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氢气(H2)在氯气(Cl2)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的反应可用于工业制备盐酸。请结合此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参加反应的H2Cl2的质量比为
    (3)、若完全燃烧10kgH2 , 理论上能生成HCl的质量为 kg
    (4)、若用36.5%的浓盐酸稀释得到7.3%的稀盐酸500g , 所需水的质量为 g
    (5)、取45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理论上能处理铁锈(假设铁锈的成分是Fe2O3和杂质,其中杂质占4% , 且不溶于水、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质量是 g
  • 2、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盐酸、大理石、澄清石灰水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回答问题:

    .实验室制取气体:

    (1)实验室用上述药品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利用上述所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操作步骤有:

    注入15mL稀盐酸

    试管里放入几小块大理石

    连接装置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检查装置气密性

    收集气体

    正确的排序为:(填字母)。

    a. b.

    (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现象如上述E图所示,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 。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将(填“燃着”或“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4)实验室用上述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F装置检验该气体时,会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

    .拓展实验:

    (5)利用图1和图2分析,在反应结束后测量氢气体积时,为了减小误差,读数时要注意:

    ①要保持U型装置左右液面相平;

    ②应在(填“t1”或“t2”或“t3”)时读取数值;

    ③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 保持水平。(图1中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且实验过程中U型装置内水不会溢出)

  • 3、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科学合理的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形成科学思维的重要保证。初中有很多对比实验,但对比实验也有不同之处:有的实验应按先后顺序依次进行,有的实验需要同步进行。据此将下列实验中的A 归为一类,依据是

    A.木炭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

    B.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

    C.硫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

    D.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少

    (2)、原子结构的奥秘被提示后,人们逐步建立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LiNaK、Rb(铷)、 Cs(铯)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纵列,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它们的单质与水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例如:2Li+2H2O=H2+2LiOH2Na+2H2O=H2+2NaOH

    M代表K、Rb(铷)、 Cs(铯)这三种活泼金属中的某一种,请仿照上述两个反应写出M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此类反应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低碳行动”是人类应对全球变暖的重要措施,相关科学家们由此发挥着重要作用。用他们研发出的某种新型催化剂,同时在光照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等物质,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甲烷的化学式为 ;甲烷属于(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 (填“不变”或“改变”)。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在图中补充一个                  (填字母)。
    A、 B、
    (4)、此反应不仅体现了化学在吸收CO2的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得到的两种生成物都具有广泛用途。请写出其中一种生成物及它的一种用途
  • 5、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多数化工生产都有催化剂参与。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即使在高温、高压下,氮气与氢气的化合反应仍然进行得十分缓慢,而采用以铁为主体的催化剂,能使反应物在相对低的温度下较快发生反应。人类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再生产含量化肥,显著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有效保证了粮食安全。

    (1)、根据上述短文,写出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的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以铁为主体的催化剂与传统条件相比,优点是                 (填字母);
    A、反应物在相对低的温度下能较快发生反应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会增多
    (3)、合理使用由氨气生产的含氮化肥能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有一种生产尿素的化学反应是:CO2+2NH3__X+H2O , 请你写出尿素(X)的化学式:
  • 6、图甲中的七种物质及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部分物质已经在图中标出。其中B可用于洗涤剂的生产;E为只含两种元素的黑色固体,且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图中“”代表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转化及反应关系已略去,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结合图示甲及表格乙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格乙 :

    物质

    A

    B

    C

    D

    所属类别

    氧化物

    (1)、分别写出AC的化学式:AC
    (2)、稀硫酸与E反应的过程中,溶液颜色由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D属于化合物中的(填物质类别)。
  • 7、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镁条燃烧的实验,相关信息见卡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等于生成MgO的质量

    称量到的MgO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92g

    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等于未称量到的MgO的质量

    未称量到的MgO的质量为2.4g

    A、 B、 C、 D、
  • 8、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时,b的溶解度比a小 B、t1℃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C、将t2℃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会有固体析出 D、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溶液的溶剂质量减少
  •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加入过量稀盐酸,溶解

    B

    氧气

    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足量浓硫酸

    C

    氯化钠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稀盐酸

    稀硫酸

    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10、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B

    氮气和氧气

    观察颜色

    C

    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在空气中灼烧,观察现象

    D

    羊毛和涤纶

    点燃,闻气味

    A、A B、B C、C D、D
  •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广泛pH试纸测定白醋的pH7.8 B、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D、汽车表面喷漆既美观又防锈
  • 12、下列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分子间间隔变大

    B

    金刚石比石墨硬度大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D

    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A、A B、B C、C D、D
  • 13、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__Fe3O4;化合反应 B、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Fe+CuSO4=Cu+Fe2(SO4)3 ;复分解反应 C、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H2O+O2 ;分解反应 D、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2NaOH+H2SO4=Na2SO4+2H2O;中和反应
  • 14、依据所学知识及图示所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B、1个氧原子含有8个质子 C、氧元素的符号是O D、氧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 15、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氦气填充飞艇 C、大理石直接用作补钙剂 D、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 16、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金属拉成细丝 B、电解水 C、煤燃烧 D、动植物呼吸
  • 17、“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健康人的胃液呈酸性 B、平衡膳食,有利健康 C、吸烟有害人体健康 D、人体中缺铁会引骨质疏松
  • 18、哈尔滨“四季分明,风景如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春天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夏日碧波荡漾,我们要爱护“母亲河”松花江 C、秋天硕果累累,水果可为人体提供维生素 D、冬季银装素裹,树枝上的白雪一定是纯净物
  • 19、运用常见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气体是中学生必备的化学实验技能。以下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收集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
    (3)、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时,先关闭弹簧夹,再向长颈漏斗内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若 , 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共热制取干燥的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可选用的干燥剂是(填“浓硫酸”或“生石灰”)。
    (5)、实验室常用Na2SO3固体(易溶于水)与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气体,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我国科研人员在钛酸锶SrTiO3材料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制冷技术的革新。回答下列问题:

    (1)、S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Sr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SrTiO3(填离子符号)和TiO32构成,其中Ti的化合价为
上一页 122 123 124 125 1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