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综合复习与检测【期末·单元】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检测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闯关试题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基础达标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综合复习与检测【期末·单元】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检测素养评价02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单元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练习题
-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闯关试题
-
1、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这种现象说明罗马帝国衰亡的内部原因是( )A、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B、奴隶处境日益悲惨 C、日耳曼人大举入侵 D、工商业和农业衰落
-
2、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中共会议是( )A、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C、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 D、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
-
3、1990年起,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抓住机遇,利用上海的资金、技术等优势,加快对浦东的建设,浦东迅速崛起。在很短的时间内,浦东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材料中的“机遇”是指( )A、中央决定兴办经济特区 B、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4、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25年2月2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四维高景一号03、04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技术迈上新台阶。材料表明( )A、我国卫星发射技术领先世界 B、我国遥感卫星技术迈上了新台阶 C、卫星项目促进国际科技合作 D、卫星发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
5、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图1到图2的土地政策使我国土地所有制发生的变化是( )
图1 广大农民热烈拥护土地改革 图2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A、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B、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分田包干到户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
6、1950年,毛泽东曾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也说过:“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由材料可知,该战争( )A、由侵朝美军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引起 B、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C、维护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及安全 D、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
7、“1940年8月至次年2月,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这一系列行动最能体现的战略战术是( )A、游击破袭战术 B、正面强攻战术 C、阵地防御战术 D、迂回包抄战术
-
8、下图是小华同学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制作的时间轴。其中“重大转折”( )A、开辟了井冈山道路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D、发生在贵州重镇遵义
-
9、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常常通过报刊书籍宣传救国救民的思想。下图(来源:202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课本)所示报刊和著作( )
维新运动期间的报刊 《革命军》 《青年杂志》第一卷第1号 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
A、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B、都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响应 C、都以宣传民主革命为目的 D、都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
10、“……二、本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三、凡愿入会者,须遵守本会定章,立盟书,缴入会捐一元,发给会员凭据。……八、本会设总理一人,由全体会员投票公举,四年更选一次;但得连举连任。”材料中“本会”是指(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
11、“全省(台湾)出现了第一条铁路、第一台电话、第一枚邮票、第一盏电灯、第一所新式学校,出现了自己经营并敢于与外人竞争的轮船,出现了有数以千计现代工人的矿区,也出现了最初的民族资本。许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成效蔚然可观,使边疆海岛新建的行省后来者居上,成为全国洋务运动中的先进省份。”上述材料表明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 )A、加强了我国东南海防 B、增加了清朝财政收入 C、强化了清朝边疆治理 D、推动了台湾经济发展
-
12、下图所示的遗址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与该遗址相关的侵华战争( )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A、清政府割库页岛给日本 B、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 C、造成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八国联军犯下滔天罪行 -
13、“此战是中国军队反击沙俄军队入侵的一次重要战争。此战的胜利,为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奠定了基础,有力地制止了沙俄向黑龙江流域进行侵略的计划,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表现了中国各族人民不屈服于外国侵略的英勇反抗精神。”材料中的“此战”安定了我国哪一边疆地区( )A、西北边疆 B、西南边疆 C、东北边疆 D、东南沿海
-
14、下图展示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出现主要反映了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 B、重视海外贸易 C、商业贸易繁荣 D、科学技术进步
-
15、《女真进士题名碑》碑文中记录了金哀宗正大元年及第进士的情况,包括试题、考中者姓名等内容,反映出女真族对中原文化的学习和借鉴。这里女真族所借鉴的中原制度是( )A、科举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
16、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小明绘制了如下图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①”“②”处的朝代是( )A、①西汉 ②前秦 B、①东汉 ②北魏 C、①东汉 ②西晋 D、①西汉 ②西晋
-
17、《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些措施( )A、为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B、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加强了秦朝的思想统治 D、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
18、下图中的文物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工具“耒耜”,也是后来“犁”的前身。据此可推测河姆渡人哪一生产技术的进步( )A、渔猎 B、耕种 C、纺织 D、制陶
-
19、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过的文明,她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我国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具有本土性,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连续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影响着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进程,推动了各地区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中华文化既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也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滋养。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既是历史贡献,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根据上文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风俗和语言方言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文化不可分、民族不可散的多元一体的共同信念。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两个特点?(2)、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对外来文化的积极吸纳体现了它的包容性。请举出一个中华文化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例子。(3)、汉字的发展经历了商代的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秦朝的小篆,再到隶书、楷书、行书的过程,这可以用来说明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4)、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既是历史贡献,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这一观点。 -
20、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穿越历史烟云,那段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不屈岁月,震撼人心。作为全球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残酷的生死大搏斗,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灾难。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卷入的国家有60多个,占世界总人口的4/5;战火遍及欧洲、亚洲、非洲,以及大西洋、太平洋和地中海。据估计,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资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但是在这场关系人类命运和前途的搏斗中,人民最终赢得了战争,世界和平得以恢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材料四 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中国人民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对于在装备上占极大优势的敌人进行了坚决抗击,所表现出的顽强,是对其他联合国家军队和全世界人民的鼓舞。”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导致英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5年9月英国《泰晤士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发动这场“残酷的生死大搏斗”罪魁祸首的国家。(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世界人民最终赢得了战争的原因。(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抗日战争最显著的特点。(4)、材料四中“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什么地位?(5)、以史明鉴,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