数千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位英雄人物,为其撰写一句致敬词。(4)结合以上探究和所学知识,谈谈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
7、回望党的历程,我们党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在不同时期,为革命、建设、改革找准了奋进航向标,制定了正确路线图。九年级某班同学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进行综合探究学习,搜集了下列资料,邀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开天辟地 革命救国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一开始想走苏联那样的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走不通,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要在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中国共产党人找到正确道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摘编自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改天换地 建设兴国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
翻天覆地改革富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惊天动地复兴强国
中共十九大
(1)、革命救国时期,“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最终“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正确道路是什么?(2)、改革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救国时期的“正确道路”有什么相同之处?在复兴强国时期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综合以上探究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00字左右) -
8、【深化改革工业国有】墨西哥的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9、【反独促统大势所趋】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
10、【国家统一民族交融】元朝时期,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
11、当前世界的最热话题莫过于2025年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2025年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是指美国政府自2025年4月2日起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政策,主要包含国家层面的“对等关税”、商品层面的“对等关税”以及非关税壁垒层面的“对等关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这一行为( )A、符合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了国际贸易自由化 B、违背经济全球化趋势,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C、推动了世界贸易组织发挥更大协调作用 D、使全球产业链更加紧密,各国经济依存度提高
-
12、1948年—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此时,促进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外在因素是( )A、西欧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战后世界秩序稳定 D、马歇尔计划的扶持
-
13、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新经济政策规定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B、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罗斯福上任后采取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D、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
-
14、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业部门兴起。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A、有经验的工匠是发明的主力军 B、科学与技术实现了真正结合 C、使人类真正迈进了“电气时代” D、加剧了贫富分化与环境污染
-
15、古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做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这反映出罗马法律( )A、关注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 C、涉及商品生产和交换问题 D、全面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
-
16、1919年后,在《新青年》《晨报》《新潮》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劳工群体。这种变化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完全成熟 B、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上升 C、知识分子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社会主义已成为主流思潮
-
17、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人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
18、有历史学者写道:“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即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对文中“标界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A、群体意识的觉醒已经出现 B、向西方学习迈出实质步伐 C、封建传统观念遭到了摒弃 D、清政府内忧得到极大缓解
-
19、某同学在网上搜集了《文学史视野下的八股文研究》《从胡中藻诗案析文字狱对乾隆时期思想文化的影响》和《浅析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差异性》等文章,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 B、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C、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 D、明清时期的文化困局
-
20、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也汇集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下列诗歌中描写宋代百姓欢度春节场景的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