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4月)
-
1、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氚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氘原子和氚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B、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不同元素的原子 D、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
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与性质不具有对应关系的事A、金属铁可以用于制作炊具——铁具有导电性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氦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
3、中国科学家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人工合成葡萄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B、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C、300克葡萄糖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75克 D、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C原子、12个H原子和6个O原子
-
4、下图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以上四种粒子属于四种元素 B、②④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MgF C、①③是原子,②④都是阳离子 D、③④对应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
5、朱砂又名辰砂,是天然的硫化汞(HgS),具有鲜红色泽,很早就被人们作为颜料使用。我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涂有朱砂。下图所示是硫和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6 S
硫
32.07
80 Hg
汞
200.59
A、汞和硫都是非金属元素 B、硫化汞(HgS)属于氧化物 C、硫原子和汞原子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D、质量相等的汞和硫,汞比硫所含的原子数目多 -
6、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 B、
制取氧气 C、
过滤浊液 D、
验满氧气
-
7、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下列过程中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氧气在水中溶解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在高压、低温下,把氧气变成液体或固体
-
8、
大多数化工生产都有催化剂的参与。
(1)化工生产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
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Ⅰ.A和B都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B中产生的气体是①。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B中又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滤渣质量为ag
②淀粉的和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拓展】
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表:
实验编号
3%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Ⅰ
20mL
淀粉0.5g
a
Ⅱ
20mL
二氧化锰0.5g
b
(4)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若a>b,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5)在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① , ②;过滤(填“能”“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然后________,以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高锰酸钾受热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
(4)小明用C装置收集氧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5)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6)以上两种方法中,__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7)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_____。
A.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 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 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8)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通入,如果用F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气瓶应先放满水,然后水由________(填“a”或“b”)排出。
-
10、已知相对原子质量(N:14 O:16 H:1),硝酸铵的化学式是:NH4NO3。回答下列问题:(1)、硝酸铵由种元素组成;(2)、每个硝酸铵分子共有个原子;(3)、硝酸铵中氮氢氧的原子数比是;(4)、硝酸铵中氮氢氧的质量比是;(5)、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硝酸铵中氮的质量分数是。
-
1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或名称填空(1)、7个氮原子;3个钠离子;1个氢分子;4个二氧化碳分子。(2)、写名称:SO2;MgCl2;Na2CO3。(3)、写化学式:氧化钙;氢氧化铜;硝酸镁;碳酸亚铁;硫酸铵;氯化铝。
-
12、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1)、在化学反应中,铝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或“失”)电子变成(填“阴”或“阳”)离子,铝离子;(写符号)(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数关系密切;(3)、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数;(4)、在此周期中,从左到右呈现的变化规律是①②(5)、可预测原子序数为19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是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 与图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
13、已知氧化铜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A、
B、
C、
D、
-
14、下列措施单一操作净水程度最高的是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
15、下列情况中,不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是A、垃圾填海 B、油轮泄漏 C、海水晒盐 D、生活废水排入海洋
-
16、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情况下,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A、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B、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 C、水生植物繁殖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
17、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原子核外第一层有8个电子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中子 C、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
-
18、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桂花开了,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了 C、1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食物腐烂变质——分子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
19、下图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
20、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A、二氧化硫 B、臭氧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