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综合复习与检测【期末·单元】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检测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闯关试题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基础达标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综合复习与检测【期末·单元】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检测素养评价02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单元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练习题
-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闯关试题
-
1、《共产党宣言》指出,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民族的孤立状态,使世界逐步联结为一个整体。欧洲通过殖民扩张和贸易网络,将亚非拉地区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并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由此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新航路的开辟( )A、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B、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C、加速欧洲社会转型 D、破坏性大于建设性
-
2、在中世纪西欧,封君通过授予封臣土地,构建起双方权利与义务交织的社会等级秩序。在同时期的庄园中,领主将土地分配给佃户耕种,佃户通过劳役和缴纳租税来换取土地的使用权。这表明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的共同点是( )A、以军事为核心的服务关系 B、以分封为基础的阶级关系 C、以宗教为依托的统治关系 D、以土地为纽带的契约关系
-
3、亚历山大图书馆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前后,馆内收藏了大量公元前400~300年时期的手稿以及来自希腊、埃及、波斯等地的典籍,吸引了如阿基米德等众多学者云集,曾经同亚历山大灯塔一样驰名于世。这反映出当时( )A、亚历山大帝国疆域辽阔 B、古埃及文明领先世界 C、东西方文化出现了大交汇 D、东西方之间贸易繁荣发展
-
4、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欧元区的5倍”。有国际观察人士表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材料表明( )A、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B、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 C、中国现代化建设助力世界经济的发展 D、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已经实现
-
5、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曾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我国(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坚持“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
6、“然而,即使在1941年,仍旧可以在三、四小时内人从外滩(注:上海外滩)中段跑到一点也没有改变的农村地区。……在乡村,人们看不到上海影响的任何迹象。”材料反映了( )A、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 B、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不平衡 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D、外国侵略没有波及到乡村
-
7、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胜利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靠这一万万六千万人打胜的。这一万万六千万人给了他们什么东西呢?……就是因为在这一万万六千万人中间进行了土改”,“要肯定这个伟大的胜利,有了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这个胜利”。毛泽东的言论( )A、揭示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B、展示了解放军强大的力量 C、肯定了解放军三大战役的胜利 D、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
8、某校历史课开展“抗日战争大事记”主题活动,下表为某个学习小组梳理的抗战大事表。据此表内容推断,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时间
事件
1935年12月
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9月
国民党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37年9月
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1940年下半年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
1945年8月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大反攻
A、中国社会各阶层积极参加抗日战争 B、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9、毛泽东指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毛泽东意在强调( )A、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B、创建革命军队的重要性 C、坚持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 D、坚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
10、费正清指出:“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它通过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封建传统,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其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铺垫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1、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这表明辛亥革命( )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B、开创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先河 C、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局限性
-
12、李鸿章曾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这表明洋务运动( )A、没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 B、是一次成功的统治阶级自救运动 C、维护和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D、遭到了外国势力的挤压
-
13、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曾两次占领舟山,建立军事据点,进行殖民统治。《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军虽然撤出舟山,但仍将其置于英国“保护”之下,舟山从此成为英国在长江流域谋取利益的重要据点。材料主要表明鸦片战争( )A、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B、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C、破坏了中国主权的独立完整 D、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14、清朝统一台湾后,在台湾设一府三县进行管理。县以下设坊、里、保、庄等基层建置,在高山族人民居住的地方设社。同时设立“理番同知”一官协调汉族与台湾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些措施有利于( )A、加强边防抵御外来侵略 B、地方分权防止藩镇割据 C、专制皇权的进一步加强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15、如图所示为江阴出土的明代“吹药器”,主要用于喉科疾病的治疗。使用时先将药物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再将药散迅速吹入患处,设计十分巧妙。这体现了明代( )A、中医药学精细化发展 B、社会保障高度健全 C、医疗卫生领先于世界 D、商品经济十分繁荣
-
16、随着元朝疆域不断扩大,大批西北、西域人东来,如党项人、回回人、畏兀儿人等,元朝把这些人称为色目人。蒙古贵族往往重用色目人负责经济和税收,元朝时期色目人在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领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这说明元朝( )A、民族关系紧张 B、民族地位平等 C、民族矛盾加剧 D、民族交融加强
-
17、南宋时期江南地区耕地面积较北宋增加了40%,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宋史·食货志》记载“东南岁入倍于天下”。可能与该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A、崇文抑武 B、澶渊之盟 C、靖难之役 D、靖康之变
-
18、如图所示为唐朝摩羯纹金长杯,融合了萨珊式银器造型与印度摩羯纹饰,展现了锤揲手法及西亚连珠框设计,内壁对称的花纹则糅合了中国传统布局样式。这反映出唐朝( )A、娱乐生活丰富 B、中外交流频繁 C、饮食习惯多样 D、民族交融加深
-
19、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国号的命名上通常选择继承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且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这体现了该时期( )A、战乱频繁,冲击中原统治秩序 B、兼容并包,社会风气开放多元 C、士族专权,动摇君主专制统治 D、多元一体,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
20、下表言论共同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
作者
言论
出处
南北朝颜之推
内外两教(佛教与儒家),本为一体,渐积为异,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
《颜氏家训》
东晋高僧慧远
奉主之礼,礼敬有本……是故悦释迦之风者,辄先奉亲而敬君。……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沙门不敬王者论》
A、儒佛调和,佛教本土化 B、三教并行,思想多元化 C、尊崇儒术,儒学正统化 D、儒学复兴,儒学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