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小西设计如下实验:

    (1)、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莉认为省略上述实验中的(填字母),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3)、上述反应中,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大的是(填字母)。
  • 2、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B、C实验中,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小明认为两个实验均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的观点(填“正确”或“不正确”)。
    (2)、A实验中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小明思考后,将A实验天平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D所示。并重新做了实验,但天平依旧不平衡。若整个操作过程中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 3、下列为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两个实验。

    (1)、甲中进行实验时,先关闭K1和K2 , 加热c,一段时间后,再通入CO2 , 观察到b,d中纸花均不变色。

    ①b中纸花不变色说明了

    ②再打开K2 , 观察到 , 由此证明了CO2能与水反应。

    ③若打开K1 , 还可以证明CO2具有的性质是

    (2)、乙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a、b两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观察到(填“a”或“b”)中气体能被点燃。
    (3)、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4)、图2是电解水的微观反应过程,为使图B表达完整,应补充下图中的(填序号)。

  • 5、中国古人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发现了色彩,又赋予它们雅致动听的名字。缃叶、桃红、群青、沉香……这满庭芳的国色中也包含独特的化学内涵。
    (1)、缃叶,本身指淡黄色的叶子,是桑叶初生的色泽。桑蚕丝织锦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桃红:由银朱和赭石调合而成,银朱是硫黄与汞加热制成的硫化汞(HgS),已知HgS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Hg元素的化合价为
    (3)、群青,中国画传统颜料色,来自于青金石。青金石是指碱性铝硅酸盐矿物,其中含Na、Al、Si、S、Cl、O等元素,这些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填元素名称)。
    (4)、沉香:树脂与木质的融合物。沉香木受到外伤刺激后,会大量分泌树脂帮助愈合,过程中产生浓郁香气,我们通常能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
  • 6、如图是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

    XX矿泉水

    净含量:500mL

    配料表:纯净水 硫酸镁 氯化钾

    主要成分:钾1.0~27.3mg/L

    镁0.1~4.8mg/L

    (1)、2个氯原子的化学符号为
    (2)、Mg2+中“2+”的含义是
    (3)、H2O中“2”的含义是
  • 7、某兴趣小组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步骤①:先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

    步骤②: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

    步骤③: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 B、步骤②中可观察到红磷燃烧 C、步骤①中白磷不燃烧,③中白磷燃烧,对比①③可得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D、80℃热水的作用只是隔绝氧气
  •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比较合金的硬度

    B.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C.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D.除去CO2中的CO气体

    A、A B、B C、C D、D
  • 9、火箭发射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中N、O元素的质量比为1∶2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反应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种类都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
  • 10、为了保障野外工作人员的用水安全,便携净水器的设计有重要意义。小组同学自制如图所示便携式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除去河水中的所有杂质 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该装置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D、石英砂和活性炭互换位置,净水效果相同
  • 1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2CO3 B、黄铜:Cu C、氧化铝:AlO D、一氧化碳:Co
  • 1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1)、装置A中试管口塞棉花的原因 , 若选择装置A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B装置或C装置。

    ①若用B装置制氧气,长颈漏斗的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

    ②与B装置相比较,C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3)、氧气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
    (4)、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以上装置导管接口连接顺序为b接接d。
    (5)、若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氢气,气体从m进n出,请将玻璃导管补画完整。

    (6)、某化学小组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1.74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请计算:

    ①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

    ②1.74g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质量为

  • 13、类比归纳是学好化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引导我们总结规律,发现区别。
    (1)、在做一些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

    ②做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

    (2)、经过学习我们还可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快慢、反应时的现象与反应物的浓度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你列举一个你所熟悉的例子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
  • 14、下图是同学们完成的几个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请结合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若该实验只观察到木炭出现红热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2)、图3所示实验,实验现象
  • 15、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1:早在宋代,轻粉已是我国的一种重要药物,其制作方法之一是将古方药小还丹和食盐等物质在固体状态下共热,收集升华出的白色粉末,即为轻粉,其中有一个反应是在加热条件下,硫酸亚汞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轻粉。

    材料2:轻粉微溶于水,可制成治疗疥疮的药物、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

    (1)、请写出轻粉的一条物理性质:
    (2)、轻粉的保存方法是
  • 16、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图中A池是池,在吸附池中一般使用的物质名称是。生活中可使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 17、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中能看到什么现象?
  • 18、

    分析下面的信息,可以知道分子有什么性质?

    1滴水中约有1670000000000000000000个水分子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千克

    【知识小结】

    (1)微粒(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都很小。

    【交流讨论】分析以下生活与实验现象,可以知道分子还有什么性质?

    ①花香在空气中扩散②湿衣服中的水在晾晒下的挥发③蔗糖在水中的溶解④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知识小结】

    (2)微粒(分子)的性质2:
  • 19、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则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最多有种,其中为黑色粉末的物质是
  • 20、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如图所示的①~⑥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产生氧气的有 , 消耗氧气的有①⑤和
    (2)、下列关于氧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B、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C、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永远不变 D、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