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得的相关数据如图乙、图丙、图丁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装置加外壳、隔热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热量散失 B、打开止水夹的时刻对应图乙中的点b C、图乙中点c时装置内的温度等于图丙中点g时装置内的温度 D、由图丁可知红磷熄灭后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
  • 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燃烧都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 3、下列宏观现象和微观解释不一致的是
    A、液氧和氧气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6000L氧气通过加压可装在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给压瘪的篮球打气——分子的体积变大
  • 4、9月3日某市下了一场大雨,下表是该市连续两天的空气质量报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日期

    污染物及污染指数

    质量级别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PM2.5

     

    9月3日

    21

    84

    31

    25

    二级

    9月4日

    20

    23

    12

    11

    一级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能减少空气污染 B、造成该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 C、9月4日的空气质量比9月3日好 D、雨后一氧化碳含量变化不大,说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 5、许多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着包含、并列或交叉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概念间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属于并列关系 B、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 6、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电子记录设备之一,能经受飞机爆炸解体、剧烈燃烧、入水浸泡等情况破坏的考验。选择制作黑匣子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A、熔点高 B、耐腐蚀 C、耐高温 D、颜色必须是黑色
  • 7、已知M2+离子核外有n个电子,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n B、n+2 C、n2 D、2n
  • 8、鉴别装在不同集气瓶中的空气和氧气,最简便的方法是
    A、闻气体的气味 B、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观察气体的颜色
  • 9、关于过氧化氢(H2O2)、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氧化钠(Na2O)四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由分子构成 B、都是化合物 C、都是氧化物 D、都含氧元素
  • 10、安全意识大于天,风险防控在身边。下列实验室安全标志表示“戴好防护眼镜”的是
    A、 B、 C、 D、
  • 11、下列反应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汽油燃烧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火药爆炸
  • 1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火箭发射~支持燃烧 B、氖气~霓虹灯填充气~通电能发光 C、氮气~灯泡填充气~化学性质稳定 D、金刚石~制作钻石~硬度大
  • 13、掌握规范的仪器使用方法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
    A、液体加热 B、倾倒液体 C、滴加试剂 D、加入块状固体
  • 14、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①物质的性质       ②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③物质的转化及应用       ④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5、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设计了两套实验装置:

    (1)、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操作,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是_______。
    A、装置有点漏气 B、红磷的量不足 C、用干燥的白磷代替红磷做实验
    (2)、用图1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集气瓶内预先盛少量水,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
    A、加快集气瓶内气体冷却 B、熄灭红磷 C、吸收五氧化二磷 D、防止集气瓶炸裂
    (3)、小强用如图2装置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盛装试剂前打开弹簧夹,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位置后松手,当 ,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盛装白磷的试管容积为40mL,实验前注射器活塞停留在20mL处,加热铜丝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待温度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可观察到活塞向下运动,最终停留在mL刻度处。
    (4)、图2装置与图1装置相比,优点是(答一点即可),可能存在的不足是(答一点即可)。
    (5)、若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前没有夹弹簧夹,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活塞先向上运动,再向下运动,最后停留在mL刻度处。
    (6)、为了解释活塞运动的原因,小组同学改用图3所示装置测定实验过程中压强变化,能正确反映压强传感器读数变化的是图(填“4”或“5”),随着实验时间的变化,压强减小的原因是

  • 16、如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 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棉花的作用是
    (3)、用装置B制取气体时的优点为 , 实验室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4)、现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选用的装置为
    (5)、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可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 , 在装置F中气体应从导管(填“a”或“b”)端通入。
    (6)、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盛有少量水的作用是
  • 17、图甲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A~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钙原子的质子数为
    (2)、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
    (3)、在A~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化学符号)。
    (4)、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A~E中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填字母符号)。
    (5)、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相同质量的镁和钙,所含原子数目较多的是
  • 18、写出下列实验的实验符号表达式并写出其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2)、过氧化氢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3)、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19、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追求光明的历程。人类照明经历了:篝火→油灯→蜡烛→电灯。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照明方法中,照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过程主要包括:①石蜡先熔化成液态 ②液态石蜡汽化成气态 ③石蜡蒸气再燃烧。在蜡烛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由此说明发生化学变化时(填“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3)、制造电灯的过程需要设计灯的形状,研制发光效率高的灯丝以及透光性能好的玻璃。这些过程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4)、蜡烛燃烧的过程,最能说明其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蜡烛变短 B、发出大量的热 C、发出黄光 D、生成小水珠
    (5)、在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中,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是为了验证有生成;用润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是为了验证有二氧化碳生成。
  • 2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这里的“氟”是指(选填“原子”“离子”或“元素”);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氟离子的化学符号
    (2)、水是由构成,铁是由构成,氯化钠是由构成(填中文名称)。
    (3)、用化学符号表示出3个铁原子;2个氢原子
上一页 119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