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将一定量铁粉加入含有Cu(NO3)2和AgNO3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滤液中有AgNO3 , 则滤渣中一定没有Cu、Ag B、若滤渣成分为Cu、Ag、Fe,则滤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若滤渣成分为Cu、Ag,则滤液中一定有Fe(NO3)3 D、若滤液中有Cu(NO3)2 , 则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一定会有气泡产生
  • 2、 如图,水槽液面上漂浮着一支燃着的蜡烛和事先从其底端用小刀切下的一小块蜡烛,一段时间后,小块蜡烛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是可燃物 B、蜡烛难溶于水 C、蜡烛硬度比较小 D、小块蜡烛未燃烧是因为氧气浓度小
  • 3、 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旨在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利用 B、农业上用喷灌和滴灌取代大水浸灌 C、生活中洗菜和淘米的水直接倒掉 D、实验完清洗仪器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测溶液pH C、加热固体 D、收集气体
  • 5、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石油 B、 C、天然气 D、氢能
  • 6、 陕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物众多,其中秦始皇兵马俑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磅礴的气势闻名世界。下列兵马俑制作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土粉碎 B、陶泥塑形 C、陶俑烧制 D、陶体打磨
  • 7、 多姿多彩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下列物质含有氧元素的是(   )
    A、红磷 B、干冰 C、黄金 D、甲烷
  • 8、 现有一定质量的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粉末,其中含钠元素2.3g。向该混合粉末中加入81.8g水,完全溶解后,逐滴滴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沉淀和溶液。计算:
    (1)、混合粉末中硫酸铜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2g/cm3)配制上述5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毫升(1cm3=1mL;结果精确至0.1)。
  • 9、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氮肥,可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计算:
    (1)、尿素由种元素组成(写数值);
    (2)、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120g尿素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g。
  • 10、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新型催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汽油,主要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1)、已知反应Ⅰ中生成物为一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关于该转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反应Ⅰ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Ⅱ产物(CH2)n中C、H质量比为6:1 C、这个过程实现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D、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3)、按上图所示将176kg CO2转化为C8H10(汽油的成分之一),整个过程中若有70%的CO2转化为C8H10 , 理论上可生成C8H10的质量为kg。
    (4)、结合上述转化过程,从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个方面说明该研究成果的意义
  • 11、 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借助pH传感器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测得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是将滴入到另一种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A点时,溶液中溶质为(填化学式)。

    ③B点时,溶液的pH=

    ④取C点时的溶液,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产生气泡的是(填序号)。

    a.铜                        b.锌                        c.氧化铜

    (2)、已知碳酸钠很稳定,受热不易发生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Δ__Na2CO3+H2O+CO2。将Na2CO3NaHCO3的混合物22.1g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冷却至室温,再向其中加入15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g。
  • 12、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制得的气体进行性质实验。

    (1)、仪器a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探究氧气的性质时,为使木炭与集气瓶内的氧气充分反应,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发红,将其由瓶口向下(填“快速”或“缓慢”)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炭燃烧更剧烈。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装置(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 金属及金属材料具有广泛用途
    (1)、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μm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填“延展性”或“导电性”)。
    (2)、炼铁的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为(填化学式)。
    (4)、铝镁合金是飞机制造、建筑等行业的重要材料。为测定某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铝的质量分数,现将4.8g的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5g氢气。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14、 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②20℃时,将20g氯化钠固体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g。

    ③6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至0.1%)。

    ④将80℃时2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

    (2)、农业生产可利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在实验室配制300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
  • 15、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电解水
    (3)、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 16、 从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发展科学思维。
    (1)、物质变化:结合以下反应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微观分析,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填“分子”或“原子”)。

    ②宏观分析,该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能量变化:“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使用的某种发动机利用了N2H4分解释放出热量和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N2H4=催化剂2N+3H2+2NH3 , 其中a=
    (3)、调控反应: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需要(填“调小”或“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4)、可持续发展:为防止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可用石灰石进行脱硫,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2CaCO3+2SO2+O2=2CaSO4+2CO2 , 生成的硫酸钙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若吸收640t 二氧化硫,至少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t。
  • 17、 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
    (1)、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洗手后随手关闭水龙头,以节约用水 B、工业污水未经分级处理直接作为园林绿化用水
    (2)、下列净水方法中,采用单一操作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填序号)。
    A、吸附 B、过滤 C、蒸馏
    (3)、通过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①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上出现无色液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在如图所示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通电一段时间后,a管中产生3mL气体时,b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mL。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产生的气体,观察到(填“a”或“b”)管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另一管中气体可燃。

    ③以上实验证明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 18、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稀盐酸 ②金刚石 ③氦气 ④干冰 ⑤碳酸钙 ⑥铜,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裁玻璃的是
    (2)、可用于除铁锈的是
    (3)、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
    (4)、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
    (5)、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6)、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 19、 某混合物由CaCO3Mg(OH)2组成,取13.7g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混合物中Mg(OH)2的质量为5.8g B、该混合物中钙元素与镁元素质量比为5:9 C、反应生成的CO2质量为1.1g D、反应后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9%
  • 20、 下列选项中,图示实验的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图示

    现象及结论

    A

    加入硝酸铵后,U形管①处液面高于②处液面,证明硝酸铵溶于水放热

    B

    一段时间后烧杯④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证明③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扩散到④中,发生了中和反应

    C

    一段时间后⑤中铁钉生锈,⑥⑦中铁钉未生锈,证明铁钉生锈过程有氧气和水参加反应

    D

    电炉从室温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⑧先燃烧,⑨后燃烧,⑩⑪不燃烧,证明无烟煤和沙子均不是可燃物

    A、A B、B C、C D、D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