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4月)
-
1、科学家用锶原子研制的“晶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准的钟。如图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锶的离子符号是Sr2+ B、乙图中X=6 C、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
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的容积为2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0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
A、15mL处 B、12mL处 C、10mL处 D、8mL处 -
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则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B、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是化合反应 C、试管可以直接加热,试管和烧杯都是玻璃仪器,所以烧杯也可以直接加热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任何情况下原子都不能再分
-
4、中秋时节,阖家赏月吃月饼,还有美味的螃蟹,螃蟹营养丰富,其天冬氨酸的含量比较高。已知天冬氨酸的化学式为C4H7NO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冬氨酸由4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B、天冬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3g C、天冬氨酸由碳、氢、氮、氧四个元素组成 D、天冬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5、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④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 B、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表示的微粒性质较稳定的是②③⑤ -
6、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
7、某同学从化学方程式中获得以下信息: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④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
8、下列关于现象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并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 C、铁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碳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上可采用滴灌、喷灌代替大水漫灌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可随意排入河流
-
10、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通过治理,廊坊市的空气质量近年来有所好转。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 C、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是氮气 D、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都要用到氧气
-
11、下列“错误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污染试剂
B、酒精溅出
C、液体喷出
D、引发火灾
-
12、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D、张青莲
-
13、回答问题。(1)、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则:乙物质的名称为;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 当观察到导管口有 , 再开始收集。

-
14、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1)、它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个;(2)、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2个电子;(3)、与它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微粒符号是(只写一种)。 -
15、从“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和现象。(1)、工业上能用空气为原料制氧气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 实验室能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是因为高锰酸钾中含有。(2)、饼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3)、蜡烛燃烧会变小甚至消失是因为。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能点着,是因为白烟是。(4)、人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不同是因为气体在人体中发生了(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5)、污染空气且形成酸雨的是。
-
16、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方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利于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是A、积极植树造林防尘降尘 B、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 C、回收废旧电池节约资源 D、农业上合理施用化学肥料
-
17、将4.6克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由此可推断该物质的组成是A、只含C、H两种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 C、只含C、H、O三种元素 D、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
18、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
A、甲和乙是反应物,丁可能是催化剂 B、丙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甲、乙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为4.64g -
19、“碳达峰”和“碳中和”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承诺2030年前,的排放量达到峰值(即碳达峰)之后逐步降低,最终产生和消耗的平衡,实现的零排放(即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A、废气净化后再排放 B、使用煤、石油、天然气做燃料 C、植树造林 D、开发新能源
-
20、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要求使用的是直流电 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 D、试管2中得到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