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利用空气制取氮气和氧气的流程如图所示:

    (1)、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步骤B中所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步骤C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不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3)、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填“活泼”或“不活泼”)。
    (4)、空气是一种的宝贵资源,请你写出一条有效保护空气的措施
    (5)、很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选序号)。

    ①金属锈蚀     ②水分蒸发     ③食物腐烂变质     ④呼吸作用

  • 2、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从宏观角度看,水是由组成;从微观角度看,汞、氮气、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2)、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

    ②微粒B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微粒符号为

    ③微粒A和微粒E表示氯和溴(Br)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④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相同,则溴(Br)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周期。

  • 3、科普阅读: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化学式:C2H5OH),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酒精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1)、上述信息中,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写一条)。
    (2)、上述信息中,属于酒精的用途的是
    (3)、写出酒精在空气中与氧气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4、从氢气、氧气、氮气、氦气、二氧化碳、氯化钠六种物质中,按照下列要求,选择适当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3)、烹饪时用作调味品的是
    (4)、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5)、可冲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气体是
    (6)、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
  • 5、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过滤 C、读取液体体积 D、检查装置气密性
  • 7、我省文化传承历史悠久,下列四个省级非遗项目的技艺,在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手工蚕丝制作技艺 B、青花布印染技艺 C、砂陶烧制技艺 D、毛笔制作技艺
  • 8、钙元素对人体健康很重要,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下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

    XX钙片

    药品规格:每片含CaCO3 0.25g

    用法用量:每次1片,每天3次

    (1)、服用钙片后碳酸钙和胃酸的主要成分(HCl)发生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氯化钙(CaCl2)、水及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请写出计算过程):

    ①CaCO3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②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

  • 9、

    (一)O2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检验(图1)

    (1)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制作简易供氧器

    某同学查阅资料知道,家用简易供氧器中的固体药剂是A和B.A是过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4),它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分解出过氧化氢,B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催化剂。该同学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简易供氧器,如图2所示:

    (2)甲中的B可能是

    (3)乙塑料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写一条)。

  • 10、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化学式:CO(NH2)2】的流程。Y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Z是最常见的液体。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在流程图中X是
    (2)、分离液态空气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化学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流程图,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1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电动汽车通常使用锂电池,如图1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及有关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从图1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获得有关锂元素的信息是(写出一条即可)。锂原子和元素A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周期的依据是。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微观粒子是(填字母序号);C表示的微观粒子的符号为
  • 1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A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某化学小组取沂河的水进行探究实验。先将水进行如图B操作,操作中缺少一件仪器,其名称是 , 在该实验中它的作用是
    (3)、实验C是通过加热铜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量装置(铜粉平铺于锥形瓶的底部)的质量为m1.再将锥形瓶置于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装置的质量为m2 , m1与m2的大小关系是:m1m2(填“>”“<”或“=”)。此实验对铜粉量的多少要求(填“有”或“无”)。
  • 1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认识物质性质和用途的有效方法是建构知识网络图。小茗同学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以结构图(图1)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梳理。

    (1)、氧气的物理性质还有①②两方面,请你写出其中一条物理性质
    (2)、在氧气化学性质中,铁、磷、木炭等物质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如图2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向瓶里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再将用火柴引燃的铁丝插入氧气中燃烧。

    ①此改进实验的优点有(填字母序号)。

    A.使实验更简便

    B.可以持续提供所需要的氧气,让铁丝燃烧更持久

    C.过氧化氢溶液既是反应物,又起到水的作用

    ②实验中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4、2024年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宇航员所乘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路,返回地球家园。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需要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合”与“分”的思想。
    (1)、“合”的思想:液氢和液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为返回舱返回提供动力,写出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的思想: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电解水一段时间后(如图),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正极观察到的现象是

    (3)、“合”与“分”的思想通过以上事实,证明了水是由组成。
  • 15、北京时间2024年8月12日凌晨3:00,巴黎奥运会在法兰西体育场胜利闭幕,中国奥运健儿取得了中国代表团海外奥运的最佳成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巴黎奥运会火炬燃料选择了生物丙烷(C3H8),它具有较高的燃烧热值和能够在不同环境下稳定燃烧的优点。下图是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①C和O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的原因是

    ②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是

    ③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奥运会花样游泳在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举行,比赛池中的水要定期进行净化消毒处理。某实验小组设计泳池水净化模拟实验,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净化游泳池里的水。其中砂滤是利用(填操作名称)原理,除去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利用活性炭可以(填操作名称)水中悬浮的杂质。
  • 16、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都与化学息息相关。请回答问题。
    (1)、“围炉煮茶”时常用木炭作燃料,木炭主要成分碳的化学式是
    (2)、“月下赏梅”时闻到了梅花的清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3)、“烹饪美食”时加入食盐。在食盐中加碘可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的发生,常用加碘酸钾(KIO3)的方法来提供碘。KIO3中含有的阳离子是(填“化学符号”),KIO3中的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鉴别加碘食盐时涉及的反应为:3H2SO4+KIO3+5KI=3I2+3K2SO4+3X , 则可推知X的化学式为
  • 17、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在试管中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 B、②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C、③过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④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得到氧气和氢气随时间的变化
  • 18、当前,氨气的能源化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工业上常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NH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和催化剂进行该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有两处被墨迹遮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6g C、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D、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为8g
  • 1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氧气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检查装置气密性

    A、A B、B C、C D、D
  • 20、“推理”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则带电的微观粒子都是离子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跳转