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高地棉花洼地稻,不知身住在它乡。”稻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为
    (2)、《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制取过程:“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上述制取过程未涉及的实验过程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解 B、蒸发 C、结晶 D、升华
    (3)、《梦溪笔谈》中描述了一种液体化石燃料:“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烟”指的是炭黑,古人用它作的画可以保存至今,原因是
  • 2、除杂和检验是实际生活、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和鉴别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aCl2固体中少量的CaCO3固体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鉴别碳粉和CuO粉末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D

    鉴别CO2N2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固体中混有少量的乙固体,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固体 B、t1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可得到溶液的质量是70g C、t3时,分别将50g的甲、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少于丙 D、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 4、装置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所示装置和操作图中,不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
    A、 B、 C、 D、
  • 5、金属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B、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铝 C、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 D、为减缓轮船钢铁外壳的锈蚀速率,通常在轮船外壳表面涂防锈漆
  • 6、小郡在学完“碳和碳的氧化物”后,对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属于碳单质,C60 , 属于碳的化合物 B、CO2和CO都属于有机物 C、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D、C和CO都可用于冶炼金属
  • 7、天宫空间站的电能来源于氮化镓太阳能电池。氮化镓电池中的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镓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B、镓原子的质量为69.72 C、图中x=1 D、镓原子的中子数是31
  • 8、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拥有巨大潜力的CuFeS2可由以下化学反应制得:CuCl2+FeCl2+2NH42S=CuFeS2+4X , 则可推测X是
    A、NH3 B、NH42S C、NH4Cl D、NH42SO4
  • 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自行车在夏天容易爆胎——气体分子受热变大 B、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溶液中均存在酸根离子 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物质的组成元素不同
  • 10、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吸取滴瓶中的液体 B、移走蒸发皿 C、读取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
  • 11、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B、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约占空气质量的21% C、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D、空气污染物主要有SO2O3NO2CO2
  • 12、某兴趣小组在养鸡场发现某些母鸡会生软壳蛋,推测可能是因为缺钙,所以产蛋期必须选择含钙量较高的鸡饲料。为了测定其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兴趣小组取12.5克鸡蛋壳(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CO2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是g。
    (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0.1%)。
  • 13、

    松花蛋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美食。化学兴趣学习小组进行了“松花蛋制作”的项目研究,请结合任务回答问题。

    【任务一】品松花蛋,初识松花蛋的酸碱性

    (1)同学们品尝松花蛋时。发现松花蛋略有涩味是因为松花蛋中含有碱性物质,食用时加入少量可减轻涩味。

    【任务二】浸松花蛋粉,寻找涩味缘由

    取适量松花蛋粉(用于制作松花蛋泥的原料)。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pH=12,证明滤液中含有碱性物质。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松花蛋粉中主要含有生石灰、食盐,纯碱等。

    【分析推理】

    (2)松花蛋粉加水调和时发生如下反应:

    ①CaO+H2O=Ca(OH)2;②(写化学方程式)。

    (3)甲同学认为滤液中的碱性物质是氢氧化钠。乙同学对甲同学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滤液中的碱性物质除氢氧化钠外,还可能含有 (填化学式)或氢氧化钙。

    【实验探究】

    (4)

    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少许,向其中滴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另取滤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碳酸钾溶液

    滤液中一定不含有氢氧化钙

    通过探究,同学们找到了松花蛋粉加水后滤液显碱性的原因,寻到了涩味的缘由。

    【反思总结】

    (5)判断化学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时,既要考虑生成物,又要考虑

    【任务三】腌松花蛋,制作传统美食

    同学们戴上手套将松花蛋粉加入容器中,慢慢加水,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冷却,得到松花蛋泥,将松花蛋泥均匀裹到新鲜鸭蛋上密封。

    (6)从安全的角度说明“慢慢加水,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项目拓展】

    为了使松花蛋产生美丽的松花,传统工艺中加入密陀僧(主要成分为氧化铅)。目前密陀僧已逐渐被硫酸锌取代,制得无铅松花蛋。

    (7)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这一工艺改进的原因是
  • 14、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只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100g6%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粗盐提纯

    (1)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填序号)。

    (2)操作⑥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时,停止加热。

    (3)海水晒盐采用如图操作⑥的原理,是采用的结晶方法得到氯化钠。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

    ⅰ.计算;ⅱ.称量、量取;ⅲ.溶解;ⅳ.装瓶贴标签。

    (4)需要氯化钠g,蒸馏水47mL。

    (5)量取蒸馏水时,若俯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6%(填“>”“<”或“=”)。

    (6)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15、我们的胃液呈酸性,是因为胃腺壁细胞能分泌出盐酸。胃酸在人体消化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其易于被消化吸收。

    健康人胃液的pH在0.9~1.5,胃液的pH不仅影响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对伴随食物进入胃内的各类病菌的繁殖有影响。某医院对99位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胃液的pH及胃液中病菌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表:

    分组

    胃液的pH

    受检患者人数

    胃液中检出病菌的人数及比例

    A

    ≤2.0

    7

    0

    B

    2.0~4.0

    13

    3(23.1%)

    C

    4.0~6.0

    26

    17(65.4%)

    D

    >6.0

    53

    45(84.9%)

    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并使人感觉反酸或烧心,严重时会降低食欲,进而引发胃溃疡等多种疾病。发生胃酸过多的原因主要与患者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佳等因素有关。如进食了大量刺激性食物或者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都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导致胃灼热现象的出现。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抑酸药,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本身不能和胃酸反应;二是抗酸药,能直接与胃酸反应,常见的抗酸药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

    胃溃疡患者若服用不合适的抗酸药,会因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患者如长期使用抗酸药,很可能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因此,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酸类和抑酸类药物。胃溃疡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多食用鸡蛋、蜂蜜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方程式为: , 此反应为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常见的抗酸药中,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的抗酸药是。(只写一个)
    (3)、关于文中提到的几种抗酸药,属于氧化物的有(填写化学式)。
    (4)、根据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适量使用碳酸钙可治疗胃酸过多,同时还可为人体补充微量元素钙 B、在使用抗酸药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 C、胃酸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胃酸越多越利于人体健康 D、胃液pH越大越有利于病菌生存 E、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所以胃液pH越大越利于人体健康
    (5)、为防止胃酸过多,生活中我们应注意(答一点即可)。
  • 16、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回收利用金属并节能减排,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2)操作a的名称是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的试剂是(加入的试剂不考虑酸)。

  • 17、“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节气息息相关。
    (1)、谷雨——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正常雨水的pH约为 , 这是由于空气中的CO2溶解在雨水中。
    (2)、小满——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此时小麦逐渐成熟,面粉是由小麦加工而成,面粉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在种植小麦时,为增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需要施加肥(填化肥种类)
    (3)、秋分——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在北方地区,秋分时节农民收获谷物后,会将谷壳燃烧后的灰烬撒回田地,谷壳灰中含有碳酸钾,它与碳酸钠一样,显性,它能改良土壤酸碱性的同时还能为土壤补充钾肥。
    (4)、白露——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棉花属于(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可用的方法鉴别棉花和羊毛纤维。
  • 18、根据所学知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氯化钠是除雪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所含阴离子为
    (2)、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是
    (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4)、家用热水瓶内胆壁的银白色金属是
  • 1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KOH粉末中的MnO2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区别NH4NO3和NaOH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测温度

    C

    除去CO中的CO2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D

    除去NaNO3溶液中的NaCl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20、某同学利用数字传感器进行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实验中测得溶液pH和溶液温度的变化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溶液为氢氧化钠 B、40s时向烧瓶中滴入酚酞,溶液不变色 C、中和反应吸热 D、60s时,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上一页 387 388 389 390 39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