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4月)
-
1、图中A~F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注的仪器名称:①;②。(2)、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填装置标号)作发生装置,若选F作收集装置,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填“a”或“b”)口。(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果要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发生装置应选择(填装置标号),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不使用E,原因是。(4)、实验室常将浓氨水滴入生石灰(CaO)中快速制取氨气,利用了生石灰与水反应(填“放热”或“吸热”),使氨气的溶解度(填“增大”或“减小”)的原理。
-
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刘禹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引用的“淘金”过程发生的变化,该变化利用了黄金的性质。(2)、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属于纤维(选填“天然”或“合成”)。(3)、《汉书》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中含有石油,石油属于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4)、《本草经集注》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硝石”主要成分是KNO3 , KNO3在化学肥料中属于(选填“复合肥料”或“农家肥”)。KNO3中的钾是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可以增强植物抗倒伏能力。(5)、《三国志》记载:“扬汤止沸,不如去薪”。“薪”指柴、草等燃料,“去薪”灭火的原理是。(6)、《天工开物》记载:“煤饼烧石成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 “灰”指CaO,“烧石成灰”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比较、分析、归纳是科学思维的重要方法。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能用于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均含有氧元素
B
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用作干燥剂
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均有吸水性
C
氢氧化钾溶液和石灰水分别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氢氧化钾溶液和石灰水中均含有OH-
D
金属铜与NaCl溶液均能导电
金属铜与NaCl溶液均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A、A B、B C、C D、D -
4、为验证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小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实验①、②能够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是:2Ag+CuSO4=Ag2SO4+Cu C、实验①中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D、实验①中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白色
-
5、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能力。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时,可以通过恒温蒸发水将丙溶液由点转化到点 B、℃时,将甲物质加入到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C、20℃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丙 D、℃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
6、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在烧杯中加粗盐和水,溶解后过滤,再取滤液蒸发结晶
B
鉴别生石灰和熟石灰
取样后加水,然后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是否升高
C
检验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D
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取样后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A、A B、B C、C D、D -
7、如图所示,分别向四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石灰水,反应后试管内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
8、硫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石油、制药等生产中。如图表示硫酸常见制备方法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转化②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转化①的反应方程式为 C、甲为气体,发生转化①反应前应对其验纯 D、丁是硫酸,硫酸由分子构成
-
9、广东拥有众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端砚制作工艺、肇庆裹蒸制作技艺、潮汕工夫茶艺、粵绣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端砚采石工具尖口铁凿、铁锤属于合金,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大 B、肇庆裹蒸的烧火煮粽中的粽子用的糯米属于蛋白质 C、冲泡功夫茶时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运动 D、粤绣染整工艺中所用的碳酸钠溶液属于混合物
-
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如图实验操作或现象标示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测定溶液pH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A、A B、B C、C D、D -
11、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化学变化 B、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 C、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 D、轮胎爆炸和氢气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
12、如图为某城2025年1月8日的空气质量情况。图中的“X”代表A、氮气 B、二氧化氮 C、氧气 D、二氧化碳
-
13、刚玉是一种氧化物矿物,颜色有无色或灰色、黄灰色、蓝色等,有玻璃光泽。具有硬度大、熔点高、耐侵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工业各个领域,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推测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硫酸铜 B、硅酸钠 C、氧化铝 D、氢氧化铁
-
14、化学和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烹调食物时加入食盐调节咸淡,也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 B、取河水后加明矾静置澄清,再加活性炭吸附,然后煮沸可得到纯净水 C、铁锅属于合金制品,但生锈铁锅没有任何价值,不属于可回收物 D、鉴别棉纤维和羊毛可用灼烧法观察是否有烧焦毛发的气味
-
15、“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锌、碘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元素,应大量摄入 B、患病时要及时治疗,并在正确的时间以适当的剂量和方式用药 C、重视食品安全,避免摄入变质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 D、为补充维生素,每天的食物中应有适量的蔬菜和水果
-
16、振兴乡村,发展农业,化肥起着重要作用。下列物质属于钾肥的是A、 B、 C、 D、
-
17、春光烂漫,踏青正当时。下列踏青所见所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泉水激石 B、露水成珠 C、树影斑驳 D、炭火烧烤
-
18、能源的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回顾人类社会家用燃料的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1)、任务一:定性认识家用燃料的变迁
上图所列4种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液化石油气和管道天然气中特别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硫醇,猜测其目的是。
(2)、任务二:定量认识燃料燃烧时的物质与能量变化某管道天然气的密度为 , 其中甲烷的质量分数为88%,计算10该天然气中甲烷的质量为(写结果,精确到0.1),这些甲烷完全燃烧排放(写计算过程)。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烷或甲烷充分燃烧对比数据如图。已知丙烷充分燃烧释放热量,在图中补画丙烷释放能量的柱状图并标注数据。
(3)、任务三:畅想未来燃料结合数据或其他角度,你认为未来最理想的能源及理由是。
-
19、中科大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回收装置(如图1),能绿色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锂,同时捕获废气,并产生可观的电能。(1)、任务一:认识装置
碳布用作电极是利用其性。碳布还可捕获废气中的(填化学式)并将其转化为离子,该过程电子(填“失去”或“得到”)。
(2)、任务二:揭秘原理第一步:。
第二步:在空气中变为更稳定的。两种盐中锂元素质量分数更大的是。
两步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为。
(3)、任务三:知识拓展i.未被捕获的废气在实验室中可用溶液除去。
ii.本方法与另两种传统锂回收方法的能耗及利润如图,分析本方法的突出优势为(写两点)。
-
20、项目学习小组围绕铁生锈相关问题展开探究。(1)、任务一:初探铁生锈的条件
查阅资料: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提出猜想:基于的元素组成变化,提出铁生锈所需条件的猜想。
猜想1:只需要
猜想2:只需要
猜想3:需要和设计实验:基于猜想,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将猜想与实验方案连线。
实验结论:一周后只有铁钉a生锈,即猜想成立。
反思讨论:图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提出新问题:铁先与反应再和反应,还是与二者同时反应?
(2)、任务二:再探铁生锈的条件查阅资料:向铁粉中掺入少量炭粉,可较快观察到铁生锈。
设计实验:学习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氧气传感器设计实验如图。
进行实验:得到集气瓶中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则100s时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结论:铁与和同时反应并生成铁锈。
(3)、任务三:再探铁生锈的正面应用补充实验:将氧气传感器换成温度传感器重复任务二中操作,100s后温度明显上升。说明铁生锈(填“吸热”或“放热”)。
客观评价:铁生锈亦有其独特的正面价值。如月饼包装袋中用铁粉做双吸剂(吸收和),起到和防腐的双重作用。
拓展应用:另举一例生活中铁生锈的正面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