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根据下列叙述填物质的化学式:
    (1)、饼干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2)、可做食品防腐的气体
    (3)、污染空气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空气中氧气的用途是
    (2)、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

    ①请写出该文字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选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应足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 3、空气中体积分数为78%的气体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4、水通电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其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能燃烧的是 ,此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 5、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水分子
    (2)、钠离子
    (3)、氢氧根离子
    (4)、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的磷元素的化合价
  • 6、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把木炭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7、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其化学式为C15H22O5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青蒿素中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最多的是氢原子 C、青蒿素中含有15个碳元素、22个氢元素和5个氧元素 D、青蒿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 8、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水果榨果汁 B、电灯泡发光 C、铁杵磨成针 D、糯米酿酒
  • 9、某粒子X3+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
    (1)、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
    (2)、该粒子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某种铜粉中铜原子的质量为1.063×10-25kg。试计算:该铜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 10、

    实验小组研究影响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效果的因素。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一:探究铁丝直径和数量对燃烧效果的影响

    每次均收集相同体积的纯氧,按如表列出的方案,点燃铁丝后拍照记录燃烧现象(燃烧时光圈越大、燃烧时间越长,代表燃烧效果越好)。

    序号

    铁丝直径/mm

    铁丝数量

    燃烧现象

    1

    0.20

    1根铁丝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1.0cm,燃烧时间约为5秒

    2

    0.20

    2根铁丝(拧成一股)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2.0cm,燃烧时间约为7秒

    3

    0.20

    3根铁丝(拧成一股)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2.4cm,燃烧时间约为8秒

    4

    0.38

    1根铁丝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3.4cm,燃烧时间约为8秒

    (2)探究铁丝数量对燃烧效果影响的实验序号为

    (3)依据实验一可推知:0.38mm铁丝的燃烧效果好于0.20mm铁丝的,其证据是

    实验二: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效果的影响

    在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按下表列出的方案,重复实验。

    序号

    铁丝直径/mm

    铁丝数量

    氧气浓度

    燃烧现象

    5

    0.38

    1根铁丝

    100%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3.4cm,燃烧时间约为8秒

    6

    90%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2.6cm,燃烧时间约为7秒

    7

    80%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2.0cm,燃烧时间约为6秒

    8

    70%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1.4cm,燃烧时间约为5秒

    9

    60%

    铁丝发红,较难燃烧

    (4)由实验二可得结论:铁丝直径和数量等条件相同时,氧气浓度在60%~100%范围内,

    (5)上述实验中,用1根铁丝进行实验,燃烧效果最好的实验条件是

    (6)实验二没有进行氧气浓度为50%的实验,理由是

  • 11、根据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B、C中标号仪器名称:a;b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 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装置A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标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若用图2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瓶内先注满水,氧气应从(填a或b)端通入。
    (5)、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3所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得到氧气的试管是(填“1”或“2”);若试管1中产生10mL气体,则试管2中产生mL气体。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 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中甲、乙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分析如图并回答问题:

    (1)、X= , 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
    (2)、与A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填字母)。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
    (4)、观察上面的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②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③B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13、自然界中存在着水循环。

    (1)、下列涉及水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

    a.江河湖海的水不断蒸发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

    (2)、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降雨,此时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种类            b.分子间隔            c.分子大小

    (3)、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在方框内画出生成物的微粒图示。

    (4)、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14、健康生活离不开消毒剂。
    (1)、3%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于伤口消毒。

    ①过氧化氢在消毒过程中会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气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②过氧化氢分子(H2O2)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75%医用酒精常用于消毒,其成分是乙醇和水。

    ①从物质类别看,医用酒精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净化天然水时,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无污染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钠离子的符号是:

  • 15、用如图装置净化河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B.石英砂可以起过滤作用

    C.装置下端流出的液体为纯净物             D.活性炭起作用

  • 16、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分子间有间隔

    B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分子的体积受热膨胀

    D

    酒香不怕巷子深

  • 17、下列物质中含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       B.空气       C.水       D.

  • 18、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重要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B、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CO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 19、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的元素符号是Si B、硅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4 C、硅是金属元素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 20、下列生活场景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衣服晾干 B、     烟花绽放 C、     冰雪融化 D、     纸张粉碎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