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的使用正确的是A、
连接仪器
B、
加入固体粉末
C、
滴加液体
D、
加热固体
-
2、下列标志中,不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A、
B、
C、
D、
-
3、“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为节约化石燃料,研究开发氢能源 B、为节约和环保,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C、为保持校园整洁,将散落树叶焚烧 D、为解决短距离出行困难,“共享单车”投入使用
-
4、《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肉桂:“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肉桂的主要成分是肉桂醛(),已知肉桂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2,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2)、肉桂醛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3)、肉桂醛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
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氧气的制取:
(1)、指出仪器名称:②。(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3)、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可选择(填字母),若利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4)、若通过装置A、E和F来制取并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则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填小写字母)。 -
6、氨气(NH3)易贮存、热值高,是一种可再生“零碳”燃料,在燃料电池和化工业、农业肥料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下图是氨的合成及应用的部分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空气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液态空气分离出氮气,是利用了N2和O2的不同。
②分子筛分离: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其它微粒都不能通过分子筛而与之分离,该过程类似于(填实验操作名称)。
③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快速通过高分子膜,而N2则滞留成为产品输出。则分子渗透速率:N2氧气(选填“>”、“=”、“<”)。
(2)、图1两条H2的获取途径中,更符合绿色“零碳”理念的是途径(填“Ⅰ”或“Ⅱ”)。(3)、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中除氮气外,还有。(填名称)(4)、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可以生成尿素[CO(NH2)2]和水的符号表达式:。 -
7、化学在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医疗上,用C-14呼气试验取代胃镜,可以无痛、快速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已知C-14原子中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相对原子质量为。(2)、“打铁花”表演方式独特、文化内涵丰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3)、我国自主研发大型低温制冷装备,被称作“超级低温工厂”。使用该设备可将氢气液化,体积可以减少至约1/800,极大降低运输成本。将氢气转化为液氢的技术,从微观角度解释该过程发生改变的是。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分析,液氢属于(填“氧化物”或“单质”)。 -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绚丽烟花
美丽化学烟花爆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唐朝。最初的爆竹是燃竹而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竹筒中放入硝石、硫黄和木炭等成分,发明了火药。到了宋朝,民间开始使用纸筒装裹火药,并用麻茎串成鞭炮。
现代烟花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开包药由硝酸钾、硫粉和木炭粉等混合而成,能炸开烟花外壳。效果药包括发光剂、发色剂等,燃烧时能产生绚丽多彩的光。其中发光剂主要是铝粉或镁粉,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发色剂是一些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在火焰中灼烧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如碳酸锶(红色)、氯化钙(橙色)、硝酸钠(黄色)、氯化铜(蓝色)等。将不同的效果药按不同方式进行排列,可使烟花爆炸后产生不同的形状和图案。
烟花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娱乐用品,不仅在节日庆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火药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开包药中能产生氧气的是硝酸钾,其化学式是。(3)、烟花绽放时,发出蓝色光的金属离子是(填离子符号)。(4)、写出木炭粉燃烧的符号表达式:。(5)、为安全起见,燃放烟花时需要注意的是(写一点)。 -
9、请用下列物质对应的字母序号填空。
①氢气 ②汞 ③二氧化硫 ④氩氦刀 ⑤二氧化碳 ⑥氮气
(1)、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可做燃料的是。(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3)、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成分用到的试剂是。(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5)、可用于低温冷冻微创治疗肿瘤的是。(6)、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
10、用化学用语填空。(1)、氩气;(2)、2个碳原子;(3)、氯化钙;(4)、汞元素;(5)、碳酸根离子;(6)、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11、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空气质量越来越关注。下列气体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
-
12、物质名称和相应化学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氦气:He2 B、氧化铝:AlO C、氯化铁:FeCl3 D、碳酸钠:NaSO4
-
13、如图表示构成物质微粒的示意图,“
”和“
”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的物质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
14、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先后顺序
B.性质与用途
①点燃氢气前应先验纯,再点燃
②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从水中取出集气瓶,再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①氧气能供给呼吸:医疗急救
②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做保护气
C.化学史
D.安全常识
①最早用定量方法测定出空气成分:玻意耳
②对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做出突出贡献:张青莲
①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
②为了方便学习,可将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带回家做实验
A、A B、B C、C D、D -
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一定是催化剂 D、氧化物是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
16、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B、—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 C、—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表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
17、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一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C、墙内开花墙外香-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得更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
18、跨学科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下列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液氧用于发射火箭
氧气可做燃料
B
用橡皮泥制作水分子的结构模型
水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C
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于制氧剂
D
黄河水质监测及自制净水器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全部杂质
A、A B、B C、C D、D -
19、2025年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1周年,该工程为多地提供用水保障。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 B、工业废水可直接用于灌溉农田 C、清澈透明的泉水一定是软水 D、可用肥皂水检验是否为硬水
-
20、艾灸是中国针灸疗法中的一种,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等功效。黄酮素(化学式为)是艾草中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成分。下列有关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宏观上看:黄酮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黄酮素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从质量上看:黄酮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5:8 D、从类别看:黄酮素是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