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从化学视角看“烟”和“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黑色固体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2、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稀有气体、氧化镁 B、冰水混合物、啤酒 C、生锈的铁钉、汽油 D、氯化钾、液氧
-
3、绿色化学理念倡导通过化学原理从源头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实现环境友好型化学过程。
国家正在深入推进绿色化学的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根据以上信息
回答问题。
(1)、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工厂加高烟囱,防止污染空气 B、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C、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78% C、饼干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D、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臭氧等(3)、项目小组开展绿色化学实践来鉴别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氧气和氮气
燃着的木条
B
酒精和矿泉水
闻气味
C
食盐和白糖
加水溶解
D
白醋和酱油
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
4、龙寓意着力量和智慧。下列广东非遗、民俗都与“龙”有关,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深圳舞草“龙”
B、广州砖雕“龙”
C、梅州烧火“龙”
D、佛山剪纸“龙”
-
5、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是 kg,其原子序数为26.1个碳-12原子(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是 kg,请回答:(1)、1个碳-1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计算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要求写出计算步骤,结果保留整数)(3)、该原子的中子数为。
-
6、
氧气在生产、生活和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氧气的制备”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
Ⅰ.工业制氧
(1)工业制氧的原料中(填“含有”或“不含”)氧分子。
Ⅱ.实验室制氧
(2)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Ⅲ.家庭制氧
活动一:探秘制氧原理
【查阅资料】某款家用制氧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所用制氧剂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固体,使用时通常还会加入水和少量二氧化锰。

【提出问题】使用时加入水和二氧化锰对过碳酸钠的制氧速率有何影响?
【设计实验】20℃时,取一定质量的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并加入不同体积的水,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过碳酸钠质量/g
二氧化锰质量/g
加水的体积/mL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所用时间/s
实验①
240
2.5
350
500
15.0
实验②
x
2.5
500
500
33.3
实验③
240
0
800
500
待测
(3)实验②中x应为。
(4)对比实验①②可知,适当增加水量,产氧速率变(填“快”或“慢”)。
(5)若实验③测得所用时间大于35 s,(填“能”或“不能”)证明二氧化锰是过碳酸钠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与评价】
(6)加湿过滤仓中的水除了可以过滤杂质提纯氧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写一条即可)。
活动二;自制制氧机
(7)小组同学利用饮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日常用品,模仿市售制氧机,自制如图所示4套简易制氧机,瓶中所装液体为水,向左侧瓶中加入制氧试剂。其中不合理的装置有(填“甲”“乙”“丙”或“丁”)。

-
7、气体制备和性质探究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a的仪器名称:。(2)、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可选择(填字母)。(3)、实验结束后,清洗试管时若发现试管破裂,原因可能是(填一种即可)(4)、用如图装置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步骤为①将透明实验盒用隔板分成两部分,点燃燃烧室内的蜡烛,将倾倒室内的氧气浓度传感器连接电脑并采集数据;②将氧气缓慢倒入倾倒室;③提起中间隔板;④观察并记录蜡烛的燃烧现象。
图像中P点所对应的实验步骤是(填序号);该探究实验能说明氧气的性质是。
-
8、如图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物质X主要是。(2)、将液氧和氮气分离的原理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不同。(3)、上述流程中物质①②③中属于混合物的是。(4)、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相比,工业上制取氧气的优点有(写一点即可)。(5)、写出氧气在生活、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
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①处表示的是 , ②处表示的是。
(2)、如图是氢气()和氯气()在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①变化Ⅰ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微观粒子是(填符号),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②变化Ⅱ和变化Ⅲ(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变化。
-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图1、图2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小明同学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火焰中,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变黑。结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最高。(2)、图2是铁丝燃烧的实验;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 , 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小宁在做实验时发现铁丝未被点燃,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
11、图1是五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常用不同颜色区分。
(1)、图1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填序号)。(2)、图2中,X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它的元素符号是。(3)、图1中⑤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与图2中铝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4)、在化学反应中,④原子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
12、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成功发射(1)、火箭点火后主要发生了(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航天员需要摄入适量钙防止骨质疏松,这里的钙是指(填“元素”“原子”或“分子”)。(3)、嫦娥六号带回的月壤中,铝元素和钙元素含量较高,铝和钙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的原因是。(4)、月壤样品中含有氦-3,已知氦-3原子是一种含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原子,如图所示模型中能表示氦-3原子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
13、图1是利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点燃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a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气体膨胀 C、如图2所示,其中表示红磷熄灭的是e点 D、若d点时就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上升的水位高度会高于理论的水位高度 -
14、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固体比气体难压缩,则说明构成固体的微观粒子间的间隔较小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则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原子和分子都不显电性,则构成它们的粒子也都不显电性 D、阳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
1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
1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合理的是A、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向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 B、实验时,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再点燃酒精灯 C、先用酒精灯给试管预热,再对着试剂部位集中加热 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
17、稀土元素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我国科学家徐光宪为稀土分离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稀土元素铕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铕的元素符号为Eu B、铕原子的质子数为63 C、铕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 g -
18、中国制造,世界瞩目。我国最新研发的光控智能黏附材料由H、C、N、Fe等元素组成,其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A、1种 B、2种 C、3种 D、4种
-
19、“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理解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理解
A
端午粽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石蜡熔化
分子种类不变
C
水沸腾把壶盖顶开
分子体积变大
D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
20、近年来,我省各地新增许多公园。公园里空气清新,水清草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高 C、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D、氮气常用作文物保护气,主要是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