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取用 B、氯化钠的称朵 C、水的取用 D、氯化钠的溶解
  • 2、地球上71%的面积覆盖着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1g CaO投入到 99g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 B、常温下 KNO3、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 C、将NaCl、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D、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 3、20℃时,20g氯化钠溶于 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A、20% B、40% C、26.5% D、36.5%
  • 4、NaOH、Na2CO3、NaCl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表1 NaOH、Na2CO3、NaCl分别在水中的溶解度(S/g)

    l/℃

    NaOH

    Na2CO3

    NaCl

    0

    42

    7.1

    35.7

    10

    51

    12.2

    35.8

    20

    109

    21.8

    36.0

    30

    119

    39.7

    36.3

    表2 常温下,NaOH、Na2CO3、NaCl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S/g)

    NaOH

    Na2CO3

    NaCl

    17.3

    <0.01

    0.1

    根据表1 和表2 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20℃时,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为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将CO2通入饱和 NaOH的乙醇溶液中.请推测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 , 推测依据是
  • 5、已知:
    (1)、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g,需要量取水
    (2)、配制溶液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序号).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 6、将56克CaO投入到94.4g水中,则搅拌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7、将 ng某物质投入 m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

    ①等于 nn+m×100%    ②小于 nn+m×100%    ③大于  nn+m×100%

    A、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 8、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如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乙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全部溶解,乙析出,丙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b”或“c”,下同).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克,该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加快氯化钠的溶解.若图 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克.

  • 9、室温为25℃时,某小组用无水氯化铜粉末制备氯化铜大晶体,制备过程如下.步骤Ⅰ:查阅资料,得到氯化铜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20

    25

    40

    50

    60

    80

    溶解度(g)

    69.2

    74.5

    76.4

    81.8

    85.5

    89.4

    98.0

    步骤Ⅱ:配制少量CuCl2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得到晶种.

    步骤Ⅲ:把晶种悬挂在新配制的CuCl2热饱和溶液中,室温下静置数天,形成大晶体.

    步骤Ⅳ:取出大晶体,处理剩余的溶液(母液).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20mL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

    ①计算需称取 CuCl2的质量是g.

    ②将称取的CuCl2固体和20mL水倒入烧杯中,(填操作名称),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2)、母液中Cu2+属于重金属离子,随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下列方法可用于母液处理的是____.
    A、收集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体 B、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3 ,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3)、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100g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g(只列计算式,已知Cu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
  • 10、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1)、下表是 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①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要求计算).

    ②请写出一种将 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③20℃时,将20g 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④从 NaCl溶液中得到 NaCl晶体的方法是.

    (2)、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

    所得三种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 11、为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图Ⅰ所示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结合图Ⅱ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对硝酸钾溶液变化的推断,合理的是(    ).

    ①X 为 NaCl 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②X为 NaOH 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③X为 NH4NO3晶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④X 为浓 H2SO4 , 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
  • 13、根据溶液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组成的;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从体积上看,溶液的体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2)、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溶液不是无色的;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③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

    ④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实例: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14、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秤示数.
    (2)、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秤示数.
    (3)、如果加入氯化钾晶体,弹簧秤示数.
  • 15、洗洁精是家庭必备的清洁用品,可迅速分解油腻,去污、除菌,有味道淡雅、洁净温和、泡沫柔细、低残留的优点.洗洁精的有效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还含有泡沫剂、香精、水、色素等多种成分.请回答:

    (1)、洗洁精去除油污的有效成分是.
    (2)、洗洁精去污油污的原理是.
  • 16、 t2℃时,向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加入 13g固体甲,搅拌后固体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固体析出,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P 点表示甲的溶解度为98g B、搅拌的目的是增大甲的溶解度 C、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
  • 17、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2℃时,甲、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 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 18、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 KNO3固体45.8g B、NaNO3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C、KCl的溶解度比 NaCl的大 D、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 KCl大
  • 19、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Ⅰ一定是降温 B、操作Ⅰ一定是加溶质 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20、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C、把水加入生石灰中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上一页 117 118 119 120 1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