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25℃下,向某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蔗糖,蔗糖逐渐消失

    原溶液是25℃下蔗糖的饱和溶液

    B

    80t的NH4CI饱和溶液冷却至20℃时,有晶体析出

    温度降低.NH4CI的溶解度增大

    C

    将铁丝浸人CuSO4溶液、·段时间后,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

    Cu的金属活动性比 Fe强

    D

    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有黑烟和水雾

    蜡烛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

    A、A B、B C、C D、D
  •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S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燃煤烟气中含少量的SO2 , 可用Na2SO4处理.方法如下:步骤一,将烟气通人Na2SO4溶液,发生反应①Na2SO3+SO2+H2O=2NaHSO3:步骤二.加热NaHSO3溶液,发生反应②2NaHSO3__Na2SO3+SO2↑+H2O.

    (1)、下列物质的排放会引起酸雨的是(   )
    A、SO2 B、CO2 C、CO D、CH4
    (2)、步骤二中反应②的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关于用Na2SO3处理烟气中SO2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一的作用是吸收烟气中的SO2 B、向Na2SO3溶液中快速通人热的烟气,有利于SO2的吸收 C、与烟气中的SO;相比,步骤二释放出的SO2较为纯净 D、该处理方法中Na2SO3可循环使用
  • 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过滤沉淀 D、干燥氢气
  • 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加热KMnO4固体,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制备并收集 O2

    B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观察现象

    收集CO2时,检验是否集满

    C

    用玻璃棒蘺取 NaOH 溶液滴在湿润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测定 NaOH 溶液的 pH

    D

    将粗盐溶解后‧蒸发结晶

    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A、A B、B C、C D、D
  • 5、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2CO+2xN2+2CO2。X的化学式为(   )
    A、N2O B、NO C、N2O2 D、NO2
  • 6、红磷在O2中燃烧生成P2O5 , 其转化可表示为P__P2O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FeFe2SO4 B、NH4HCO3NH C、H2O D、CuOH2OCu(OH)2
  • 7、《天工开物》记载:“凡蓝五种,皆可为淀。”“蓝淀”用于染布,色泽浓郁且洗涤不易掉色,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16H10N2O2下列关于C16H10N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 B、分子中含氣分子(O2) C、由C、H、N、O 四种元素组成 D、C、H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15
  • 8、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氧化物 B、 C、金刚石 D、
  • 9、碘是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碘在元案周期表中的信息如题9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的元素符号为1 B、碘属于非金属元素 C、碘原子核内有 53个中子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 10、常温下,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柠檬汁:pH=2.5 B、食盐水:pH=7 C、肥皂水:pH=10.2 D、油沟净:pH=11.2
  • 11、俗名往往反映了物质的组成、性质或用途。下列对物质俗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铜绿:单质铜为绿色 B、干冰:干净无杂质的冰 C、石灰石:CaCO3经煅烧可制备生石灰 D、水银:汞(Hg)是液态的银(Ag)
  • 12、四氧化钛(TiCL)是制备钛白粉的主要原料.TiCL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 13、 ClO2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lO2属于(   )
    A、叙化物 B、 C、 D、
  • 14、锌肥是一种微量元素肥料,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下列物质属于锌肥的是(   )
    A、KCl B、ZnSO4.7H2O: C、(NH4)2SO4 D、Ca2(PO4)
  • 15、食品包装袋内充人某气体可以避免食物因氧化而变质,该气体可以是(   )
    A、N2 B、O2 C、HCI D、H2O
  • 16、科学发展常以如题2图所示的方式推进、循环。公元前5世纪,有哲学家猜想: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这属于(   )

    A、观察现象 B、提出问题 C、建立假说 D、实验验证
  • 17、下列是我国几位科学家及其部分研究领域,其中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是(   )
    A、徐光宪,稀土元素分离技术研究 B、屠呦呦·抗疟药物研究 C、王泽山·火炸药等高能材料研究 D、侯德榜,制碱工艺研究
  • 18、下图1是某品牌鲜牛奶包装标签上的部分信息,如图2是蛋白质中氮的转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1图可知,若一名中学生每天需要从牛奶中补充550mg的钙,则理论上每天应喝盒牛奶。
    (2)、取30g鲜牛奶样品,将所含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全部转化为NH3(如2图中的反应1)。用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溶液将NH3吸收全部转化为NH42SO4 ,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NH42SO4 , 请计算样品中蛋白质转化生成NH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2图中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__2NH3 , 是工业上合成氨的常用方法。某工厂在合成氨过程中测得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3图所示。按图示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当压强为 kPa , 温度为°C , 氨的含量最高。
    (4)、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牛奶包装盒应属于下图中的

  • 19、

    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一直被人类广泛应用。

    一、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1)明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泥固塞其孔,然后使水转釉”是指高温下CO将红砖中的Fe2O3转化为Fe3O4而形成青砖,同时产生一种气体。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的化合物在现代更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I.碳酸亚铁FeCO3不溶于水,可作补血剂,服用后与胃酸反应生成(填化学式)被人体吸收,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

    Ⅱ.火星探测器发回的信息表明,火星上存在FeOOH , 从而证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过水,理由是

    二、FeOOH的制备

    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 , 含少量Fe2O3FeCO3)制备FeOOH主要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制备过程中,“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Fe=3FeSO4

    “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H2O2+2H2O=2FeOOH+2H2SO4

    (3)“酸溶”时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H2SO4浓度,目的是 , 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为(填化学式)。

    (4)“沉淀”时温度不宜太高,原因是

    (5)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玻璃棒的作用是

  • 20、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钙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于是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大胆提出猜想,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有哪些?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2)猜想1:溶液中的溶质只有________。

    猜想2: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HCl

    猜想3: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

    猜想4: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HCl

    (3)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________是不正确的(填数字),理由是________。

    为了验证余下的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进行实验】

    (4)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________

    猜想3不正确

    ②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钙

    有气泡产生

    猜想________正确

    实验②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拓展反思】

    (5)还可以单独用下列哪种物质来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________(填字母)。
    A. CuOB. AgNO3C. NaOHD. NaCl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