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核污水对海洋生态环境构成危害,其原因之一在于核污水中含有氚。氚是一种氢的放射性同位素,其原子核内包含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表示质子,“
”表示中子,“
”表示电子) A、
B、
C、
D、
-
2、下图中“
”、“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
3、市场上食用钙片、补铁酱油中的 “钙”、“铁”指的是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
4、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A、铁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氯化钠
-
5、以下各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煤炭做燃料 B、氢气填充气球 C、镁用于制照明弹 D、氮气生产氮肥
-
6、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绳锯木断 C、披荆斩棘 D、火上浇油
-
7、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物质的符号(1)、 氦(2)、铁(3)、 碳(4)、 氖(5)、氛(6)、 氩(7)、 氧气(8)、 二氧化硫(9)、五氧化二磷(10)、氮气
-
8、空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1)、每年国庆节,全国各地燃放烟花庆祝、因此烟花燃放対环境的影响也备受关注,下列物质中被计入空气质量诉价的主要污染物为(多选、墳序号)。
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硫③一氧化碳④二氧化徽⑧臭套
(2)、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粒物。使用下列交通工具会增加 PM2.5的是____(填字母)。A、共享单车: B、柴油拖拉机 C、地铁 D、电动汽车(3)、某同学做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后,发现每次捌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于是改进了课本的装置,利用如图S2-6装置重新测定。
①集气瓶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②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是
③反应结束并冷却后,广口瓶内剩余含量最多的是(填名称),
相比于反应前,其体积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9、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催化剂的知识后,想探究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是否可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猜想与假设】红砖粉末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实验验证】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在试管中加入10 mL 5%的H,02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常温下H2O2分解速率非常缓慢,放出很少量氧气
实验二
在装有10mL5%的H,0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红砖粉末,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有较多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2)、【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实验,不能证明红砖粉末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
(3)、【实验步骤】④准确称量红砖粉末(少量)的质量;②重复实验二的步骤,待反应结束,将试管里的物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③对比反应前后红砖粉末的质量。【讨论】如果则说明红砖粉末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以说明,还需要再增加一个实验。
(4)、实验四:【实验目的】探究(5)、【实验现象】如果看到 , 说明红砖粉末的不变。(6)、【实验结论】红砖粉末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请写出红砖粉末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7)、【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想进一步探究红砖粉末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在探究前,他们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一定相同 B、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 C、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一定相同 D、反应容器的容积一定相同 -
10、氧气是人类活动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
(1)、图中仪器④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收集装置可选择(填字母)装置,此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3)、在实验中,小海用E装置收集了一瓶氧气,收集时氧气应从进入(填“a”或“”):小海用这瓶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这个实验中瓶底装少量水的目的是(4)、实验室还可用装置B来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1、【科普阅读】
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气强得多。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能转化为臭氧。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约25km处有一个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臭氧的一种物理性质:(2)、臭氧(填“属于”或“不属于”)空气污染物。(3)、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臭氧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的现象。(5)、大气中的臭氧层遭破坏,它会引起____(填字母)。A、光合作用增加 B、动物生长得更好 C、皮肤癌患者增多 D、太阳照射时间长(6)、生活中可采取____(可多选)的方法保护臭氧层。A、减少氟利昂使用 B、使用无氟冰箱 C、减少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的排出量 -
12、(1)、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物质,根据要求填空。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2)、现有以下物质:①氢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氧;④空气中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⑥洁净的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均填序号)(3)、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升温。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所以首先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剩下的物质主要是 , 剩余物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13、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A和B,其中A加入少量的MnO2则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
14、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其中有错误的实验( )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A、① B、② C、③ D、④ -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 C、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 D、蜡烛燃烧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
1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过氧化氢溶液 B、液氧 C、医用的生理盐水 D、净化后的空气
-
18、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体积时,开始仰视度数为18m1,倒出一定量液体后,又俯视读数为8mL,则该同学所倒出水的实际体积( )A、=10mL B、<10mL C、>10mL D、无法估计
-
1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④①⑤⑥② B、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②
-
20、小丽在学习化学时,发现【实验1-1】有如图所示的一些标志,则表示洗手的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