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勤劳质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劳动中的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裁剪布料 B、堆放砖块 C、粉碎矿石 D、粮食酿酒
  • 2、 “金粉”(CuZn合金)是一种金属颜料,可用于文物修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金粉”中铜的含量,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图示数据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2)、该“金粉”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3、 唐代《千金翼方》中记载:“枸杞以甘州者为真,叶厚大者是”,首次将甘州(今张掖)枸杞确立为道地药材。为了解张掖种植枸杞的土壤酸碱性及相关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当地的土壤样本进行了探究。

    【实验探究】

    任务一:测定土壤酸碱性

    (1)、选取一定量的土壤样本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过滤后得到土壤浸出液。用测定浸出液pH , 若显碱性,则pH(选填“<”“=”“>”)7。
    (2)、任务二:探究土壤中钠盐的主要成分

    张掖年降水量少且蒸发量大,使土壤中较多的可溶性钠盐化合物随水分蒸发而析出。当土壤含盐量较高时,一般含有较多的氯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钠。

    小组同学为检验土壤样本是否含有碳酸钠(假设不含硫酸钠),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1: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

    有气泡产生

    含有Na2CO3

    方法2: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

    含有Na2CO3

    (3)、方法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4)、【实验结论】

    以上探究表明,该土壤含有碳酸钠,显(选填“酸性”“中性”“碱性”)。该土壤除了种植枸杞,还适合种植下表中的作物有(填字母序号)。

    作物

    A.茶树

    B.樱桃

    C.甘草

    适宜的土壤pH

    4.5~5.5

    5.6~7.0

    7.2~8.5

  • 4、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请指出该装置中的一处错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当观察到时,开始收集气体。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在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E装置,则气体应该从(填“a”或“b”)导管通入。
    (4)、如图F,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适量水,振荡,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5、 为减缓全球变暖趋势,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NaOH溶液以喷淋方式加入,目的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a为
    (3)、固体A的名称为;反应①属于(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该流程中除了CaO外,还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5)、践行低碳行动的有效措施有(写一种即可)。
  • 6、 如图为NaClNH4ClNaHCO3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NaCl的溶解度(填“>”或“<”)NH4Cl的溶解度。
    (2)、将t2NH4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种即可)。
    (3)、当NH4Cl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的方法提纯NH4Cl
    (4)、t3时,NaHC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化为最简整数比)。
  • 7、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第六次“太空会师”。这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是我国科技实力的再一次展现。
    (1)、生命保障:空间站内,航天员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循环水电解制氧系统,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为;在水处理系统中,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性;航天员在太空实现了蔬菜种植,蔬菜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由棉、羊毛和聚氯乙烯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层结构舱外航天服,可以保障航天员舱外活动的安全,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2)、动力保障:搭载该飞船的火箭使用的主发动机燃料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二者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C2H8N2+2N2O4=2CO2+3N2+4X , 则X的化学式为
    (3)、安全保障:空间站的生活类垃圾被压缩后装载至天舟货运飞船,垃圾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摩擦进而焚毁。“摩擦”为垃圾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 8、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硼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3)、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17号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三种固体

    分别取样,加适量水溶解,测量并比较三种溶液温度的变化

    B

    除去炭粉中的氧化铜粉末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

    C

    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分别把打磨后的铁丝和银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D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点燃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10、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箭头所示方向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Fe2O3Fe(OH)3FeCl3 B、CCO2CO C、NaNO3NaClNaOH D、CaCO3Ca(OH)2Cu(OH)2
  • 11、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迈向新台阶,尤其是国产DeepSeek被广泛关注和应用。人工智能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下图为工业制取高纯硅(Si)的某一步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C、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2 D、生成物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8:73
  • 12、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丹桂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干冰升华

    分子的体积变大

    C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D

    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A、A B、B C、C D、D
  • 13、 化学观念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分类观:水和三氧化二铁都是氧化物 C、守恒观:1g碳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D、转化观: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
  • 14、 目前大多数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锂电池驱动,生产锂电池时可用碳酸乙烯酯(C3H4O3)作为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g B、碳酸乙烯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C、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D、碳酸乙烯酯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 1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移走蒸发皿 D、过滤
  • 16、 在食品中添加含钙元素的化合物,可以预防(   )
    A、龋齿 B、贫血 C、佝偻病 D、甲状腺肿大
  • 17、 下列物质均可用于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其中属于钾肥的是(   )
    A、KCl B、NaNO3 C、NH4Cl D、CO(NH2)2
  • 18、 下列做法与“建设美丽甘肃,保护生态环境”理念相符的是(   )
    A、外出多开私家车 B、购物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外出就餐使用一次性餐具 D、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 19、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定量测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1)、甲组同学在医用输液袋中充入VmL呼出的气体,如图所示连接装置。打开弹簧夹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出,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mL , 实验测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为(用VV1表示)mL
    (2)、若换算后以上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22g , 则要完全吸收需要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乙组同学把测定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传感器放入充有一定量空气的食品保鲜袋中,然后向食品保鲜袋中呼出气体(如图1所示),采集数据经处理后如图2所示,其中表示CO2体积分数变化的是(选填“X”“Y”或“Z”),Y的体积分数在约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20、赤泥是铝土矿在生成氧化铝过程中形成的强碱性固体废弃物,其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成分是Al2O3Fe2O3SiO2TiO2CaO等。某研究小组采用“磁化焙烧一磁选”方法回收铁,并将磁选尾矿作为浸出原料回收钛。
    (1)、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赤泥中可回收利用的五种主要成分均属于化合物中的
    (2)、磁化焙烧前要对赤泥进行破碎烘干研磨后再用网筛筛选,破碎过程发生变化,研磨的目的是 , 网筛筛选相当于实验室的操作。
    (3)、磁化焙烧时加入煤,通过控制温度等因素使赤泥中弱磁性的Fe2O3转变成磁性较强的Fe3O4 , 从而使铁通过磁选分离回到精矿中、温度对磁化焙烧的影响如图所示,控制焙烧温度为℃时,可使铁回收率最高,当焙烧温度在℃之间时精矿铁品位最佳。

    (4)、赤泥磁选后得到的高品位铁精矿再逐级还原为铁,此过程铁元素化合价(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5)、尾渣中含有较丰富的钛,不同浸出剂对钛浸出效果的影响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浸出剂(填名称)对钛的浸出效果最好。浸出过程中TiO2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