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东岸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丰台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2025年2月2日是第29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为“保护湿地,共筑未来”。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放入湿地 B、禁止捕猎和采集,保护湿地内的动物和植物种类 C、监测水质,确保水体清洁 D、通过立法保护湿地
-
2、小林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不全(未标明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如下图)。为测定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林取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加入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随后向烧杯中慢慢加入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待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消耗该稀硫酸24.5g。求:(1)、10.0g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g。(2)、求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
3、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选用发生装置C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
通常状况下,SO2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毒,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SO2 , 实验室选择下图装置收集SO2(图1)并验证其性质(图2)。
(4)图1“防倒吸装置”应选择(选填“甲”或“乙”)。
(5)图1NaOH溶液的作用是。
(6)已知SO2也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溶液呈酸性。如图2所示,把充满SO2的试管倒立在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可看到的现象是。
-
4、某工厂先用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制取硫酸铜,再用“湿法炼铜”获得铜,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已知: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1)、加入稀硫酸时先将孔雀石粉碎的作用是。(2)、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操作a的名称是 , 实验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得到的固体A的成分有(填化学式)。(4)、在固体A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的目的是。(5)、干燥铜时不能采取高温的方法,其原因可能是。 -
5、2023年9月23日晚,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游泳健将汪顺和数字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这一幕惊艳了世界。亚运会首次使用甲醇做火炬燃料,甲醇(CH3OH)作为“低碳”燃料,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等特点,运输及使用相对安全、便捷,是全球公认的新型能源。甲醇是利用电解水生成的氢气与工业废气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原理如图1所示。同时因为甲醇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合成甲醇时消耗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所以又被称为“零碳甲醇”。
为了探究影响甲醇产率的因素,研究人员在一定条件下,测定有分子筛膜、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选用甲醇作为燃料的优点(写一点)。(2)、根据图1写出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3)、亚运会各场馆的所有电力供应均为“绿电”,“绿电”的主要来源为新能源,下列可作为“绿电”来源的是______。A、太阳能 B、风能 C、煤炭(4)、对比图2中两条曲线,可以得出结论:温度高于210℃时,。(5)、假如你是火炬设计专家,设计火炬过程中还需要解决的难题有(写一点)。 -
6、如图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P点表示氯化钠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蒸发部分溶剂后,溶液的状态可能是(填“P1”或“P2”);某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时宜选用的结晶方法是。(2)、20℃,NaCl的溶解度为36g。该温度下,将gNaCl固体完全溶解于50g水配得饱和溶液,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从微观角度分析,如图中最接近NaCl溶液真实情况的是(填字母序号)。(3)、如图所示,小烧杯中是底部有未溶解固体的硝酸钾溶液,若使其固体继续溶解,在大烧杯的水中可以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NH4NO3固体 B、NaCl固体 C、NaOH固体
-
7、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许多古籍中都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1)、《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人体需要六类营养物质,“五谷”中小麦富含的营养物质为。(2)、《梦溪笔谈》中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和“柔铁”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硬度比纯铁的(选填“大”或“小”)。(3)、《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著作,记载了冶锡等场景。锡是“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这五种金属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4)、《易经》记载有“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有研究者认为其中的化学原理就是甲烷(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5)、《传信方》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治气痢巴石丸,取白矾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巴石的主要成分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x•12H2O],则x的值为。
-
8、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化学与碳家族
(1)古代字画用石墨绘制,保存时间较长,这是因为;(2)冰箱里通常放入一包竹炭除去异味,这是利用了竹炭的性。(二)化学与健康
(3)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填“原子”或“元素”);(4)氮气的用途很广,列举出氮气的一种用途:。(三)化学与能源
(5)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含煤、和天然气;(6)化石燃料它们都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
9、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1)、一个汞原子;(2)、两个二氧化氮分子;(3)、两个镁离子;(4)、硝酸钠;(5)、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10、科学的进步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2和CO2
燃着的木条
B
检验溶液中是否有
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C
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
高温煅烧
D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入灼热氧化铜中
A、A B、B C、C D、D -
11、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下列物质间经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转化的是A、CuSO4→Na2SO4 B、KNO3→KCl C、Fe2O3→Fe2(SO4)3 D、CO2→CO
-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2P+5O2P2O5 B、碳酸分解:H2CO3=H2O+CO2 C、酒精燃烧:C2H5OH+3O23H2O+2CO2 D、铁与盐酸反应:2Fe+6HCl=3H2↑+2FeCl3
-
13、氯元素是海水中重要的元素,如图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氯原子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氯原子带正电 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C、第一层上有7个电子 D、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
14、“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下图是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选择正确的判定A、甲和乙都是氧化物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C、丙的化学式是 D、反应后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4
-
15、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陆游笔记中记载的此灯被誉为“省油灯”,其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熄灭省油灯可以用灯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B、油灯工作时,部分油会因受热蒸发而减少,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油分子运动到盏外 C、下层水吸热,减少了上层油的蒸发,所以可以省油,故而需定期补充下层水 D、省油灯中油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可燃物
-
16、分类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单质:稀有气体 B、氧化物:干冰 C、碱:纯碱 D、混合物:蒸馏水
-
17、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矿泉水瓶、易拉罐属于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 C、厨余垃圾 D、其他垃圾
-
1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作制冷剂 B、金刚石——切割玻璃 C、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D、氢气——作燃料
-
19、氮肥可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使叶色浓绿,下列属于氮肥的是A、K2SO4 B、CO(NH2)2 C、Ca(H2PO4)2 D、KCl
-
20、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试剂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C、过滤液体
D、固体药品的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