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铁与CuSO4溶液接触,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还有气泡产生。经测定CuSO4溶液显酸性,且反应过程中溶液酸性先增强后略减弱。为探究酸性变化原因,用冷却后的沸水配制4%的CuSO4溶液,与洁净的铁钉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酸性不变

    酸性略减弱

    酸性先增强后略减弱

    A、红色固体为Cu,说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B、CuSO4溶液显酸性,推测铁钉表面气泡一定是氢气 C、实验2中加入植物油的作用是为了隔绝氧气 D、实验2、3对比证明,溶液酸性增强与O2、Fe有关
  • 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鉴别蔗糖和碱面,可分别加水溶解后测溶液导电性 B、除去铜片表面的氧化铜,可将铜片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判断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可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 D、检验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 3、《天工开物》记载的“淋煎”法制取海盐,主要包含“海水淋洗”和“卤水煎炼”两个环节。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淋洗”可以增大NaCl的溶解度 B、“卤水煎炼”是蒸发结晶的过程 C、2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35.9:100 D、20℃时,将20gNaCl溶于50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 4、煤的气化是煤综合利用的方法之一,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氢分子,其符号为2H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质量比为1:1
  •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催化反应广泛存在,如豆科植物固氮、合成氨、生产硫酸、光解水制氢、汽车尾气中CO和NO净化处理等。MnO2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研究认为反应过程中MnO2经历了“MnO2Mn2+MnO2”的过程。

    (1)、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豆科植物固氮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N2 B、光解水制取氢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汽车尾气净化处理,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D、H2O2O2反应中,MnO2参与化学反应
    (2)、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用于生产氮肥 B、氢气有可燃性,用作燃料 C、浓硫酸有吸水性,用于金属除锈 D、CO无色无味,用于炼铁
  • 6、水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物质之一。水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大量水分子聚集而成 B、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C、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g D、水沸腾过程中水分子体积变大
  • 7、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氯化钠 B、称量氯化钠 C、量取水 D、溶解氯化钠
  • 8、“铝冰”是一种新型固体火箭推进剂,其成分由纳米铝粉和结成冰的水混合而成。“铝冰”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
    A、单质 B、氧化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
  • 9、化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研究范畴与化学有关的是(    )
    A、软件开发 B、雷达探测 C、药物研制 D、地图测绘
  • 1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且无毒,可用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 B、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臭氧等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质量分数约为78%
  • 11、如图是某补钙药品说明,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XXX钙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规格:1g/每片

    每片中含CaCO350%

    用量:每天一次,一次片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每片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若一个青少年正常情况下每天需要摄入0.4g钙元素,则每天至少服用该种钙片片。
  • 12、现有分别装有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的三瓶气体,要用简单明了的方法将它们区分,最好的方法是
    A、分别观察颜色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分别向集气瓶中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D、将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 13、

    某实践活动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空气质量检测等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了解空气质量指数

    【思考分析】

    (1)如图1是某日的空气质量情况,该日的空气质量为(填“轻度污染”或“重度污染”)。

    (2)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活动二:认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交流思考】

    (3)如图2,太阳能板工作时进行的能量转化是将能转化为电能。

    【进行实践】同学们找到一个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显示的数据如表:

    二氧化氮/μg

    臭氧/μg

    一氧化碳/μg

    22.0

    158.0

    3.26

    【交流思考】

    (4)除显示器显示的内容外,还需要检测的空气污染物有(填两种)。

    活动三:进行实践

    同学们调研发现某些工厂为了获得充足的能量,长期采用燃煤技术,于是猜测该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设计并进行实验】

    (5)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收集一瓶工厂排放的气体,加入品红溶液,振荡

    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

    【反思评价】

    (6)不选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硫的原因是

    活动四:提出空气质量改进方案

    【分享成果】

    (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自己在校园中可以

  • 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

    i.上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ii.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收集较干燥氧气,应选用如上图装置中的(填字母)。

    iii.若选用装置AC组合制取氧气,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

    iv.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考虑,可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

    (2)、为了探究潜艇制氧器,小亮以爆炸盐(溶于水会产生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为原料设计了简易装置(如图)。加料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作用。右舱中水的作用是(答1点即可)。

  • 15、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化学知识:
    (1)、自然界的水大多数是(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
    (3)、活性炭能除去河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 16、《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的古代炼铁,现代工业上采用高炉炼铁。

    (1)、工业炼铁使用图Ⅰ设备是高炉,炼铁时将图Ⅱ中固体原料按一定配比与富氧热空气共同投入炼铁设备中,固体原料的投放口为(填“A”或“B”)
    (2)、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请写出ii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同学想测炼出生铁中含碳量,便于送去炼钢厂炼钢。该同学取11.6g样品,将60g稀硫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2

    12

    12

    12

    12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12

    X

    0.36

    0.4

    0.4

    ①上表中X=

    ②求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

    ③画出加入稀硫酸过程中生成H2质量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 17、

    对于金属材料,我们应该从多角度了解。

    I.金属冶炼

    (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炼锡的场景:“凡煎炼亦用烘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点铅勾锡”是炼锡的关键步骤,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

    Ⅱ.金属的锈蚀与防护

    (2)铁生锈是因为铁会与空气中的反应。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再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Ⅲ.金属的回收再利用

    (3)某学习小组同学欲从废旧电脑的某些零部件中回收金属银,设计流程如图所示。2

    ①步骤I和步骤Ⅱ都涉及的实验操作是 , 该操作过程中无细节错误,结束后展开滤纸(假设铺灰部分代表滤渣),滤渣分布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填字母序号)。

    A.          B.        C.        D.

    ②步骤I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的作用是 , 步骤Ⅰ后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符号是

    ③固体的成分是 , 步骤Ⅱ的反应方程式

  • 18、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产生的所有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②SO2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甲:气体是H2 ; 乙:气体是SO2;   丙:气体是SO2和H2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部分夹持器材略去)。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

    (2)B装置的作用是

    (3)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 证明气体中含有H2 , C中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4)推测D瓶中溶液的作用是

    【讨论】

    (5)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什么在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呢?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产生氢气的原因:

    (6)锌与浓硫酸和稀硫酸反应都可以产生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优点是(任填一种合理的答案)。

  • 19、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几种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 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3)、某同学设计了F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相关性质。

    ①转动Y型管,稀盐酸流动,与物质M接触,反应开始。则物质M应为。Y型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F装置中出现现象时,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同时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性质。

    ③往软塑料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盖上瓶塞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及的现象。

  • 20、可燃冰(CH4•nH2O)外观像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的形成要满足三个条件:(1)温度不能太高;(2)压力要足够大;(3)要有甲烷气源。在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天然气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可燃冰具有热值高、储量丰富等优点,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甲烷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备炭黑、乙炔等。

    2017年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走在世界前列,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当今世界能源储量最丰富的是
    (2)、可燃冰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形成的适宜条件是

    A.高温高压                       B.低温高压                      C.低温低压

    (3)、可燃冰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的原因是 , 请你再说出一种新能源:
    (4)、下列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___________。
    A、甲烷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二氮 D、二氧化碳
    (5)、写出甲烷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